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剑峰 《求索》2013,(2):196-198
我国99%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处于被持续羁押的状态.羁押必要性审查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并缓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30%左右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被羁押.而60%左右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被羁押.司法机关应根据“三段四审”的规定,遵循利益权衡原则、比例原则、参与和尊重原则及优先适用原则,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2003年8月5日凌晨,我市蓟县侯家营镇崔辛庄村发生一起特大入室杀人案件。该村村民李恩永(男,41岁)听到邻居呼救后,立即翻过院墙来到现场与犯罪嫌疑人搏斗,在腹部先被刺一刀的情况下,仍顽强地与犯罪嫌疑人拼死搏斗,并用铁锨将犯罪嫌疑人砍伤。李恩永终因伤势过重,被犯罪嫌疑人连刺数刀,当场壮烈牺  相似文献   

3.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有助于强化人权理念、规范侦查行为、实现司法公正。针对侦查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存在的被侵犯现象,对侦查人员要开展法制理念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要完善刑事法律法规,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奠定基础;加强对侦查过程的监督,促进公正执法;要建立侵权控告机制,帮助犯罪嫌疑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利。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12)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信诈骗就横扫台湾。2000年后,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将电信诈骗的视线瞄准大陆。近年,台湾诈骗集团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试图逃避追捕。近期,在国外发现电信诈骗窝点,电信诈骗嫌疑人被遣返回大陆的情况越来越多。2016年4月,肯尼亚警方将在当地发现的77名大陆和台湾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遣返大陆。第一批10名犯罪嫌疑人已于4月9日被带回,第二批67名犯罪嫌疑人于4月13日上午被带回。两批嫌犯中台湾犯罪嫌疑人共计45名。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使用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指称处于不同诉讼阶段的被追诉对象。在立法上,被告人身份的起止界限是明确的,但对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与撤销法律却未作任何的规定。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立和撤销无论对于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还是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操作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应当在侦查立案制度改革的前提之下,区分现行犯案件与非现行犯案件来进行:对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可以在其到案之后以口头的方式完成;对非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则应当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对现行犯,在经过及时的讯问与调查之后,如果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及时以口头方式撤销其犯罪嫌疑人身份;对非现行犯而言,如果侦查终结证明其不构成犯罪的,应以书面方式撤销,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案件无法侦查终结的,非现行犯可以申请撤销其犯罪嫌疑人身份。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知名民营企业家、亿万富豪云全民遭绑架,家人拿出240万元赎金后,云全民仍被杀害。其家属报案后,警方雷霆出击,先后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2006年3月15日,随着两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审查起诉,该案的内幕被彻底揭开,凶手原是云全民创业时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8.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昆明市公安局民警龚志华同志,2008年6月29日,身着便装在下班回家途中,奋力抓捕公交站台1名行窃犯罪嫌疑人,被犯罪嫌疑人等6名同伙疯狂围攻,身中数刀后仍与歹徒殊死搏斗,因失血过多倒下时双手仍紧紧抓住1名犯罪嫌疑人,为公安机关迅速破案和保护人  相似文献   

9.
法博士信箱     
签发《释放通知书》该如何适用刑诉法法博士: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主要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人民法院判处缓刑后,应予释放。请问:签发《释放通知书》时应如何适用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贵州 关岭关岭同志:《释放通知书》是公安机关通知看守所释放被逮捕或者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以及通知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时使用的通知性文书。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可以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六章的有关规定,如第65条规定:“公…  相似文献   

10.
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为公民理应享有。但介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劳动权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保障,甚至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境地。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劳动权的法律基础入手,尝试分析这类群体享有劳动权的特殊性及现实意义,并试图提出保障其劳动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视频图像侦查中反侦查行为的识别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图像侦查是新的侦查方法,已在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会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直接破坏、伪装掩盖等多种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关注焦点皆会受到限制,且视频监控能够客观还原事件过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是能够被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勘验,分析反侦查行为方式,广泛收集线索,深度挖掘相关信息等方式,以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一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城老作家在赴革命老区安徽省岳西县大别山腹地创作采风时,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在下榻的宾馆被盗。犯罪嫌疑人发现被盗对象是位名人后,竟以诬陷老作家嫖娼、毁坏其名声为要挟,向其敲诈现金10万元! 岳西警方接到报案后,迅即组成专案组,开展缜密侦查,在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后,终在夜色深沉的深山密林之中,将这个贪婪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一举擒获。 2003年3月23日,犯罪嫌疑人被  相似文献   

13.
在侦查讯问中,由于犯罪嫌疑人始终处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犯罪嫌疑人的整个需要、动机系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新的主导需要和优势需要。在每一个讯问阶段,虽然主导需要依然不变,但具体需要和优势动机却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中,而且这些处于变化状态中的需要和动机,对犯罪嫌疑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讯问中,侦查讯问人员只有充分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这些需要、动机的变化情况,才能使讯问工作顺利进行且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其心理变化过程是拒供动机和临界供述动机博弈的过程。处于被讯问状态的犯罪嫌疑人基于主客观方面的心理需要会逐步产生临界供述心理。临界供述心理是讯问成功的重要突破口,讯问人员应该准确把握犯罪嫌疑人出现临界供述心理的时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讯问控制,使犯罪嫌疑人由临界供述心理转变为供述动机,如实供述案情。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介绍犯罪嫌疑人刘某,安徽省某县某村村民。2018年12月17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盗窃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某某分局上网追逃。安徽省某县派出所民警李某在后期开展研判工作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刘某经常驾驶一辆车牌号为"皖×××××"的红棕色大众轿车,随即通过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视频中队对该车辆实施布控。  相似文献   

16.
赵鹏程 《传承》2009,(24):156-157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安》2006,(16):62-62
2006年4月份,我局受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被侵害人均属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殴打、威胁等手段,强行索取多名在校学生的钱财(数量较少)。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请问:他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被害人被殴打,伤情不达轻伤。如何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为保障在押犯罪嫌疑人及留所服刑人员的政治权利,在彭泽县人大常委会的依法督促下,县检察院和公安部门对前述人员的选举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核。其中,正在公安侦查阶段的在押犯罪嫌疑人、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留所服刑人员和正在受公  相似文献   

20.
法博士信箱     
李某是否属于自动投案法博士:公安机关接到辖区群众举报:犯罪嫌疑人李某刚刚在综合市场用刀将张某捅伤,已回到家中。在民警前往进行抓捕时,与李某恰好在其住宅门口相遇。李某称,自己正要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民警随即将李某带回讯问。请问,此种情况能否视为李某自动投案?黑龙江颜红星颜红星同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主动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