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二 《南风窗》2010,(10):89-90
<正>韩国4年一届的地方选举即将于6月举行,两年前国会选举中连任失利、之后到中国大学里进修的两位前开放国民党议员卢雄来和郑清来,在回国前以韩国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中国事务负责人的身份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谈了他们对中国认知的转变和期待。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31日,韩国举行了4年一次的地方选举.这也是韩自1995年实行全面地方自治以来进行的第4次选举,选出了全国16个地区行政首长(即广域市市长和道知事)、230个基层行政首长(区、市、郡长)和各级议会议员.除执政的开放国民党(以下简称"开放党")和主要反对党大国家党外,还有民主劳动党、民主党、国民中心党等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参选.此选不仅关系到朝野各党在未来四年执政地区的多寡,也被普遍看作是对卢武铉施政的中期评价和明年年底总统大选的预演,朝野各党皆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4月举行的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以执政党新国家党"惨败"告终,并在国会形成"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这一选举结果不仅会对朴槿惠政府造成某种程度的掣肘,而且也为2017年的总统选举平添了变数。2016年4月13日,韩国举行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虽然由于在野党的分裂,此次选举在"一朝多野"这种对执政党绝对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却以执政党新国家党的"惨败"告终,令人大跌眼镜。在全部300个议席中,执政党新国家党仅获得122  相似文献   

4.
韩国外交政策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武铉总统今年初以清新、改革的形象就任韩国新总统,半年来,支持率却由80%下降到50%。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卢武铉总统推行了与其竞选时的政策主张不同的内外政策,他的支持者们认为,新政府“没有一贯的政策理念”,“卢武铉变了”。卢武铉总统也坦言,“自己确实变了”。被韩国国内舆论斥为“屈辱外交”的美日之行及对朝核问题的态度,也令韩国国民失望。  相似文献   

5.
2020年4月15日,韩国举行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此次选举给韩国政党政治带来了新变化: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成为"超级执政党";地域主义明显,"东保守、西进步"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小党席位大幅下降,两大党主导国会的形势加剧。在新冠肺炎疫情、党内团结程度、选举制度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共同民主党大获全胜,第一大在野党未来统合党遭到严重打击。"超级执政党"的形成将使文在寅政府在内政外交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执政党意图推行的政策将会得到国会的大力支持,以亲美、反朝为特点的保守派影响力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落下帷幕。韩国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战胜竞争对手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当选新一届总统。随着韩国政坛“三金(金泳三、金钟泌、金大中)”时代的结束,韩国在新世纪首次实现了政权的“新老交替”。  相似文献   

7.
萨科齐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法国选举出了战后出生的年轻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九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6月。法国又选出了新一届国会,法国总统萨科齐所在的右翼政党——"法国联盟运动"赢得了议会中的过半数席位,这一胜利为其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特别是他所承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1961年起,韩国保守派政党一直在国会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民主化改革以后也仍然大权在握,左翼党派只能在大街上宣传他们的主张。而现在,反美亲朝左翼可以在国会上自由阐述他们的见解,而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居然在韩国光复节那天宣布要在国内查"韩奸",查祖宗三代有没有亲日通日的嫌疑。可能原意是想打击反对党的党魁吧,可是最先搞掉的却是自己方面的人--议长辛基南的老爹被挖出在日本宪兵队服役的旧账。又或许,卢总统是想挽回自己访日不提历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全国性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改选全部众议员和1/3参议员.每四年进行的大选,不仅改组国会,而且要选举总统.在这种选举制度下,历届美国总统任内的对外政策都受这一独特因素的影响.同时,选举也带来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交替.布什政府的未来对华政策,还会奉行"接触+遏制"的双重战略,稳定和连续性仍会是美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刁大明 《当代世界》2014,(11):29-31
<正>2014年11月4日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日,届时国会众议院全部435位议员及6位无投票权代表、国会参议院36位议员、36个州的州长、3个属地的行政长官、46个州的州议会等都将面临改选,可谓是仅次于总统大选的重要政坛洗牌,直接牵动着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的走向,并将对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美国政治的"停车检修",中期选举多以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挑战作为核心议题。[1]从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发展态势看,经济与就业  相似文献   

