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忠  刘路 《传承》2013,(12):30-31
长征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和艰难的内外环境之下,为准备全面抗战发挥了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迎接全面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根基,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郭秀翔 《前进》2013,(12):27-29
毛泽东同志一生曾两次踏上三晋大地。第一次是1936年2月,毛泽东亲率红军东征,进入山西,为抗战爆发后山西抗战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精心部署了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山区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具体部署和指挥了解放山西的一系列战役。1948年3月,他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第二次进入山西,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进行全面的民族战争。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它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基本路线。抗战时期,中共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大力开展了争取国民党进行全面抗战的活动。1938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公然宣称“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加紧了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同时以主要兵力投入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蒋介  相似文献   

4.
《前进论坛》2009,(7):56-57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拉开了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解委会”鉴于形势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于1938年3月在汉口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广东组织的丘哲、李伯球、郭翘然等出席会议。会后,广东组织决定由李伯球、郭翘然、陈卓凡负责,为争取全面的持久抗战而开展军事行动;丘哲则留在武汉军委会政治部任设计委员,与叶剑英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及各方面爱国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发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1937年9月29日,针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人民起来抗日进行种种限制,为敦促国民党彻底改变片面抗战路线,实现全面、全民族抗战,毛泽东发表了《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文章肯定了国共两党合作产生...  相似文献   

6.
《广西抗战纪实》一书首发式隆重举行8月11日上午,广西党政军各界聚集广西军区礼堂,隆重举行(广西抗战纪实)一书首发式。(广西抗战纪实)是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广西军区政治部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编写的,全书以纪实手法,全面、真实、...  相似文献   

7.
屈锦娟 《黄埔》2007,(5):12-12
今年是七·七抗战全面爆发及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中,广大黄埔师生和全国人民一道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无论是在神州大地,还是在异域他疆,每一处战场都留下了黄埔将士的身影,都洒下了黄埔将士的鲜血,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战争奇迹,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  相似文献   

8.
黄幸强 《黄埔》2007,(5):14-14
“八·一三”淞沪抗战具有四项特征:一是,战役长达近四个月之久,有足够时间将周边地区的战略物资和上海工厂设施主动后迁,对抗战的长期坚持有重要影响。二是,适时修正了全面抗战的战略指导,迫使日军追随我们的意志,将原来南北的作战线改变为东西,达成了用空间换取时间的部署;  相似文献   

9.
刘岩 《前进》2005,(7):19-22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众所周知,八年抗战中存在着片面抗战与全面抗战的两条抗战路线。片面抗战即政府抗战,全面抗战即全民族抗战。政府抗战的第一枪在卢沟桥打响,而全民抗战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似乎尚无定论。抗日战争是一场弱国反抗强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然而,面对强敌肆元忌惮的侵略,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同舟共进》2010,(3):41-46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我们切勿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不只是8年全面抗战,而是包括局部抗战在内的14年。在记住“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同时,请勿忘记“一·二八”那段残酷、艰难的历史,请勿忘记“一·二八”抗战中的无名英雄和闪光细节。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5,(9)
<正>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湖北是遭受侵略的重点地区,湖北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面抗战初期,湖北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下,湖北军民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诗篇,为迎得全国抗战的战略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留下了众多抗战历史档案资源。据湖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月蒋介石蓄意发动的皖南事变,使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全面分裂走向,全民族抗战陷入空前黑暗的时期。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解决皖南事变对国共合作乃至全民族抗战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坚定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周恩来同志肩负着党中央的委托,领导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重庆,以自己高超的斗争艺术在党的统战工作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一借着身处国民党心脏地带的有利条件,周恩来同志运筹帷幄,同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正面交锋。他坚持原则,机动灵活,充…  相似文献   

13.
1937年12月首都南京失守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对日军事抵抗,蒋介石针对全面抗战以来,尤其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中军队暴露出来的各种弱点和缺陷,在对军队的一系列讲话、训词和指示中反复阐明民族精神、抗战精神以及各种纪律,组织和指导将官训练班、军官训练团的教育和训练,并在军队幕僚制度、激励制度和抚恤制度等军队现代化制度建设方面付出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政府军将领和士兵的军事素质及作战能力,为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及以后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正芒 《湖湘论坛》2005,18(5):11-1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整套抗战教育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其核心就是要使教育为抗战服务,不仅积极呼吁国民政府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而且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全面改革旧的教育体制,推行“干部教育重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的适应抗战需要的独特教育体制,谱写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特殊篇章。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众动员和社会改革陈先初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投入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战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指导路线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比较而言,有关民众动员方面的丰富而生动的内容被大大地忽略了。事实上,...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与中国“工合”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合”运动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工合”运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抗战。一、“工合”运动产生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为“工合”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更好地获取海外社会资源,增加抗战力度,中国国民党恢复了在1928年撤销的海外部,把海外部作为海外侨社的主要指挥机构,直接从体制内部增加了抗战政策执行的力度,扩大了国民政府在海外管理外侨机构的力量,成为国民党获取抗战资源一大举措。依据相关文献资料,从制度史的角度,对国民党海外部的历史渊源、演变、机构设置、人事和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抗战时期海外部的恢复,对国民党海外工作的开展、利用海外侨力、扩大组织力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抗战期间海外华侨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奠定了管理基础。海外部加入抗战活动的同时,也将党争带到民族大义上面,消减了部分抗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文化名人绝大多数不愿与日本侵略者为伍。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经过千辛万苦投奔大后方,经历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生活磨难。然而他们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战到底,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彰显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与风骨。此外,他们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全民抗战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对祖国深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抗战初期,抗日救亡的歌声响彻武汉三镇、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始终站在这场抗战歌咏活动的前列,为推动武汉和全国的抗战歌咏活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弘扬抗战精神 促进祖国统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张广芳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面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