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义利观中,重义轻利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这种取向将义与利片面地对立起来,在肯定义的价值的同时,却抑制了人们对利的追求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义利观受到冲击,重利轻义被一些人奉为人生哲学的精髓,使社会道德生活、经济秩序发生了混乱。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义和利?这是我们需要把握好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义利观及其时代意义李海荣,张培炎,梁宗常一、义利观:邓小平价值观的特殊形式义利观是伦理层面的价值观,其实质是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人的个体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义利观是传统文化中用以体现价值观念的特殊形式。所谓"义",...  相似文献   

3.
诚信为本     
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所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当作核心价值和基本规范。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通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有一种偏见,认为商人是最不讲究  相似文献   

4.
义利观问题是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联在一起的 ,是同社会的政治理想、经济目标和道德原则相辅相成的。义利关系在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义利关系的价值特征应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社会主义义利观———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一般来说是重义轻利 ,追求抽象的道德原则 ,忽视个人的物质利益。新中国成立以后 ,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尽管受到多次冲击 ,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造。尤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否认价值规律作用为显著特征的产品经济及其价值观念 ,顽固地左右…  相似文献   

5.
义利观是人们对待道德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基本观点."义"指道德规范."利"是物质利益.义利观是组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如何引导青年军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做好新时期部队青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变革导致义利观变化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则是义利观的变化.青年军人作为社会团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义利观也在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品化因素.例如,商品经济追求价值的属性,容易使青年军人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切向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研究契约精神在中国和西方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唤醒深藏于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敬畏,对于推动当下大批中国企业的合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契约精神虽被认为是西方社会的主流精神,但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也不难发现契约精神以各种形态存在,并且在约束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之西方社会,古代中国的契约精神更多地具有传统文化中"信"和"礼"的属性。在儒家思想中,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两次与外来文化深入而全面地相涉,都与“西方”有关。第一次是与佛教的“西方”有关,第二次则是与耶稣教东来以后的“西方”有关。所谓“西方”,原本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在长期的文化相涉相融过程中,慢慢地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凌龙华 《群众》2017,(16):61-61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传统社会,乡土中国,文化始终根植于“耕读”两字。“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建树角度论,读书也是耕种,且是最有收获的“百年大计”。“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嘲讽的是草莽英雄对文化的蔑视,隐痛或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历史的舒展随即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不读书”的英雄一执政,幡然省悟,则无不对文化推崇倍至。“马上得之,焉能马上治之?”于是,汉高祖刘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孔子敬礼,一举把儒家文化抬举到治国平天下的“庙堂之高”。  相似文献   

9.
余英时先生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近现代具有“批判的精神”、代表“社会的良心”这一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出现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十八世纪,而中国史上自孔子以来的“士”则大致相当于西方学人所刻画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仅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治而议论、修己以敬等具体表现。余先生在中西方比较中凸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及其文化传统,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维度上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物质是有品位的,金子和钻石很宝贵,因为它们的品位高。人是有品位的,一个人伟大,也是因为他的高品位。物质和人有品位,由物质和人组成的城市自然也有品位。城市是对环境的选择和塑造,城市品位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风光、生态状况、法律制度、社会秩序、经济活动、文化传统都是构成城市品位的基本元素。而在这些元素中,最活跃的变量元素是文化。人是文  相似文献   

11.
杨佩 《前沿》2013,(20):63-64
社会是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要靠每个人的努力.人作为主体性的类存在物,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起主导性作用.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性善”的观点,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的影响.人若“尽心”“知性”“知天”则“人人可以为尧舜”.这为我们建设现代社会提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影响绵延至今.行政现代化建设需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义利观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构建现代行政价值观,离不开对传统义利观的批判性继承.先秦诸子早已提出了几种代表性的义利观,提供了珍贵的文化资源,研究其现代价值成为当务之急.当代人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应积极阐释传统文化并汲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要获得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实施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业已成为共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内在地包括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继承和延续了前代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任何一种社会文明,尤其是在当代,都必然和其他社会形态的文明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的总结。它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当中。从长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围绕"义利"关系的争论展开的。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处于国弱民穷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探求中国富强之路,对传统义利观的偏弊进行深刻反思。严复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提出了"两相为利"、"义利合"的思想。严复倡导的"开明自营"指引了义利观新转向,严复义利观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细胞,它主要的社会职责是: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夫妻关系、养育好子女、赡养好老人。因此,异性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也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崇高社会职责,因为这是人类种族延续和造就社会劳动后备军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鲁迅先生也指责过旧中国的陋习是:“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教育子女对家长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家庭幸福的…  相似文献   

17.
吴育林 《求索》2007,(2):147-149
天人关系或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包括儒学和道学基本上都主张天道与人道、天和人是一致的、和谐统一的,并从人的主体性和天的自然性(或无为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命题进行论证,用以解释说明社会政治和人际间关系应有的法则,蕴含着无穷精奥的治世智慧,对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工具理性、文化精神导向、化解矛盾的普世性方法论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在《社会契约论》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里,束缚人们社会行为的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为维持社会秩序,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规定与制约,是控制和指导社会行为的手段。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论述过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他在《荀子·礼记》中说道:“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这里所说的“度量分界”就是规范。在他看来,为了避免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纷争和冲突,人们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然而,有规范存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政治文化传统的实际观念表现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法治”虽同属一词,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文化定位.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的性恶论,法治主张由此而展开论说.西方则基于理性思考,以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理论为基础,并形成法治主义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由于重德主德和重法主法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古代史上法治的实践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0.
<正>沟通与城市相互建构关于沟通与社区(社会)谁先谁后,如同“鸡与鸡蛋,孰先孰后”,说法不一。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基本是回避的,认为人的沟通问题根本不成其为问题,但其潜台词是:沟通先于社会。例如,荀子(《荀子·王制篇》)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这里,荀子并没有说明人类“群”的能力从何而来,但获得它难道不需要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