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南方民族土司的国家认同具有历史的典型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唐崖土司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章以方志、家谱和民间传说资料为基础,挖掘唐崖土司田氏夫人文本材料中体现土司国家认同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南剧《唐崖土司夫人》既是一个现代文本,也是一种遗产开发,其在继承传递历史文本的主要信息的同时,进一步表现了土司国家认同、族群认同以及现代人本精神追求等时代价值.文章进而对土司遗产保护开发作了探讨,提出要注重遗产历史语境,尊重遗产历史内涵;注重遗产开发的现实语境,发掘遗产时代价值;并对遗产开发中的活态保护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彰显和集体记忆的栽体,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财富的象征和文化涵养的重要体现。德国在处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问题上有着自己的成熟做法,即可靠的法律保障、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保护取向。4月上旬,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将对《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草案)》进行立法调研。德国的这些做法或许可以资鉴于我们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城[2015]190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为建立健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机制,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工作,加强保护管理,我部制定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  相似文献   

4.
吴晨 《北京观察》2022,(2):60-61
建议强化中轴线空间结构序列,展示恢宏的都城建设理念,重塑轴线空间的整体性。恢复重要的中轴线遗产元素,形成重要场所再现,形成新旧和谐交融的"整体性"中轴秩序。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历史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重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轴线申遗工作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新时代北京中轴线,应充分体现人民性价值,保持特有的风貌与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陈眉江  张辉 《创造》2007,(10):50-51
城市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云南特色城镇所蕴含的地缘特征、文化意识、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维护云南独特文化身份的根本.从云南省现阶段特点来看,云南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建立城市遗产信息库,建立名城名镇保护体系.当下,尤其是云南省的情况是其保护体系有名录而弱内容;因此,对其相关信息库进行构建,是我们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有效而系统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胡英盛 《前沿》2009,(13):185-18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比较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及其今后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周林  过伟敏 《求索》2015,(2):71-75
立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时期的建设要求,以国内外景观艺术遗产保护与管理理论作为宏观的研究背景,结合历史维度下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从城市化背景下环境与遗产资源管理整合、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联、可持续设计策略三个层面对红色艺术遗产管理与传承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溶解碎片化的视觉符号,建立具有红色艺术特征的城市整体形象、维护和强化红色艺术遗产生态结构的稳定性、重视"红色记忆"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弘扬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一、新的历史机遇期的国家战略选择 (一)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意义重大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时机很好,立意很新,意义很大,目标很高,底气很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仅是北京的事,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事.建设世界城市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特别是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性关键时刻提出来的,它不仪是北京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欧阳坚 《创造》2004,(9):13-14
据旅游界有关权威机构分析,丽江目前已成为全国主要旅游热区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一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是世界自然遗产-一三江并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较高等级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3,(6):4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丽江,誉满全球,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欧洲游客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入居环境优秀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等荣誉于一身。  相似文献   

12.
一个罕见文物古迹的城市是缺乏历史厚重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而一个富含文物古迹的城市却因保护不善使文物屡遭破坏是令人心痛和遗憾的。在城市建设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摆在许多城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拥有众多文物古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在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过程中,也和许多城市一样有过深刻的教训。令人欣慰的是,加强文物保护,发挥文物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让祖先遗产为老工业基地建设增辉,已在各界形成共识。今年9月23日,《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3,(4):4-4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叶玺 《创造》2016,(5):66-67
正既要重视工业遗产对于城市记忆的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个生命如果没有记忆,人生将有很多空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必将留下太多遗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日趋迅速,大批老工业企业搬离市区或拆迁改造,留下诸多工业遗产。少有人意识到,老厂区所承载的历史价值远远超过土地本身。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科学价值,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城  相似文献   

15.
谢禾生  王鹏 《人民论坛》2012,(26):186-187
世界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诞生于新余,给新余留下了宝贵的"天工文化"遗产。"天工文化"是用城市主题文化理念提炼出来的响亮的城市品牌,是最符合新余城市精神的、最具有发展力的城市品牌。新余城市主题文化建设要将天工文化全面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当中,整个城市系统都应围绕天工主题文化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16.
许伟 《北京观察》2010,(7):24-26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地上文物十分丰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物遗产,是建设"人文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重要内涵,对于增强北京发展的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独特作  相似文献   

17.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18.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城市居民的城市文化认同,从加强文化价值观、城市制度和组织管理认同三个角度来促进城市共同体建设,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分配均衡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参与程度来发挥其建设世界城市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形态和功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建设"智慧城市"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建设"智慧城市",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提出的重大战略。本文全面解读了人文城市理念,并运用人文城市理念来观察、阐析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个重大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以及特色元素与共性要素等结合上提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