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波  郭建坡 《河北法学》2006,24(2):151-156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特殊时期,银行系统职务犯罪严重危害到国家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制约金融改革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如何切实加强管理,了解和掌握银行职务犯罪的发案特点、发展趋势和诱发因素,积极预防职务犯罪,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秩序,保障其自身健康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特殊侦查措施是一种非常规、非常态的侦查措施,在刑事侦查中被有限地使用,以实现打击犯罪的目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采用特殊侦查措施,但是中国法律并未确认之。鉴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同时为了使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居于优势地位,有必要在中国法律中确认特殊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的适用应该要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遵循法治原则,避免由于采用特殊侦查措施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张旺  刘梅湘 《行政与法》2022,(2):94-100
实践中,职务犯罪指定异地审判管辖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为此,可从细化审判指定管辖的法律规定、明确指定异地法院的标准、规范指定审判管辖的具体适用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为我国职务犯罪指定异地审判管辖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明代作为封建制后期一个卓有建树的王朝,其法律对于官吏的贪赃枉法、失职渎职、擅权越权等各种职务犯罪行为作出了具体、严密的规定,在预防和惩治官吏职务犯罪方面也建立了较以往历代更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在明前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吏治呈现一时之清明。然而,至明代中后期,官吏职务犯罪情况日益严重,吏治腐败局面终难扭转。  相似文献   

5.
高峰  晏磊  姬凯 《政法学刊》2011,28(2):59-64
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出现了量刑失衡的现象,这与我国现阶段量刑程序中存在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在规范量刑程序,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方面进行了有益地尝试。在职务犯罪刑事诉讼中,保证控辩双方掌握证据的完整性,加强控辩双方之间对抗性是检察机关提出合理量刑建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法院对职务犯罪案件判处较轻刑罚甚至给予较多缓刑,在业内被称为职务犯罪轻刑化。轻刑化成为近年来法律界和全国人代会上热议的法律问题,也成为了检察工作面临的难题。通过关注职务犯罪判决轻刑化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职务犯罪判决轻刑化原因存在于立法、侦查、审判与法律监督的各个阶段,其中每一项原因都与其他原因相互关联,一项原因衍生出另一项原因,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原因的混沌状态。各种原因经过一定效用累积后,产生职务犯罪人轻刑判决的后果,始料未及却又在情理之中。发现这些原因对于今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提高反腐成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谢文钧 《河北法学》2003,21(5):16-18
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程度,是确定职务过失犯罪主体刑事处罚轻重不可缺少的方面。职务 过失犯罪主体的职权所内涵的注意义务要求的不同、相关心理内容所反映的主观恶性的不同、行 为违反规范的数量的多少及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是影响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治理商业贿赂,首先要正确认定商业贿赂犯罪,这不仅是准确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之需要,也是保障人权之要求。受贿犯罪自然是商业贿赂犯罪的核心。受贿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认定的情况,如“什么是公务”、“利益正当与否如何判断”、“受贿故意与谋利目的分离如何处理”,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身份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慧  杜国强 《现代法学》2005,27(2):115-121
身份犯是指刑法规定的以行为人所具有的特定身份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或量刑情节的犯罪。身份犯不同于亲手犯和不作为犯,身份犯是以犯罪主体是否具有特定身份为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的结果,亲手犯是根据实行行为是否可以和主体相分离而对犯罪所作的一种分类,不作为犯则是以实行行为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划分的一类犯罪,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陈成 《政法学刊》2014,(1):81-88
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打击与防范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迫在眉睫。要准确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范围及其职务活动范围。在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发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以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形成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压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原因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其经济原因,采取相应的经济预防对策,对预防和减少司法人员职务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成军 《法律科学》2011,(6):173-179
随着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我国日益严峻的反腐形势,将窃听等技术侦查手段引入职务犯罪侦查中颇为必要,但是不能因此忽视此种侦查技术对公民隐私权造成的巨大侵害。对此,可以借鉴境外经验,规范我国的职务犯罪窃听措施。两个《规定》对窃听证据审查的规定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工程中的职务犯罪——以天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重大的调整。但在推进退耕还林项目的过程中,一些主管、经手退耕还林补助粮款的林业、乡镇、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克扣、截留补助粮款的行为呈高发态势,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造成该类犯罪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监督机制阙如、档案管理混乱、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等外在因素,也有基层组织人员心理失衡、居功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等自身因素。职是之故,在治理该类犯罪时应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建章立制、加强教育,还要重拳出击,震慑犯罪。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刑事司法体制下,为了使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规定符合正当程序的理念,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司法解释进行“创制性解释”,弥合制度中的罅隙,使检察监督技术侦查的启动、实施,是较为妥行的方法。这种监督还应考虑到技术侦查行为的各种特殊形式,尤其是紧急情况下的侦查和附带型技术侦查,因此,必须结合我国职务犯罪的侦查监督体制设定可裁量性标准,以利于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5.
热炉法则具有警示性、立即性、必然性和公平性的特性,其对职务犯罪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应当营造职务犯罪的热炉法则,提高预防工作的影响力,增强打击职务犯罪的震慑力,提升职务犯罪查办工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王建明 《法律科学》2008,(3):156-163
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桥梁。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具有程序保障、案件侦破、人权保障、遏制犯罪、惩戒教育等主要功能,其主要特征体现在适用主体的法定性、适用对象的特定性、限制权利的单一性、适用措施的强制性、适用效力的暂时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的有关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发挥强制措施的实际功效,应当结合职务犯罪侦查实际,大力加强研究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行业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医疗工作专业性较强、医疗用品市场相对封闭等因素,导致该领域职务犯罪高发,医疗腐败、医患矛盾凸显.预防基层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三位一体”,多管齐下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8.
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适用刑法对过失犯予以处罚,虽然在刑法理论上有各种不同学说,然而均缺乏从过失犯整体构成要件的角度进行思考。本文认为,过失犯的注意义务之未规定属于立法者未能详尽地描述出的犯罪行为构成要素,这样,根据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还无法推断行为的违法性,还必须由法官对注意义务作出必要的补充判断,因此其在构成要件构造上属于开放性的。分析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构造是对过失犯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有利于我们明确过失犯的类型性意义,以提倡法官对超出立法技术限度的注意义务进行补充。过失犯注意义务之未规定不属于法律漏洞,对之应该采用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适用之。  相似文献   

19.
王烁 《犯罪研究》2012,(5):29-37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职务犯罪并非同一概念。国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应当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职权或者亵渎职权,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的总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其说是“权力异化”,不如说是“角色冲突”的结果。从角色冲突角度出发,应当通过减少角色量,促进自觉的角色的出现来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高薪若成为对国家工作人员角色的领悟的内容,将会刺激角色冲突的产生,所以不应当宣扬高薪养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一直面临着理论界的质疑和司法实践的困境。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决定将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这对于优化犯罪嫌疑人的救济程序,强化职务犯罪案件审查决定逮捕权的外部监督,以确保决定逮捕权的正确履行意义重大,但如何在严格执行改革后的程序的同时,从观念上厘清认识,并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加以完善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