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无话可说     
对于诗,我向来无话可说。无话可说只好保持沉默。若要说,也只能说:我至今也说不清(恐怕永远也说不清)诗是什么。说得清也你就不会写下去了。  相似文献   

2.
看过美国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的人可能会留有印象:这位身手不凡的侦探每次把嫌疑人带进警察局,都要极不耐烦地以背书式口气说一段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在法庭上成为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聘请或要求指定一名律师。也可以放弃这些权利……”这就是美国司法程序中著名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是警方讯问嫌疑人之前必经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文风问题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有体制性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回避风险,而说真话则要冒风险。第二条,不用向老百姓负责。如果我们说了假话、空话,老百姓一片骂声,骂得你官也当不成,那你看看还有没有人敢说假话?恐怕至少要保持沉默,但是现在不是这样。所以这是一个体制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层干部的领导艺术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谈话艺术,开会艺术和用权艺术。本文谈一下谈话艺术。 有一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在某些场合,有时应保持沉默,有时又必须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基层领导者没有在人前说话的能力,就不能成为管理者之材。表示自己的想法、态度、观点,有三种方式:一是以心传心,二是以文传心,三是以言传心。前两者是指人的行为和写文章,而后者是指口头发表讲话。所以讲话艺术是领导艺术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国外讯问犯罪嫌疑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在侦查阶段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 ,核实其他犯罪证据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侦查制度和侦查模式下 ,警方讯问的理论基础不同 ,其讯问方法和规则以及对通过讯问所获得的口供的证据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各不相同。在英美法的对抗式侦查模式下 ,犯罪嫌疑人面对警方的讯问有权保持沉默 ,被讯问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 ,非法获取的口供和其他证据不被法庭采信 ;而在大陆法国家的职权式侦查讯问模式下 ,警方讯问犯罪嫌疑人时 ,其保持沉默的权利受到限制 ,对非法证据也没有完全排除  相似文献   

6.
性犯罪被害人沉默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犯罪被害人保持沉默,不利于案件侦破,探讨性犯罪被害人沉默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她们的沉默,为破案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性犯罪被害人保持沉默,不利于案件侦破,探讨性犯罪被害人沉默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她们的沉默,为破案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它所反映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就是“沉默权”。1998年10月,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化荪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的第14条规定:凡受到刑事指控者“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这一条被认为是沉默权条款。在我国,国际条约是国家法律的渊源之一,在效力上适用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1999年末国内某通讯社发布了一条有关“沉默权”的消息,内容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警语已退出武汉市警方的审讯室…  相似文献   

9.
"零口供规则"的初稿中最核心的内容被认为是"沉默权的提出".几经修改后的<规则>与初稿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把口供视为零,而是把对口供的依赖降到最低点.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不再允许其保持沉默,原来的绝对"零口供"演变成了现在的相对"零口供"."零口供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它对我国司法制度提出了预警,使人们再次正视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以及阻却这一弊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17世纪英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讯问可以保持沉默而不自证有罪的刑事诉讼权利。沉默权制度是英美法系中一个重要制度,在我国尚没有明确规定。赋予被告人沉默权是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制度源于 17世纪英国的利尔伯案件 ,利尔伯以“自己不能控告自己”为由 ,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 ,得到了最高立法机构的认可 ,被告人的沉默权遂成为英国刑事法律原则之一 ,并在 1898年的《刑事证据法》中得以明确。美国最早移植了这一制度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 :“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 ,此后又通过判例从程序上对被追诉人的沉默权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将告知被追诉人有权保持沉默纳入著名的米兰达规。二战以后 ,人权保障问题逐渐走向国际化 ,刑事沉默权制度在各国得到普遍的确立。 196 6年 12月 16日 ,第 2 1届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12.
曾琳智 《外交评论》2013,30(3):149-157
音乐在美国公共外交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政治先锋",它曾用来试探敌意、释放善意、软化矛盾,传达政治无法言语又无法保持沉默的信息;作为"观念大使",它对美国的意识形态传播、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认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音乐等审美艺术在公共外交中运用的研究,有助于对主流国际理论进行补充,并为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为基调,考察沉默权的历史发展及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实践设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操作方案.强调沉默权是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平衡的产物,并基于此将沉默权定义为刑事司法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奇特的礼节     
△在尼泊尔山区,主人迎接客人时,要吐舌头表示欢迎。因为只有红红的舌头才能代表赤诚的心。 △南美洲圭亚那东部的依那族十分好客,但是他们的礼节会使你胆颤心惊。如果你到那里做客,主人会在门前离你几十步远的地方,朝你连射四箭,箭从你头上一、二十厘米的空中飞过。当地称这种礼节为“箭首”,迎客是这样,送客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朋友,当你翻开这本刊物时,你会很快发现:刊物所议论的问题,正是你所关心的问题,所说的话也正是你想说的话。你既可能是她的忠诚读者,又可能是她的热心作者。 《中国青年论坛》与你的心是相通的。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百业竞兴,万物争发,各种思潮云生,各种观点争鸣,形成了社会理论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青年论坛》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的诞  相似文献   

16.
<正>组编本期文稿之时,有三股"风"似乎吹得很猛,容不得我等置身度外,心也静不下来。"风"使我联想起,我的大学哲学老师讲的一则故事: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在庙里念经,庙外旗帜上的幡旗随风飘动。老和尚问小和尚:"你看,风吹旗飘,你说是风在动还是旗在动呢?"小和尚干脆的答道:"风在动!"老和尚摇摇头,说:"不。"小和尚思考片刻再答:"旗在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被追诉者享有对追诉者的讯问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 ,不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确立的伦理基础是人性 ,观念基础是权利本位观念 ,理论基础是人权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沉默权具有保障人权、体现程序正义、实现诉讼结构平衡的价值。我国应建立自己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沈杰 《人事天地》2008,(6):22-22
在很多女性眼中,一直活跃在电视界的杨澜是知识、美丽甚至是事业的象征。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财富带来最大的好处.是让你有不做自己不喜欢事情的权利,从这一点来说财富非常值得拥有;但如果想用财富去换得人性当中的爱、尊贵,则是买不到的,那些需要你付出你的心,你的爱去获取。  相似文献   

19.
你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父母没有任何可以夸耀的地方而你常常为他们的平凡而自豪.你在家中排行老二因为家中三个孩子你便由此承担了平衡中立的责任.哥哥刚毅不驯弟弟顽皮老二任性是唯一的女孩.唯一的女孩与生俱有一颗温存而柔弱的心.哥哥的刚毅弟弟的顽皮耳濡目染成为女孩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平凡家庭养成女孩恬淡的性情,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寄语     
一九九九年来了,新世纪过了,新一期《胜利论坛》又和大家见面了。 当你接到这期《胜利论坛》杂志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当你翻开这期《胜利论坛》杂志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胜利论坛》从内容到形式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假如你已经意识到这种感觉和变化,那么,这就是我们编辑部全体成员所期望的,它是我们编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颗赤诚炽热的心。这是一种时代精神和风貌在我们编者身上的迸发和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