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  相似文献   

2.
公民表达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进步。对公权力机关的不信任,某种意义上正表明公民对法律的高度依赖感。这种对法律的信仰,是非常可贵的公民品质。认同公民对公权力表达"不信任",并非鼓励公民完全无视执法机关的存在,率性甚至任性而为。应该这样说,无论以什么形式表达出的对公权力的"不信任",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  相似文献   

3.
王晓霞 《人民论坛》2011,(10):206-207
报刊兴起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意识与民权意识上升是知识分子现代意识的重要内容,回族在民国初期表达了空前高度的国家认同思想,同时也通过回族报刊表达出近代以来回族在政治上希望与时代偕同进步的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报刊兴起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意识与民权意识上升是知识分子现代意识的重要内容,回族在民国初期表达了空前高度的国家认同思想,同时也通过回族报刊表达出近代以来回族在政治上希望与时代偕同进步的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然而,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6.
秦阿琳 《求索》2014,(9):20-24
权利意识具有多个层次与类型,其发展是一个阶梯性的过程.当前的社会转型虽然启蒙了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但变迁时代的过渡性与矛盾性特征同样影响其演变,使之表现为一种低层次的维权型权利意识.这意味着农民工要发展出成熟的参与型权利意识,还需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阶段,其转变的关键是通过社会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政府进步很快,政府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度、责任心都迅速提高,但是,民众的权利意识提升更快,对于政府工作的要求提升更快。这正是当前很多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没有别的选择,就是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更新观念、改进工作,以最大程度地适应民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市民环保意识在增强,但还要付诸行动,这是个逐渐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正迈向信息社会时代,互联网的兴盛促使网络言论表达呈现出集体行动景象,这容易导致网络言论表达的"群体极化",从而产生网络言论表达的"越界"问题。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等均对言论表达的界域有明确规范,如言论表达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得侵犯他人权利和名誉等。未来中国对于网络言论表达"越界"行为的治理应采取宽容与合作模式,政府与网民应交互理解,政府对网民须更多宽容,网民则应树立起一种负责任、有担当的公民美德。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注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应着重增强六种意识,即政治意识、群众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市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居民们的理性选择,展现了他们对世博的支持。而世博建设方对居民们利益的充分考虑和尽力保证,也温暖了居民们的心。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沟通协商,才能让居民真正发自内心地支持世博、奉献世博。  相似文献   

12.
我说中国的一些官员在“逃避自由”,有人会说我脑子有问题——中国官员有太多的自由,会有人“逃避自由”吗?的确,现今世界上恐怕没几个国家的官员像中国官员这样在行为上有那么大的自由度。但不要忽视,他们在逃避着另一种自由,这就是实现自我、彰显自主意识、充分表达个人主张和观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以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型"政党建设的有机整合既适应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素质要求、本质要求和时代要求,又最终统一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目标。与此同时,在实践途径中,"三型"政党建设也亟待强化危机意识、科学意识和协同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千百年来,杂技作为一门传统的"身体"艺术,在"高、难、惊、险、奇、谐"的动作之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技近乎道"的审美特征与哲学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杂技在保持"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道"的思考和开掘。中国哲学升华了杂技的思想主题,增强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境界层次,促进了传统杂技由"外在表达"向"内外兼备"的转变,成为推动现代杂技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杂技中体现出的朴素辩证唯物思维。古老而朴素的"唯  相似文献   

15.
乔丽英 《思想战线》2011,37(5):49-52
"反思性"是吉登斯众多学术著作中极为重要且极为核心的概念,这一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结构化理论中,并成为解释当代社会制度逻辑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这一思想却并未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对结构化理论中的"反思性"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为一种必要。这种"反思性"思想是立足于共同知识的一种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这种结论的得出,主要奠基于对结构化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即"结构"、实践意识与共同知识三者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转作风成为"中国风尚"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全国人代会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都令人耳目一新。60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来自基层的工农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他们将更多基层的声音带进国家最高议政殿堂;反对票、弃权票常态化,公开表达不同意见,新一届代表呈现出更强的"履职责任感"和"平等意识";讲真话、陈实情,代表们反映社情民意更加客观理性,在对话交锋中力求共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警校学生警察角色意识包括警察角色认知、警察角色期望、警察角色情感和警察角色意向四个维度。通过建立"警校学生警察角色意识指标体系",对学生实习前后的"警察角色意识"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实习对学生"警察角色意识"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警校学生"警察角色意识"培养的关键环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6):62-63
"法治精神"应成为一种信念我们现在到底是最缺"德"还是最缺"法"呢?我认为,现在中国人不是缺"德",而是缺"法",是我们现在更加感到法治的不足。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每个主体都要行使权利,同时承担责任,而不能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公共权利。当然,说我们现在缺"法",主要不是说我们缺少法律和法条,不是说我们的法律法条比以往少;而是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现在更为需要,更显得不足了。比如我们遇  相似文献   

19.
权利意识是法治社会中人们行动的内驱力,对其予以辨正至关重要。网络“挂人”现象蕴含着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对待权利的态度和看法。其中,“挂人”大学生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权利认知,破坏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张力;大学生“挂人”表现出的过剩的行为自由,产出了将个人权利凌驾于他人权利之上、无视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平衡需求等超限权利行使行为。本文认为,在将人的本质映射到权利场域后,个人权利只能依靠社会现实实现,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则决定了行使权利必须遵循法治规则。因此,个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辨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基质。  相似文献   

20.
当代认知科学在对认知、意识等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中所采取的片面的"自上而下"式的研究方法或策略,是导致其不断陷入理论困境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按照经典作家的指示,通过"追溯人类精神的史前的时代"的方式,从进化发生学的角度来逐渐揭开认知和意识之谜。而对"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则应追溯到原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感受"能力和相应的"行为选择性"的具体发生机制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