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法治化以主权在民、权责统一、责任政府、行政法治为理论基础,重视公众参与,强调权力规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应当立足国情,合理借鉴西方国家行政问责法治化的成功经验,加强问责立法,注重异体问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实现了从行政问责到政治问责的机制演变.与之前行政问责不同的是,政治问责不仅扩大了问责对象的范围,还进一步调整了责任追究的依据.政治问责机制以党内法规为主要制度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原...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占伟 《工会博览》2008,(10):10-11
今年以来,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党纪政纪和国法惩处,本文试图分析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3种情形北京:问题官员将被问责尚未违法违纪,但存在决策失误、不作为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官员如何处理?6月8日,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各级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均纳入问责范围,被问责者,轻则责令道歉,重则免职。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中国人生活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食"是四类活动中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起到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温饱的问题,但是食品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频频出现各种问题。政府承担其社会管理职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障食品安全。现实中,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行政问责遇到了困境,需要研究对策,走出困境,切实发挥行政问责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政府问责制的兴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公共行政跳出传统政府政治职能藩篱、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充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社会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建构和民主行政的期待,西方国家相继掀起了政府问责的浪潮,显著提升了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效率。分析西方国家政府问责制兴起的理论背景及其理念和经验,对我国政府问责制的建立与完善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问责的特征与过程看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问责,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载体,以发贴、跟帖、转贴、人肉搜索、讨论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曝光,从而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促成责任追究的过程。与行政问责相比,网络问责具有草根性和异体性、低成本与低风险性、突破时空限制的快速扩散性、现实回应性与放大效应等特征。网络问责主要包括网络表达及其输入、网络问责议题的形成、舆论压力的积聚、政府对舆论压力的反应以及政府政策、行动的输出等阶段。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巍青 《南风窗》2008,(11):19-20
行政问责制度不能仅仅只是行政部门内部上级管制下级的手段,它必须回应公众的期待和要求,必须有利于提高政府在公众的公信力,建立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政府问责是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的选民通过直接路径、间接路径和复合路径三种方式来向政府问责。这三种问责路径与西方国家的选举活动和选举制度密切相关,选举对政府问责有着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选举与政府问责的关系对我国的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问责制度的完善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徐小琪 《法制博览》2013,(2):189+122
我国正处在环境敏感时期,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本文以四川省什邡PX事件为切入点,试分析现行环评制度中的缺失与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被问责官员在短时间内纷纷复出,暴露出了我国问责复出机制上的失范问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它弱化了党的执政能力,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使问责制面临合法性危机,影响社会和谐。造成复出机制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端正问责目的、健全官员复出机制和完善官员复出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屡屡发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者,作者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还不完善,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实务角度出发,结合案例与实践,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法律援助制度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以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见死不救”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尤其是2011年10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一桩桩见危不救的冷漠事件,一次次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见危不救”是否入罪的争论屡屡被推向高潮,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关注孩子、珍爱生命,让未成年人远离危险,已经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但为什么未成年人意外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尤其是有些明显不应该发生的事故仍呈现多发性倾向呢?看来确实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行政体制变革的推进,现代意义上的官员问责和监督制度正逐步建立起来,做官的风险越来越大。最近几个月,执政党连着发布多份与党政领导干部有关的规定,包括《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  相似文献   

16.
读者寄语     
《南风窗》2003,(24)
以人为本 回顾2003,大事不断,线索可合归于“人本”精神。 令人振奋者,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除旧制之陈弊,制定体现人本情怀的法规政策。非典后期,政府实事求是,显示实施官员问责制的魄力和向人民负责的态度;对361潜艇事故的处理,表明问责不避军方;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开启了我国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大门,全国司法公安系统展开一系列纠正行政执法错误  相似文献   

17.
杨伟荣 《法制博览》2013,(11):181+103
现实生活中各界对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作为违法往往不能有效区分,造成了现实社会中行政不作为违法现象的增加。本文将主要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产生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有效遏制我国行政不作为违法的行为发生,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8.
政情     
《南风窗》2014,(13)
<正>最高法纪检组长不兼任其他职务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对不抓不管导致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或对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不制止、不纠正、不报告的,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纪检组长在党组中不分管其他业务工作,不兼任其他职务。支持纪检监察部门把工作重心转换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  相似文献   

19.
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的第一道工序,在犯罪发生后侦查人员首先进行的就是对于犯罪现场的勘查。在当前我国公安实践中在现场勘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侦查监督问责制度尚未合理构建,使警察在犯罪现场勘查中没有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20.
甄静慧 《南风窗》2010,(7):68-69
对于已经出现的地方政府种种违规申贷、违规担保行为,是仅限于亡羊补牢,看在"非常时期"的份上点到即止甚至既往不咎,还是秋后算账,随审计结果展开大规模的行政问责,以儆效尤?中央政府对此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