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会否波及中国?这是当前各界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我们认为,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虽然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有一定影响,但不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虽然会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但不会直接导致中国发生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
叶雷 《奋斗》2009,(4):63-6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也影响了中国。中国怎么办?这可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想尽快知道答案的问题,但它却没有标准的答案。时寒冰先生的新著《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国怎么办?》,就是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3.
赵汇 《学习论坛》2012,(2):10-12
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矛头直指当今美国的两极分化,其深层的社会根源在于由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该运动成为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运动,其世界串联性令世人瞩目。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论出发,结合这一运动的起因与影响,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再次认识到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4,(4)
<正>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对于全党全国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党的十八大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领导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已经行进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际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  相似文献   

5.
甄真 《奋斗》2009,(2):38-39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三十个年头,这一年的刻骨铭心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纪念时间点.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伴随着考验与希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年份。放眼国门之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震荡轰然来袭.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或许很多老百姓根本弄不清楚这场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但是,对于触手可及的“收入下降”、“裁员”、“失业”等等词汇却相当熟悉,一些普通民众似乎觉出了冬意的料峭。这种感觉不只来自于天气,还来自于经济。  相似文献   

6.
胡蕊 《奋斗》2009,(1):40-42
2008年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猛之势由华尔街袭向整个欧洲、亚洲和拉美,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动荡。最初,“次贷危机”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了种种不解、猜测与担忧,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垮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钟清 《党建文汇》2005,(7):42-42
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谈及中国环境问题时说,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我们一直说要搞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实际上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这次金融危机背后揭示出美国信用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金融危机后给了我们中国信用制度怎样的警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信用制度应该怎样来重构,这是关系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是政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解读《美国2011年度财政预算》以及分析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发布的一系列科技政策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了奥巴马新政后美国科技政策的趋势,以期管窥后危机时代中国家与科学的新型关系。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是美国政府在后危机时代投资于科技的重要政策理由,而这也体现出新政府科学观在价值、功能和目标方面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0.
政府预算是政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解读《美国2011年度财政预算》以及分析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发布的一系列科技政策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了奥巴马新政后美国科技政策的趋势,以期管窥后危机时代中国家与科学的新型关系。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是美国政府在后危机时代投资于科技的重要政策理由,而这也体现出新政府科学观在价值、功能和目标方面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危机与政党转型——基于法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存在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这是不争的事实.执政党如何认识危机以及如何面对危机实现自我转型,已成为中国解决社会危机的关键.文章以法治为视角提出:中国共产党由传统威权型政党向现代法理型政党转变是解决中国社会危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疾向全球蔓延,不少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生  相似文献   

13.
欣逢盛世     
一生当其时,运逢盛世,到了我这把年纪,才真正体会到,这是一种机缘、一种幸福。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是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亡。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影响之大,波及之广,破坏力之强,前所未有,全世界惶惶然、戚戚然,而我国积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抵御金融海啸的强大物质基础,积累了抗击外来风险的丰富经验,因而我们镇定、自信。我们虽然担  相似文献   

14.
李慎明 《前线》2010,(4):21-23
<正>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疾向全球蔓延,不少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根本原因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形态——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5-55
秩序话语:美国领导论与和谐世界论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德国、印度对美国的竞争压力,但始终恪守美国领导世界论。奥巴马上任后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中国鲜明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论强调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平等是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这一点与美国领导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俊江 《新长征》2009,(1):54-56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已一年有余,然而危机不但没有逐步化解,反而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场金融风暴无论从规模还是破坏程度来说都是空前的,全球经济中每一个重要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很多经济体势必都要做出相应调整。这里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指引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是这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经验的理论升华,理应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基于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实践。坚持独立自主精神,是增强中国理论自觉自信的基础与前提。冷战结束20多年后,西方因过度信奉其战胜对手的新自由主义而深陷危机之中。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监管作用被架空,金融寡头绑架了国家。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美国  相似文献   

18.
当前,煤炭形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可以说,是我们目前的一项首要任务。为什么煤炭形势会急转直下?应该说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导致煤炭需求下降;二是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三是节能减排的要求和新能源的迅猛发展;四是外国煤炭进口的增长。这四个因素中,全球经济危机总会过去,国家政策调控也会有一个期限,这两个因素可以说是短期影响因素。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增  相似文献   

19.
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意义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俄罗斯、其他独联体国家、东欧、拉美、非洲和中东,是一次由西方发动的、席卷几大洲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社会危机。这是西方全球化的一面镜子。这场危机的后果,今天也还可以看到。围绕这次危机,世界各种力量开始了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反思。西方包括美国内部,对于美国霸权主义地位的合理性的质疑和美国正在走向衰弱的议论在上升。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李恬 《当代贵州》2009,(21):65-65
第一,为摆脱“旧世界已失去,新世界未建立”的文化无根状态。第二,为克服“说法”与“活法”的脱节。现代西方的文化危机是“上帝死了”,中国近代的文化危机是“圣贤失语了”。这几年,我们从一个独唱的社会转化为一个复调的社会,要表述、描述、批评或歌颂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必须构建一种复杂的、丰富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