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近期目标与发展基础,产业兴旺是远期图景与发展期望,二者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然而,在精准扶贫框架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主要是政府的亲和性选择影响项目布局、隐性配套为地方社会带来政策性负担、责任连带关系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乡村产业同质化发展倾向等,涉及产业遴选布局、基础设施投资、经营组织方式、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降低了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也不利于实现产业兴旺。基于产业持续发展导向,贫困地区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来规范特色产业的遴选与布局,将国家财政投资集中用于乡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地方政府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供给;同时,根据种养业、乡村旅游等不同产业类型,选择适宜的经营组织模式,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与兴旺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原始的融合根源,有服务类行业的共同特点,都属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以产业一体化融合模式、产业重组融合模式、产业渗透融合模式、产业延伸融合模式等四种融合模式为代表相互促进,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找准产业融合的发展定位,健全产业融合机制,注重发展产业融合的特色,做好产业融合的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佛山市南海区在产业较发达的镇(街)探索发展都市型"产业社区",将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产业社区与生活社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土地使用方式方法、产城人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振兴重庆产业的战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旺春  李光明 《探索》2005,(3):179-181
从总体格局上看,重庆的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要振兴重庆产业,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把产业链做长.本文根据重庆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振兴重庆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基本思路、具体方式与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振兴重庆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格局上看,重庆的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要振兴重庆产业,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把产业链做长。本文根据重庆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振兴重庆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基本思路、具体方式与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的转移与承接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本文尝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下构建产业转移-承接的控制模型,并运用浙江与中部6个省、西部6个省2007-2011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纺织产业的转移与承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之间是否进行产业转移与承接,除了取决于两个区域的产量系数和资本效率系数外,还与技术进步指数、生产力指数以及技术转移相关;根据技术转移的上、下限可以确定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边界,存在可行、不可行和不确定3种边界;实证分析发现,浙江与新疆、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之间进行纺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可行,与青海、甘肃之间不可行,与陕西、湖北、重庆、内蒙古、山西之间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对兵团目前产业承接实践的认识和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兵团在跨越式发展中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实现有序承接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立足于自身实际,实施积极的产业承接战略,强化自身发展能力,紧紧围绕特色和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突破障碍与不足.以“承接→转化创新→提升”培育内生动力,切实提高产业承接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后劲,进而推进转移方和承接方构建产业优化、优势互补的互利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枳鑫 《学习论坛》2005,21(8):38-4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会带来很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产业集群作为整体,其市场结构既影响着集群外的企业竞争行为与绩效,又影响着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行为与绩效,产业集群是对产业组织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摆脱资源过度依赖,加速主导产业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提出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战略构想的基础上,还应对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及依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演进的新模式、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是获取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通过资源共享、要素渗透、业态耦合、市场叠加、规制创新五大作用机制,一体化发展、产业重组、产业延伸、产业渗透四种模式,形成两业融合、三业融合的新型价值链。目前,国内外主要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有四个路径选择,即以赛事资源为核心发展体育旅游、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升级文化旅游、以业态融合为纽带融通文化与体育、以产业生态为核心促进文体旅融合。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下四川川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是需要研究、总结并加以指导实践的一个问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它们与经济发展进程长期相伴而生.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川东北地区必须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潜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进而实现川东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柳钦 《实事求是》2007,196(3):43-46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都工业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新形势下,成都应按照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变规律,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形成与世界和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现代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产业形态是产业存在发展的外部形式,包括产业结构状态、产业链生态、产业活动质态以及产业发展业态等等。产业中每一形态有其自身特征,在动态中调整、完善并作用于产业发展。因此,研究产业升级就必须深入探究产业形态的成长规律。从产业形态交互作用的体系功能看,主要体现为四性:整体布局的多样性、结构变动的依赖性、主体质量的基础性和持续升级的文化性。只有对产业形态进行科学选择,才能使产业升级真正进入理性、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开发带动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江西省光伏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提升光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娱乐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娱乐产业作为21世纪全球创意经济中的朝阳产业和知识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已形成美、日、韩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其经验显示,要想推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必须构造完整的数字娱乐产业链;打造数字娱乐产业的原创品牌战略;扩大受众群体,建立分类与分级管理制度;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3,(3):11-13
1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现解读如下:13个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粮食产业、园艺(瓜、菜、花卉、设施水果)产业、马铃薯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滩羊、肉羊、肉牛)、奶产业、枸杞产业、葡萄产业、适水产业、优质牧草产业、农作物种业、红枣、苹果、道地中药材产业。  相似文献   

18.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是山东省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本文拟在通过鲁浙苏粤产业体系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瀑 《求实》2016,(1):46-52
中部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其升级过程必定与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大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剖析承接产业转移中阻滞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刚性"基础上,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基于组织过程、战略定位和演化路径的产业集群动态能力分析框架,阐释产业集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升级的基本机理,政府需要从协同发展中小企业、完善集群网络和培育集群动态生产要素等方面,培育中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核心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产业聚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产业聚集区定位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与自主创新体系的载体。目前,产业聚集区已成为各地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成为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