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俊 《党史纵横》2003,(1):43-43
毛主席手书"棒棰岛"三个字,大连人民已经很熟悉了.但对这三个字的来历,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有人从毛主席写的文字中遴选拼合而成的;有的说,是请毛主席为棒棰岛宾馆题名,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下"棒棰岛"三个字,却没写宾馆两个字;有的据此推断,毛主席生前来过大连,字是他老人家在大连期间留下的……  相似文献   

2.
冷静的促进派1958年10月25日上午,毛主席秘书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和田家英谈话。我原以为,大概是谈发表毛主席的《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两周前毛主席  相似文献   

3.
滨海  高新 《先锋队》2011,(17):38
最近几年,在收藏品市场上,红色收藏品价格开始走高。毛主席像章、伟人邮票及其他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红色纪念品,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一位个人收藏者出售一枚稀缺的毛主席像章,品相较好。与其他毛主席像章不同的是,该像章上毛主席还戴着斗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初区委号召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也时常听到全国各地许多同志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思想觉悟提高了,工作办法也多了,把革命工作干得很出色。那时我就想: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应该响应党的号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把生产领导好。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三年二月,毛主席巡视长江中下游各省。二月二十日来到了安庆。晚上九点多钟,毛主席乘坐的军舰洛阳号,在安庆江面中心停泊。当时我是安庆地委书记。毛主席派随行人员要我到舰上去。当我在舰上见到毛主席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毛主席叫我坐下,给了我一支香烟并给点着了火,亲切的问我是哪里人,年纪多大,什么时候参加工作,什么时候担任现在职务等。毛主席平易近人和亲切的谈  相似文献   

6.
黄志宏 《党史博采》2005,(12):46-51
(续上) 五、护送警卫党中央毛主席进京 1949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从西柏坡山沟出发进京的日子.周总理曾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7.
时光如梭,往事如烟。40年前毛主席接见了我,他的音容犹现在眼前。我曾经先后两次在长沙见到毛主席,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是1956年,我还在宁乡县任县委第一书记的那一次,毛主席在专列上召开的座谈会。毛主席曾两次过问宁乡县的情况,第一次是1949年,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语录"出版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国发行了一本小红书———《毛主席语录》,它的发行速度之迅猛,发行量之大,近乎一夜之间攀居世界之首。据报载,仅“文化大革命”几年之内,国内就出版了30多种文字,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以亿计算。以“毛主席语录”为主体,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浩瀚的红色海洋呼啸澎湃。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里里外外必须悬挂大红色的“毛主席语录”牌。军队是红海洋的源头,《毛主席语录》的发源地,因此,对毛主席表示虔诚的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提前赴苏1957年11月2日,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典,同时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次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称为中国党政代表团,毛主席是团长,副团长是孙夫人宋庆龄,成员有邓小平、彭德...  相似文献   

10.
马跃 《共产党人》2010,(13):29-30
学习有很多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次到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温故而知新"。大约是四十多年前就读过毛主席的著作,而且是系统地读,《毛泽东选集》四卷本读了若干遍,五卷本也读了几遍,自认为对毛主席和毛主席的著  相似文献   

11.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以前,我国还没有毛泽东主席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的照片。然而,几个月后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那是在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主席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而毛主席的照片是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敬爱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毛主席身边当伙食管理员的7年里,我受到了毛主席方方面面的关怀和爱护,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良多。他为女儿李敏操办的婚宴,我至今难以忘怀。1955年,我被组织上从中南海勤务班调到主席身边,给他管伙食。能为毛主席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当时主席每天的伙食费是3  相似文献   

14.
在众人心目中,毛主席被骂,那还了得!然而事实上,毛主席确实被骂过,而且传到毛主席那里,天也没有塌,地也没有陷;毛主席妥善加以处理,还起到了兼听则明、闻过则喜和言者无罪的示范作用。延安时期,第一个大骂毛泽东的人,是张国焘的忠实部下许世友。他不但骂,还扬言要带枪去见毛泽东,毙了他!引起群愤,群起而攻之,缴了许世友的枪,把他关押起来。此事报告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命令放了许世友,还了他的枪,发给他子弹,让他携枪来见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回忆起五十八年前自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的几个月内,连续五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仍然令我激动不已。飞机起飞了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45年8月28日。那一天,为了欢送毛主席亲自赴重庆去进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我联防军司令部通讯训练队全体人员早早地到了飞机场,我就在这个队伍之中。我看见来欢送的人很多,延安党、政、军各界团体都陆续来到了机场,在那架草绿色飞机旁围成了一个大圈。不大一会,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乘汽车来到了机场。我看得更清楚的是,毛主席身穿一身蓝色中山服,头戴一顶盔式礼帽,健步登上飞机,在…  相似文献   

16.
延安琐忆     
葛瑜 《广东党史》2000,(1):29-31
在八年抗战中,我有幸长期生活、工作在延安,在党中央首长周围。中央首长平易近人,与群众平等、友爱、和谐、一体的关系,桩桩件件,感人至深。 在主席家做客 1940年,19岁的我是延安女子大学的学员。一天,和我一起入党宣誓的同班同学黄肖潜(徐特立的外孙女)邀我说:咱们到毛主席家去玩好不好?我说,当然好。于是兴奋地随她就走。她和毛主席很熟,喊毛主席为“伯伯”,而在我心中,毛主席是领袖,是人民的救星。见到毛主席既兴奋又紧张,我只知瞪大眼睛望着毛主席,竟不知说什么好。主席用他巨大而温暖的手摸着我的头顶问:你是…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以回乡知识青年为骨干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正在广泛地组织起来。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说:“解放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练成了硬功夫,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练成思想革命化,做一个雷锋式的毛主席的好战士。”广大的农村青年社员,特别是有文化的知识青年,从  相似文献   

18.
从1942年8月到1946年冬天,我曾在延安给毛主席家当保姆。几年间,亲眼目睹了毛主席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革命日夜操劳的情景,亲身感受了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爱护。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总是心情激动,永生难忘。那时,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繁重和紧张,大量工作是在夜间进行的。天一黑,主席就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住在延安杨家岭,他在窑洞旁边的山坡上开种了一块荒地,种了玉米和各种蔬菜。当时延安杨家岭附近有一个青年既懒又馋,不参加劳动,群众称他是二流子。有一天,这个人的情况被毛主席知道了,于是就派人叫这位青年来杨家岭见他。当这位青年走到毛主席跟前时,毛主席客气  相似文献   

20.
1961年,毛主席接见溥仪那天,我(张宝昌,颐年堂当年的厨师)正好在颐年堂值班。当时,从溥仪进门的神态看,仿佛带有几分喜悦和几分企望。我上茶时,溥仪异常激动地向毛主席诉说:我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犯过死罪的人。今天有幸得到毛主席的接见,是我溥仪一生中最大的荣幸。毛主席摆摆手说:先不谈这个。听说你在北京植物园劳动,休息得还不错,很好嘛。要保重身体,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