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东方》2018,(4)
元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萨都剌的茶诗既包括以茶、茶事活动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也包括提及茶或茶事活动的诗歌。这些茶诗不仅呈现了元代茶文化发展的广阔图景,而且在这些诗中,少数民族诗人与汉族诗人交游唱和,民族融合,诗香禅意交融,更是流露出元代茶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以独特的地理优势,耸立而成陪都重庆的天然屏障,是大西南交通线上的枢纽之一,省会贵阳则升格成为战时的文化卫星城。在抗日战争时期,贵阳城在1939年2月遭到日军的疯狂轰炸,1944年12月在贵州省境内又发生黔南事变的惨剧,都是影响与冲击贵阳的历史大事件,数以百计的外省诗人与作家受到程度不一的牵涉。面对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诗人们用自己不同的笔,留下了各自的心灵记录,其中九叶诗人群体、现代派诗人群体、军旅背景诗人群体与本土诗人群体在贵阳诗坛的歌吟具有代表性。抗战诗歌是贵阳诗坛新的名片与生长点,同时因抗战胜利前后外省诗人的离散而导致贵阳诗坛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3.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范月霞 《前沿》2005,(8):239-242
诗在唐朝不仅承载着诗人们喜怒哀乐、希望、失望甚至绝望等心灵体验,也以艺术的真实记录了诗人一生兴衰荣辱、求索失败、自我超越的政途艰辛。诗人作为古代知识分子中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宦海沉浮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是和其他类型的知识分子大异其趣的。统治阶级的重吏轻文,诗人与政治家个性的天然隔绝,最重要的是盛唐社会思想领域的平庸甚至缺席,造成了这个时代整个诗人群体政治梦想的失落。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梅尧臣 30年诗文唱和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变化发展典型地代表了宋诗发展的方向与进程。当时具体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二人诗风的变化有一定影响。欧梅在诗文唱和中相互学习、切嗟诗艺、竞争诗才的创作心理 ,对二人诗风影响更大 ,二人在唱和中创新求奇 ,孕育了新的诗歌特质。  相似文献   

6.
“平民”与“贵族”的分化“第三代”诗人的心理文化特征■陈旭光谭五昌“第三代”诗人作为一种群体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朦胧诗”群体而言的。从社会地位来看,“第三代”诗人总体上属于平民阶层,他们中绝大多数出身于普通的市民家庭,不象“朦胧诗”群体中的许多成员出身...  相似文献   

7.
唐朝晖 《求索》2010,(8):201-203
本文较全面地考察元人所选的元代诗歌总集版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元代的诗歌流派。明确指出,元代诗歌总集既是元代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也是元代诗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元代诗歌总集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元诗的嬗变进程,元前期的诗歌总集以遗民诗人诗作为主,中期诗歌总集以馆阁文人的典雅平和、唱和题画诗为主,后期诗歌总集类型多样、数量繁多,反映了元末奇才益出、流派纷呈的诗坛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文学创作领域中,有一批作家和诗人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专业作家、诗人,他们大多从事着业余的文学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广泛地植根于社会深层,同时他们又是奋斗在自己专职岗位上的成功者。他们身兼着社会职责,又飞扬着对人性和人生的浪漫向往。人们称这一新生的文学创作群体为草根作家,  相似文献   

9.
词兴于唐,随着词体的形成,唱和词也应运而生。唱和词是贯穿中国古代词史的独特景象。我们把唱和词视为一个整体,梳理其渊源和演进脉络,分为发轫期、发展期、低谷期、兴盛期四个阶段,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探讨唱和词在各时期的题材和艺术的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来自新英格兰乡间的农民诗人。诗人笔下的新英格兰与维吉尔创造的阿卡迪亚所具有的隐喻意义颇为相似,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社会和真挚情感的向往之情。新英格兰世界不仅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之地,也是诗人在现代文学群体中确立自己文化身份,重塑美国自新大陆被发现以来所传承的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弗罗斯特发现了他熟悉的乡土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当之无愧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诗十家论》是陶保玺以台湾新诗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大代表人物为研究对象所作的诗论专集。这是陶保玺回报台湾诗坛的一份厚礼,也是对台湾乃至大陆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引人注目的贡献。需要说明的是,陶保玺对台湾一代实力派诗人的景仰与青睐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写作《新诗大千》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台湾诗人群体,并从中甄选了10余位诗人诗作作为该书新诗诗体结构的阐释对象。书出之后一一奉赠样书以求矫正,不想著名诗人洛夫  相似文献   

12.
刘炎迅 《今日广西》2007,(22):13-15
诗人在社会的位置越来越边缘,他们在现实中的种种努力显得一无是处。 诗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经济至上、效益优先的年代里,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凌铮  曹克亮 《传承》2015,(2):112-113
高校群体活动包括教职工群体活动和学生群体活动两个方面。目前,学生群体活动形式已日趋多样化和不断完善,然而以教职工为主体的群体活动形式等进展却相对缓慢。这与组织管理和形式创新缺乏有关,只有结合了本校教职工的兴趣和独特校园文化等特点的文体活动才是历久而弥新的好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以李商隐为楷模的诗歌风尚主宰了宋初整个诗坛。相对而言,以学习白居易为宗旨的白体(代表人物王禹偁),学习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代表人物林逋),则是两个松散的诗人群体,其影响都不及西昆体。  相似文献   

15.
顾凯 《求索》2012,(9):78-80,56
东晋时期士族玄谈盛行,名僧与士族谈玄论佛也成为一种风尚。但这种玄佛合流的文化现象只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名僧与士族交游唱和中的文化认同并不能等同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一致。就名僧与庾亮的交游活动来看,佛家生活观念与玄学越名教尚自然的融通,仅体现出佛教传播诉求下名僧对士族社会地位的依附;名僧与士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也只是学理范畴的分歧,但这种分歧却折射出两者社会价值判断上的差异。佛教与玄学的融通为佛教在文化群体中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而两者的独立性却勾勒出两者泾渭分明的命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如何,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志之一。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一、理性思维是影响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领导者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分工。领导者总是适应较大规模群体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不仅履行着群体活动的一般职能,而且负责对群体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运筹协调。领导行为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领导思维活动必须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理性思维活动是领导行为的主要心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把领导的职能精  相似文献   

17.
纪玲妹 《前沿》2009,(1):163-166
毗陵诗派是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等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些诗人的文化人格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狂狷。在他们的诗作中表现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狂放不羁的野性,不习逢迎的孤傲等。毗陵诗派诗人狂狷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受毗陵先人们狂狷传统的影响;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他们有真情至性。  相似文献   

18.
忆老舍先生     
与老舍先生的一次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工作。当时,北京市只有市文联,尚无作家协会,文学作者属于文联文学组,我在文学组,也参加评论组的活动,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主席,所以,我有幸多次见到老舍先生还和过他一首诗。  相似文献   

19.
大合唱     
有单位真好。没有单位的人,永远羡慕有单位的人。因为没有单位的人,就像离群的羊,没力量。比如唱歌吧,一个人唱和一群人集体唱,声音的力量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可是,集体里的人,在集体里居久了,就像森林里紧密相挨的树与树。它们往往忽视群体而对个性的东西产生偏爱。  相似文献   

20.
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为了了生存、抵御猛兽侵袭,开始有了群体活动。群体活动的需要萌生了领导.领导活动与群体活动从此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