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2.
"五一"假期,我回乡看望父母。中午做饭时,母亲一拧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喷涌而出。"想不到这辈子还能用上自来水!"过了大半辈子惜水如金日子的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禁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3.
正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母亲节了。小时候,我爱跟母亲撵脚,有一次跟着母亲到城里叔叔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叔叔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快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  相似文献   

4.
思念母亲     
7月22日,是母亲的忌日。1988年的这一天,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二十多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对她的思念。我常常触景生情,看到街上和她年龄相仿的老太太,总会与母亲联系起来。我想,如果妈还活着该多好。我思念母亲,同时怀有深深的愧疚,愧疚的是没能好好孝敬她。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自然多了一份疼爱。结婚前,我和母亲睡在一个床上,记得每天晚上母亲上床后总会说:"唉,今天又累了一天。"那时我怎么就不会给她捶捶背揉揉肩,按摩一下劳累的双腿,再说几句让她高兴的话呢?1975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自作主张报了名插队下乡。母亲知道后说啥也不让我去,她舍不得让从未离开过家的我到农村睡通铺,抡镐头,被风吹,被日晒。可  相似文献   

5.
母亲在,是子女的幸福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老了,耳朵有点聋了。"我为此焦灼不安,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母亲今年98岁,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2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给母亲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谢定碧是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一名退休工人,今年56岁。丈夫袁胜华是厂里检修车间的一名技术工人,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家中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还有一位85岁的老人,是谢定碧的母亲,一直跟随谢定碧生活。说到母亲,谢定碧讲起了鲜为人知的往事。谢定碧说":我的母亲其实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是我的表姨,我的亲生母亲早些年去世了,20年前,表姨无儿无女,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很是艰  相似文献   

7.
回忆母亲     
<正>母亲去世,已有5个年头了。当年的悲痛险些失去了我的一只眼睛,就连现在每每想到母亲,我心里还像压着块石头一样沉重。在我印象中,母亲没有过上一天享福的日子,生在四川农村的贫家,因吃不饱肚子离开了家乡,嫁到了偏远的兵团农场的贫家。母亲只有一米四几的个子,但很能干,有着做事不服输的性格。小时常听母亲说生我的时候差点生在地里,当年家属工是编成"五七"排参加劳动,干的是和男人一样的体力活,母亲劳动时感到肚子痛时才赶紧往家赶,一面叫人去喊连  相似文献   

8.
正我1951年出生于立陶宛。我的母亲是纯血统的立陶宛人,父亲是俄罗斯人。1956年,我们全家搬到了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市。父亲在"扎波罗热钢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装卸工,母亲则是一名裁缝,一生都在给人做衣服。我记得,我们一直生活艰难,购买生活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叮嘱     
《党建》2017,(4)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我再次捧读那些泛黄的信笺,不禁泪如雨下。我感念母亲,是她给我生命,给我信仰。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是懂得道理。她能够砸锅卖铁供我读书,给我讲"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还经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母亲不是党员,但是她信党爱党。2002年,我在读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我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后来,弟弟告诉我说,那封信,母亲缠着他念了10多遍,还一个劲地嘱咐  相似文献   

10.
窦永记 《江淮》2011,(5):18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是党的光辉,哺育我健康成长,是党的光辉,指引我不断前进。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几十年来,我一直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党,像崇敬伟人一样崇敬  相似文献   

11.
王文红 《湘潮》2016,(4):317-320
"母亲十四上井冈,反蒋抗日拼沙场。南征北战数十载,出生入死志如钢。养育吾辈六子女,早已成材作栋梁。祝愿母亲康而寿,阖家欢乐四同堂。"陈瑞生先生在母亲彭儒90华诞之时所作的这首《母亲颂》,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位母亲,这样一位战士,这样一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彭儒。"一个人要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我的信念就是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彭儒一生的真实写照。她从15岁开始投入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2.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13,(13):53-54
舅舅来电话,让我这个还不算"官"的干部,帮忙把表姐的户口从城里转回乡下去,这让我愕然……时光如水,表姐进城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母亲是1965年毕业的初中生,在我们村属于高学历。1998年左右,母亲城里的同学开始嫁女儿、娶媳妇,因为母亲想去给同学随个礼,但又找不到地方,表姐住在城里,所以母亲就让表姐带着,到银川城的各大宾馆出礼。母亲的同学经常会把表姐误认为是她的儿媳妇,惊讶她"儿媳妇"的漂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件红色毛衣。可能因为经常穿吧,手肘处的毛线磨穿了一个大洞,特别难看。我哭着跟母亲说了这事儿。母亲拿起毛衣看了看,说,我来想办法吧。母亲用金黄色的毛线,在手肘处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结果,因为母亲的匠心独运,手肘处变成了格外出彩的地方。以后,当我穿着这件毛衣出门玩时,都会时常故意抬高胳膊,立刻就会听到旁边的人说:"哟,好漂亮的花啊,真好看!"母亲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而  相似文献   

14.
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回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离别了很久的游子很快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1999.12.20"那神圣时刻的到来,迎接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团圆日!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一国两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澳门定居的中国渔民,为求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手     
《党建》2017,(5)
<正>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拨乱了我的思绪,想起日渐衰老的母亲,想起母亲上个月被开水烫伤的手。"姐,快点回来吧,咱娘烫着手了。"我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慌忙赶回家。一进门就看到母亲的手臂缠着厚厚的纱布。我轻轻地拉起母亲的手,这一双手又粗又硬,手掌间满布着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粗糙的皮肤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记忆  相似文献   

16.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     
<正>"风是爱的呼唤,雨是情的交融,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母亲。"经常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会收到这样为母亲祝福的短信。我都会赶紧动起大拇指,给其他好朋友发上一条,为的是给自己的母亲,也为好友的母亲,送上一份平安和祝福。古语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是精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母亲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父亲是一名红军老战士,一身正气、为党奉献;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教育我平和做人、凡事谦让。这正是我的家风,我要把它传承下去。"近日,鞍山市一位老干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鞍山市纪委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廉洁家风促党  相似文献   

19.
正5月8日,北新路桥集团北新投资公司工会举办"感恩母亲节我对妈妈说句心里话"活动。作为一线建设者,职工们因工作常年不能陪伴母亲身边,北新投资公司工会以"母亲节"为契机,为职工准备了干花礼盒和贺卡为职工们与母亲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职工们把对母亲说的心里话写在贺卡上,向母亲送去祝福。  相似文献   

20.
牵手     
正儿时,母亲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在人多的地方,我更是让她牵紧我,生怕一松手,我就会立即丢了似的。只要母亲牵着我的手,就有一种安全感,走再黑再险的路也不害怕。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牵过你的手,但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母亲的手。长大了,手不用母亲牵了,可她的心却仍在时时刻刻地"牵"着我。后来,我牵过男友(后成为丈夫)的手。他的手宽大、温暖,逛街、散步,特别是出外旅游,上山爬坡,过小溪穿树林,更需要手牵着手。牵着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