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学"现代传统"从"古代传统"中脱颖而出,从萌芽到形成标示出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文化的交汇时代、世纪之交的新旧"过渡时代"、"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成长的"轴心时代"。其演变结果,是构建了中国文学现代传统谱系的"结构图"。现代民族国家诉求与人的解放诉求是这一谱系的"精神本源",由此展开而形成了"思想-文化传统"与"艺术-美学传统"两大系统。前者包括启蒙-教化传统、个性解放传统、大众化传统、继承-借鉴传统;后者主要是现实主义传统、浪漫主义传统与现代主义传统。研究中国文学现代传统形成的路径及其理论的有机构成,意在从根本上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精神运动轨迹"与"精神结构图"。  相似文献   

2.
何俊  李世俊 《湘潮》2008,(9):49-49
1923年对1925年新月诗派活动的前期,中国新格律诗的建立,从理论的倡导到形式的实践,与刘梦苇有密切的关系,沈从文在《对新文学有贡献的湖南人》一文中说“新文学运动诗歌部门,在民国十四五年可说是新月社诗派的前期。其中有个作者,以文字排比,格律谨严见称,名为梦苇的湖南人。”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本文试图从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的以感情为诗本体、以自由诗为诗体的诗歌,分析中国早期诗人及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对诗歌形式、本体的言说方式下的历史功绩和艺术过失。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伦理,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源头活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现代社会伦理的转换,面临对旧伦理的突破与新伦理的建构。我们要吸取传统伦理的精华,借鉴和吸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成果,才能建立起民族伦理精神大厦。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的转型,道德趋于多元化。一些人精神迷茫,人生价值观扭曲,亟待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来规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又十分强调德育,它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着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政治秩序危机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反对儒家中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封建伦理,而“全盘西化”只不过是一种策略选择.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坚持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充分证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定社会内在意识自觉外化的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的模式和结果.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的冲击, 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从现代文化的产生看,现代文化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它不割断自身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但也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不是盲目地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理论学刊》2001,(5):123-124
新时期诗歌是在继承五四新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它又是对我国古典诗歌和五四新诗的一种超越。本文试从诗歌语言的翻新与组合、修辞方法的运用、诗体形式的建构等方面 ,探讨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中国的法律 ,在形式、内容和精神上 ,与传统中国已有很大的背离 ,这应是不争的事实。① 但是如果宏观地历史性地来看 ,中国法律传统虽已中断 ,但联系是依然存在着的。我们不妨先注意一下法律与政治关系模式的内在联系 ,从中可以清晰地察见到历史的连续性。在中国文明形成的最初时期 ,法律大致是由各种原始习俗所构成 ,政治主要由宗教礼仪所体现 ,表现为“巫”。② 虽然巫也发挥法律的功能 ,但首先是政治性的 ,原始习俗与宗教或者说与巫的关系完全可以看成远古中国社会法律与政治的关系。在这对关系中 ,巫是决定性的 ,对习俗具有解释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只能批判地继承,而不能割断和抛弃。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对立的,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就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就必须解决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5,1(12):111-114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其思想感情和文学写作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之中,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问题存在的诸多差异性的理解,构成了双重的文化矛盾, 同时,倾向中国古典式的审美风格还是西方现代性的审美风格,也是不同作家的不同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西方文化以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野蛮行径打破了白成一体的中国文化秩序,中国文化在内外危机中被迫改变自己的固有轨道,一方面被定义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开始寻求新的现代认同,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矛盾重重,陷入了一种时代性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现代广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求与消费者产生感情交流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14.
柴文华 《学习论坛》2006,22(5):62-65
早期现代新儒家学者置身现代场景,融合中西之学,洗练或提升了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内容,从而构成了他们理路明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的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汪洁 《学习论坛》2012,(4):61-65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以德性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为核心,适应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由于受制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家国同构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和以群体本位为基础的文化结构,导致了以重义轻利、崇公黜私和重本抑末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德性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结构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体系与现代化的冲突乃至对立是必然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经济伦理只有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改变其内容和类型,才能有所否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荣辱观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方面起过重大作用,今天我们重温传统荣辱观,对其进行现代转换,对我们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近代以来进行的现代化转型至今尚未完成。在现时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公民社会、大力推进人伦文化向科学文化的转型、着力实现执政的政党文化的转型是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
《湘潮》2007,(4)
中国的人伦文化以其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西周直至清末经历数千年的法律实践活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形成了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文化体系。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积极可取的因素吸收到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中,为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