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令取消 据法新社5月22日报道,当天美国国会经过投票表决,以压倒多数通过总额为4005亿美元的2004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继参议院以98票对1票通过国防预算法案后,众议院也以361票对68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一个内容不尽相同的国防预算法  相似文献   

2.
饿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与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讨论俄罗斯向中国出售武器问题。但欧盟有可能向中国出售武器,它准备取消对华军售禁令。 中国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购买者,每年购买价值15亿至2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俄罗斯目前正在执行一些大的合同。但是最近俄罗斯的好日子受到了威胁。12月4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在访问北京时说,将与中国一起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而努力。欧盟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  相似文献   

3.
正(4月22日至5月21日)4月2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将首都华盛顿特区设为美国第51个州,其中216票赞成、208票反对,投票结果基本按党派分布划线。华盛顿特区一直以来属民主党阵营。5月12日,众议院共和党人以口头表决形式,罢免众议院共和党会议主席切尼的职务,多名共和党议员认为,切尼坚持公开批评特朗普,破坏党内团结。14日,共和党众议员斯蒂芬尼克出任共和党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4.
■ 1月2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向参议院提议,给予因"煽动叛乱"等原因被弹劾的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法律团队两周时间,以准备弹劾审判,并将审判时间推迟至2月中旬.1月25日,众议院向参议院送交了弹劾状.2月13日,经前期投票确认弹劾案审理"符合宪法规定",参议院对弹劾案进行投票,结果为57票认定有罪、43票认定无罪,未能达到定罪所需的67票.  相似文献   

5.
姜琳  韩伟 《当代世界》2008,(12):32-34
2008年11月5日,耗时近两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统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共获得365张选举人票和53%的普选票,麦凯恩仅获得162张选举人票和46%的普选票;在同时进行的国会两院改选中,民主党分别获得参议院100席中的57席和众议院435席中的255席,继续控制国会且优势进一步扩大,奥巴马高票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第44任总统,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本次大选是美国发展到关键阶段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选举,  相似文献   

6.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以绝对优势将国会参众两院收入囊中,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布什为了平息朝野上下对其伊拉克政策的怨气,不得已弃卒保车,让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第一时间宣布辞职.11月8日,罗伯特·盖茨被布什总统提名为新任国防部长,12月6日以95比2的压倒性多数票通过参议院全体会议批准,12月18日宣誓就职.这位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历史上最年轻局长的盖茨,在远离华盛顿政治中心长达13年之后,一经登场亮相,就再度成为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7.
选举权是西方选举民主的重要基石。19世纪初,美国通过取消对财产、宗教、种族和性别等投票资格的限制,逐步实现了建立在普选制基础上的大众民主。然而近年来,美国选民政治参与水平不断降低,其重要原因是两党激烈的政党斗争客观形成并加强了对选民投票权的"再限制"。两党以州为单位,围绕选民身份核验、预先投票和邮寄选票等制度展开激烈斗争。选举优势来源的差异导致两党关于扩大抑或维持选民联盟问题产生分歧。民主党借身份政治扩大选民基本盘,主张进一步放松投票限制"扩大联盟";共和党以防止选举舞弊为由加强投票限制"维持联盟",以避免选举相对优势下降。选举政治被两党政治所裹挟,"民主"从目的沦为党争的手段,是引发2020年总统大选选举乱象和宪制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廉德瑰 《当代世界》2010,(10):34-36
2010年9月14日,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大战落幕。菅直人以721分大幅领先小泽一郎的491分,成功连任民主党党首,继续担任日本首相。菅直人连任民主党党首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所谓出人意料,是因为在选举投票一周以前,人们对选情的分析还是以小泽作为民主党内最大集团的实力为基础的,但是,临近投票时,得到民意支持的菅直人便逐渐胜券在握了;  相似文献   

9.
陈彬 《当代世界》2009,(1):41-44
2008年12月15日,泰国国会召开特别会议,选举政府新总理。在国会泰国发展党(前泰国党)、为国党、泰自豪党(前中庸民主党)和泰人同心发展党的共同支持下,泰国传统老党民主党提名的候选人党主席阿披实以235票比198票的优势,击败泰国人民党主席沙诺提名的候选人为国党主席巴查,成为泰国第27位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阿披实的当选,  相似文献   

