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城隍庙地处老城厢,衔巷四通八达,游人南来北往,堪称大上海的一块人文宝地。城隍庙一百年的历史,穿过漫漫风雨见证了大上海的兴盛和繁荣,也传承下文化和风情。  相似文献   

2.
豫园商业旅游区素有上海“美食王国”之誉,在这块东临安仁街、西到旧校场路、南达方浜中路、北至福佑路的方圆5.3公顷的老城厢土地上,聚集着一批历史久远、名扬中外的餐饮品牌:绿波廊酒家、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宁波汤团店、和丰美食楼等,这些品牌个个别具特色,牛气冲天。  相似文献   

3.
桑诚 《今日上海》2010,(3):20-22
进入世博年,申城喜迎世博的气氛更浓。毗邻上海世博园区的豫园商业旅游区各个装修调整项目已在年末岁初相继收官,喜报频传:由原老字号总汇改建的中华老字号食品总汇试营业;九曲桥畔的松运楼调整竣工与顾客见面;全国驰名品牌老庙黄金概念店全新亮相;还有老城隍庙童涵春堂新装修后揭开面纱等。这些新调整项目相继完成,为前不久获得“沪上新八景:豫园雅韵”美称的豫园增添新风情,也为豫园商城对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新貌。  相似文献   

4.
5.
到过中华艺术宫的游客都会在那幅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前流连忘返。不过,尽管高科技制作的影像有多么惟妙惟肖,但是只能观摩,无法参与体验。 其实,在距中华艺术宫才几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不仅能看能玩,还能徜徉触摸,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上海最中国的地方”——豫园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豫园灯会——给人们带来欢乐豫园灯会作为豫园商城每年最重要的商旅文节庆活动,以元宵节为载体,整合豫园地区“三民”文化,即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成为一个展现上海灯彩和本土风情的万花筒,一个见证上海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活文物。  相似文献   

7.
<正>5月25日上午,西施故里浙江省诸暨市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两位乡贤俞国行书法展、寿崇德艺术馆当日开展。诸暨是越国古都,历史悠久,文化  相似文献   

8.
豫园、老庙、老城隍庙……随你怎么称呼,反正就是豫园商业旅游区,住在上海的都知道。 不住上海也知道。这不,豫园每年大致会接待3700万游客,大部分都是外来客。豫园悠长的历史,独特的人文,雅致的园林景观,鲜亮的民俗民风,外省的、外国的客人来沪旅游,这个上海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是一定要到的。宝岛台湾的政界友人来访大陆,自然也不会错过。  相似文献   

9.
言恭达 《群众》2013,(8):80-82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因此,当代书法界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让书法回归心灵!同时,还需要书法文化社会身份的重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书法艺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铸。从而推动书法艺术当代经典的文化创造,以艺术的审美自觉唤起全民族对文化的觉醒,完成书法艺术家书法文化的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10.
舞台上,中国书法家的书写与英国音乐家的演奏同步进行,书法和音乐以各自的乐感和节奏相遇、对话,直至融合为一件共同完成的“作品”。“少年上人号怀素”舞台铺着产于中国安徽宣城的宣纸,每张长约6米,是上世纪70年代手工制作的产品。英国大提琴家罗德萨拉(RohanDeSaram)偏坐一隅,身着白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融合,逐渐转化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莱州云峰山荣膺“中国书法名山”称号.这是继2007年泰山成为首座中国书法名山之后的全国第二座书法名山。同时《郑文公下碑》还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碑”,成为全国首个名碑。  相似文献   

13.
11月12日至20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以下简称国展)在广西南宁举行,其间,还有千人书法表演等活动。书法,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在一些人看来,徒留一张中国符号的皮,而失去了现实的根基。关于书法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息。  相似文献   

14.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别号“烟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等,明代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博学好古,工诗文,擅书法。先后授翰林检讨、经筵讲官、南京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  相似文献   

15.
在老“沪城八景”中,上海老城厢地区占有四个景点,即黄浦秋涛、凤楼远眺、江皋霁雪和石梁夜月。那末,新“沪上八景”中有否原老城厢地区的景点?有,它就是“豫园雅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当下几乎已是异域学者们各种新理论阐述的试验场,他们用林林总总的视角和五花八门的理论讨论现代中国的形成以及现代世界中的中国处境。不过,这些异域学者们大多数只是在抽象层面进行逻辑演绎,既与历史环境无关,又缺乏史料支持。《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作者葛兆光以一个中国学人的身份,深  相似文献   

17.
于晗  周晶晶 《人民论坛》2022,(7):120-12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当中,中国的武术、戏曲、绘画、书法、诗歌等文化符号在海外不断掀起热潮。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它具备中国其他艺术没有或较少涉及的诸多特点。当前,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还面临不少困难与障碍,主要表现为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输入的逆向困难、中外文化传播的分渠而流、“汉字文化圈”外受众的信息盲视等。要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创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策略,推动中国书法获得更好的接受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作家管继平写作上是一把好手,著有散文随笔集《一窗明月半床书》、《上海老辰光》、《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等。在上海文人中,管继平可算一位“曝光率”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所撰的“文人书法”系列文章.先后被《中国书法》、《书法报》、《书与画》、《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甚至在中国书法网上,管继平与启功等一起被评为“文人书法”网大评论权威。其实,于管继平而言。这倒是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管继平同样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9.
徐思海  和新辉  于敏 《传承》2010,(12):162-163
方塘清明如鉴,为有源头活水。广西丰厚的传统书法资源是打造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之基石。所以,对其资源性、开放性特征对八桂书风构建的历史价值展开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蔡元培眼中,书法是一门艺术,他的书法是其学术修养、人格品行、美学思想的折射,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