11.
林劲 《台湾研究》2015,(1):34-37
2014年11月29日,台湾举行首次"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果显示,国民党惨遭大败,诚如台湾媒体所言"几乎输到只剩下总统府",民进党获得出乎各方意料的狂胜。总体而言,在整个选举过程中,除了台北市长候选人提名采取礼让无党籍柯文哲的策略之外,并没有看出民进党有特别高明的地方,许多选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马英九执政的不满,惩罚国民党,选择不投票或者把票投给对手。可以认为,国民党完全是被自己给打败的。此次选举及其结果对民进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极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类似如下一幕的剧情这些天在不断上演:美国副总统切尼3月20日致电韩国总统卢武铉,解释华盛顿对伊开战的决定。卢武铉告诉切尼,韩国以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友为荣,他将在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示对美国对伊军事行动的支  相似文献   

13.
赵义 《南风窗》2011,(12):16-16
越南2011年从1月越共11大差额选举中央委员、等额选举总书记,到5月22日差额直选第13届国会代表和地方人民议会代表,再到7月下旬新国会选举国会主席、国家主席、总理等等,堪称是换届选举年。但跟5年前越共十大、4年前国会代表选举比,进步不大。2006年越共十大"破天荒"地差额选举总书记,虽然系农德孟高票连任、败选的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阮明哲也转任虚位的国家主席,但毕竟打破了之前的内定模式。这之  相似文献   

14.
钟岷源 《南风窗》2010,(13):19-21
"五都"选举对蓝绿来说,都将是异常艰苦的大战。它成为国民党、民进党的"期中选举",哪一党若拿下5席中的3席或更多,则成为2012年的指向标。国民党如果输3席或更多,2012年"总统"选举将会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5.
3月12日上午11时54分,当韩国国会议长朴宽用敲下木锤宣布:弹劾执政仅一年的韩国最高领导人卢武铉总统的议案以193票对2票获得通过时,首次决定终止韩国总统行使总统权力这一决定刷新了56年来的韩国宪政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44年里,东京一直是自民党保守势力的堡垒,民主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获得大胜,加上这之前在名古屋市、琦玉市、千叶市、奈良市、横须贺市以及静冈县选举中的胜利,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导致自民党非常惊慌失措,分崩离析,无策以对。  相似文献   

17.
自1948年韩国第一部《国会议员选举法》颁布以来,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采用“混合多数代表制”。由于该制度存在当选者代表性不足、两大政党垄断政局、“死票”产生过多、比例代表议席比重过低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韩国政党政治的发展。韩国各界对此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混合比例代表制”,但相关方围绕如何增加比例代表议席数争执不休,致使改革方案无法在国会通过。虽然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仍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尽失国会三分之二的席位,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委内瑞拉统一社会党遭遇执政以来最大的威胁。马杜罗要想通过2016年信任公投,还面临诸多挑战。2015年12月6日委内瑞拉举行国会选举,反对派"民主团结联盟"获三分之二多数席位。执政的统一社会主义党受重创,自执政以来首次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遭遇严重政治挫折,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国会选举后特别是2016年1月新一  相似文献   

19.
周相萌 《当代世界》2015,(12):76-78
<正>2015年是阿根廷的选举年,先后举行大小各类选举18场,共计选举产生24名国家参议员和130名国家众议员,22个省级行政单位长官、各省议员和数百名市长。轰轰烈烈的选战持续数月,而这一幕大戏的高潮正是总统选举。在11月2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在首轮投票排名第二的反对党联盟——"变革联盟"候选人、共和国方案党领袖马克里,以51.4%的得票率逆袭执政的正义党—胜利阵线(简称"胜利阵线")候选人肖利,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04,(22)
8月29日,47岁的车臣内务部长阿尔哈诺夫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统选举中获得50%以上的选票,当选车臣总统。这次选举是为了选举新总统取代在4个月前被杀害的前总统哈迈德·卡德罗夫的职务。而在过去5名车臣领导人当中,4个是被暗杀身亡的,车臣总统被认为是俄罗斯"最危险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