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24):23-23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  相似文献   

2.
种子法则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穷人到富人家乞讨。“走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仆人以为这样不会失去什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穷人烤干衣服后,又请求仆人给他一个小锅,因为他想“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仆人心存疑惑,“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汤。”穷人到外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这时仆人主动提出:“你总得放点盐吧。”于是他给了穷人一点盐,接着又给了豌豆、香菜。最后,又给了一些肉末。穷人把石头捞出,美美地喝了一锅汤。这个穷人很聪明,他知道直接向人家要汤喝,定会…  相似文献   

3.
替富人说话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6):51-51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一句“为富人说话”,让一些人不舒服,茅老先生也因此被人贴上“权贵代言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性的感觉,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富人有富人的幸福观;穷人有穷人的幸福观。有些人的幸福是衣必毛皮,食必山珍,住有高楼,行有小车;有些人的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性的感觉,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富人有富人的幸福观;穷人有穷人的幸福观。有些人的幸福是衣必毛皮,食必山珍,住有高楼,行有小车;有些人的幸福则是有固定的收入,不下岗;就是同一个人,也许他年轻时的幸福是能挣很多钱,到老了则以享受天伦之乐为幸福。可见,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很难从一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来判定其是否拥有幸福。一个什么都有、让人羡慕的人,他不一定拥有幸福。一  相似文献   

6.
一向被认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提及广东正在掀起解放思想大潮时说,重新认识富人的价值也是思想解放。茅于轼说,改革开放30年,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卢周来在《穷人经济学》中的解释为: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也许就只有一个单位。也就是说,同样1元钱,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增加了100,而如果给了富人,社会总福利仅增加了1。作者说,从这个道理出发,社会收入分配应该偏向于穷人而不是富人才行。国家统计局首次披露城市家庭财产状况,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  相似文献   

8.
“安息吧,美国梦!”已近2011年圣诞节,这样的标语依旧在美国各大城市飘扬。“以前是富人吃肉、穷人喝汤,现在穷人连汤都喝不上了,我们向上流动的渠道被冻结了。”举着标语的杰森说。  相似文献   

9.
盛大林在6月17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有报道称,为避免在客观上形成“富人”与“穷人”被隔离开的现象,武汉市今后无论开发什么楼盘,都将采用富人与穷人混居的方式进行。武汉市政府意识到贫富分居所隐含的危险,并着手解决的做法令人欣慰,但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10.
近日,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难道防止富人介入廉租房的唯一途径,就是剥夺穷人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最近经友人推荐读了一篇题为《市民心中的富人模样》的文章,文中说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还没有完全培育出对待财富的正确观念。作者还引述一篇讲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对待富人不同态度的散文说:美国人对富人不嫉妒,而是说我遇上好机会,比他们做得还好;日本人说我会主动接近他,学习他的长处,并设法超过他;中国人则说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作者接着告诉我们:“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中国的富人缩手缩脚,并不怎么像富人……中国的穷人倒是真正的穷人,有些人穷得彻底,穷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想宰光所有的富人,从而也宰掉了追求财富的精…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0,(3):49-50
<正>韩康在1月11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富人群体的进步和成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这是因为,富人其实是穷人的标杆,没有人永远想当穷人。但中国的富  相似文献   

13.
走出钱眼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在穷人旁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魔鬼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不能尽如人意,譬如,升官、发财、年轻、美丽、快乐、聪明……等等好处,谁都想全部拥有,可谁都无法全部拥有:官升了,却不年轻了;财发了,反而快乐不起来;美丽倒是倾国倾城,聪明则未必见得。于是很多人感慨:人生苦短,造物弄人。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穷人给富人当长工,总是无忧无虑地边哼小曲边干活。富人觉得不可理解,就有意赏给长工一块沉甸甸的金子,想试一下长工是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希望的人民共同富裕之路不可能按照现有制度设计的条件自然而然地到来,它需要一种再度改革的新的大设计。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社会公平、公正程度,人民权利的实际保障程度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以民为本”的口号彰显的是在处理官民关系、富人和穷人的关系时应当着眼于民,尤其是穷人的权利和利益。一个比较合理的国家制度,应当首先保证其下层民众能够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巧取钢枪     
“富人过年大吃大喝,穷人过年东躲西藏”。这是建宁县桂阳街的老皇历。千年来,穷人过年为了躲债,离妻弃子藏进深山蔽野。然而,在1931年的春节,老皇历翻过来了,是富人过年东躲西藏,穷人过年大笑大乐.为什么呢?因为桂阳毗邻的江西省广昌、南丰等县,都已是红军的天下。朱、毛在那边领导泥腿于打土豪、分田地,成立苏维埃,率领劳苦大众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表示,中国一定程度存在“马太效应”,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相似文献   

18.
小露 《党员文摘》2008,(12):28-29
改革大潮中,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一条泥鳅也能变成一条龙”。有的泥鳅为何能变成龙,而有些泥鳅又还是泥鳅呢?这个叫李勇的打工汉所回忆的他与当今亿万富翁潘石屹的闯荡经历.就揭示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俗”论     
郭庆晨 《党课》2010,(21):125-126
据我所知,文化有俗雅之别,是因为人有了贫富之分的结果。俗,似乎从来就是为穷人准备的,而雅则始终是富人的专利。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老百姓俗,因为中国落后,农民太多、穷人太多。  相似文献   

20.
博览窗     
《湘潮》1987,(3)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占上城,青年宣传队立即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一个红小鬼看到军阀部队刷的“共产党来了杀人士。割草.不管穷人富人一个跑不了”的反动宣传标语,气愤地划n人次刷子抹掉。正巧湖州邦*志经过,他接过剧于改写成“共产党来了,穷人翻身得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