10.
庄礼伟 《南风窗》2007,(11):34-36
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尽管存在争议,但主流意见认为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指无论议事还是选拔官员和民意代表,都将通过依照个人意愿的、一人一票的投票方式来作出决断。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12月间,罗马尼亚举行了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两轮投票.在议会选举中,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人道主义党联盟以37%的得票率位居首位,由国家自由党-民主党组成的"正义与真理"联盟以31%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社民党主席、政府总理讷斯塔塞领先于"正义与真理"联盟推举的候选人-民主党主席、布加勒斯特市长伯塞斯库.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25)
正2016年美国大选让共和党同时控制了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并且创纪录地控制着99个州立法机构中的68个和50个州长职位中的33个。它基本上已经取消了制衡。2016年美国大选让共和党同时控制了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它将如何影响引起纷纷议论的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制衡制度?在我看来,它基本上已经取消了制衡。司法部门的制衡显然岌岌可危。除非民主党不间断地进行冗长演讲,否则共和党将填补最高法院的出缺,而他们曾经阻止了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填补空缺。而法官年事越来越高的最高法院很快还会有更多的席位出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的美国中期选举将于11月4日举行,届时美国选民将投票选出36名参议员、435名众议员和36名州长。这场选举从2014年初即已拉开帷幕,至8月底决定各席位候选人的预选已经结束。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今年的选举中共和党和民主党将同以往一样都保有大量安全席位。总体上,民主党处于守势,共和党处于挑战地位,而共和党很可能在2006年之后首次获得对参议院的控制,并扩大其在众议院中的优势地位,同时继续保持多数州长职位。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7年1月民主党全面主导美国国会以来,美国国府会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双方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国会与白宫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斗争态势2007年3月23日,美国众议院以218票对212票通过了一项包含要求政府在2008年8月31日前撤出驻伊美  相似文献   

15.
周琪  付随鑫 《当代世界》2014,(11):24-28
<正>2014年的美国中期选举将于11月4日举行,届时美国选民将投票选出36名参议员、435名众议员和36名州长。这场选举从2014年初即已拉开帷幕,至8月底决定各席位候选人的预选已经结束。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今年的选举中共和党和民主党将同以往一样都保有大量安全席位。总体上,民主党处于守势,共和党处于挑战地位,而共和党很可能在2006年之后首次获得对参议院的控制,并扩大其在众议院中的优势地位,同时继续保持多数州长职位。  相似文献   

16.
赵博渊 《南风窗》2008,(7):85-87
如果说,民主党提议取消汽油税还有点为民请命的架子,那么,当福田果断而强硬地打乱民主党的算盘后,民主党简单地驳回央行人事任命就是彻头彻尾的意气之争了。  相似文献   

17.
林劲 《台湾研究》2015,(1):34-37
2014年11月29日,台湾举行首次"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果显示,国民党惨遭大败,诚如台湾媒体所言"几乎输到只剩下总统府",民进党获得出乎各方意料的狂胜。总体而言,在整个选举过程中,除了台北市长候选人提名采取礼让无党籍柯文哲的策略之外,并没有看出民进党有特别高明的地方,许多选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马英九执政的不满,惩罚国民党,选择不投票或者把票投给对手。可以认为,国民党完全是被自己给打败的。此次选举及其结果对民进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极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取得了2009年议会选举的胜利.自1990年实行多党制以来,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就一直是黑山的主要执政党,这在前苏联、东欧地区极为罕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者民主党的成立、分裂和发展,分析了该党长期执政的原因,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该党取得的最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全民对于日美同盟这一大和民族复兴的杠杆有着共识,这是不会因小泉下台而轻易改变的。日本政坛重新洗牌8月8日,在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否决小泉首相任内两大目标之一的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对本党投票倒戈者深感不满的小泉纯一郎,随即表明他将解散众议院、重新验证日本的主流民意。随后,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于9月11日进行众议院选举投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上旬,应美国东西方研究所和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张志军一行访问了美国。访问期间,张志军副部长分别会见了美闰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迪安等民主党领导人和前国务卿伊格尔伯格、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乔·安·戴维森等共和党领导人,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前国防部长拉姆斯非尔德等共和党前政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