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桂萍 《工会博览》2013,(34):23-24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总制定(〈2011年一2013年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提出要最广泛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2012年,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今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十大关键性问题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田 《工会博览》2010,(13):16-18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其中以下十个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关系变革的客观走势已经显现的情况下,有必要考察城乡关系变革的观念上的"临界点".本文通过对2006年7月一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之间虽然存在着结构性的利益矛盾,但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城乡关系变革的"文化障碍"并不存在,缩小城乡差别几乎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从城乡居民城乡关系观念的角度来看,就业制度改革应该作为城乡关系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城市农民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农民工流动仍是以大城市、发达地区为主要目标 ,但也出现了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趋势 ;农民有融入城市社会的趋势 ;有“倒回流”的趋势 ;有犯罪增多的趋势。对于农民工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时期亦如此。能否让农民共享民主革命成果,决定了民主革命能否最终取得胜利;能否让农民共享建设、改革和发展成果,同样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能否如期达到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这也是其赢得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迈向现代化伟大事业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程晓红 《工会博览》2011,(5):106-106
建立乡镇劳务输出平台在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将直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来信     
李熹斌 《南风窗》2014,(5):10-10
观念固然要调整,但是更应反思农村发展过程中,激励和保障机制的薄弱乃至缺失。农村届民增收障碍尚不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仍待提高,面对这样的现实,进城工作的子女成为乡村父母唯一可以利用和依靠的经济渠道,自然“压力山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城一代”承受了城乡发展失衡的成本。城市“反哺”农村,渠道依旧单一,尤其足输入乡村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不足,农民可以利用的增收途径狭窄。于是,“反哺”变成了“自哺”,父母“老啃”子女。要突破这种困境,只有从继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下功夫,让更多现代化的制度、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带动农村进步、农民增收。——《人民日报》2月14日发文评论“老精族”(见《南风窗》第3期《重压下的城市“考嘴族”》)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劳资关系紧张和尖锐对立,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严峻挑战和极大风险。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重视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化解相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扔下锄头,洗脚上岸”,逐步向城市及城市周边工业较发达的地带转移,形成一支巨大的农民工队伍。与此同时,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分析农民工维权工作的基本特点,探讨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春节临近,让农民工兄弟按时拿到工资,安心地回家过年,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会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毕波 《法制博览》2013,(3):149-150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在城市生活中也面临着与他们父辈所不同的挑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应该从改善他0们的境遇出发,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为根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南风窗》2016,(13)
正"1去库存不是让农民工当接盘侠。"——《人民日报》—6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要让农民工当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这显然是一种误读。专家表示,如果只是单一地让农民群体大量买房,则农民的购买力可能会因此下降,买房后会减少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这并不利好经济。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博览》2014,(31):20-21
“参加工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学到知识充实自我,还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和前途。”三环集团员工刘桂凤原来是一名剪花女工,现在已是公司的行政文秘人员。这是北流市总工会服务农民工、为农民工“送培训”结出硕果的一个例子。去年,北流市总工会农民丁培训学校三环集闭培训分校先后培训农民丁681名,免费讲授安全生产技术、陶瓷生产技能、公民道德教育等知识,让农民工感到“很受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农民工侵财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了脱离黄土地的尝试,背上行囊,走上了城市打工者的征程。从此,神州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轰轰烈烈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15.
邓蔚 《法制博览》2013,(9):315+312
长期以来,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不规范,缺乏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屡屡发生,阻碍了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有效的建筑农民工管理体系,提高农民工素质,解决侵犯农民工权益的各类事件发生,是摆在我们企业和所有农民工面前的迫切问题。抱着这个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融合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蕴含着丰富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观来理性思考城乡一体化,对于我们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此,必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困难企业待岗职工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和启动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娟 《工会博览》2014,(19):37-38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实践和发展的产物.企业文化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了过去只重视机械的人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在工会工作实践中深谙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全体员工如何分享企业文化的成果,这要求工会组织要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立足企业的实际,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分享工程的核心,利用工会组织的工作优势,让全体员工共同分享企业文化带来的硕果.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偏向"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早期都曾采用过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城市偏向"在多种城乡制度设计上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因此,必须对户籍制度、农地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秋风 《法制博览》2010,(6):66-67
数月之前,四川遂宁从农民工中定向选拔三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人保部部长尹蔚民则公开支持这种做法:今后,将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这一做法获得广泛喝彩。笔者则有点怀疑:这些农民工有能力担任公务员吗?当然,笔者绝不反对农民、农民工担任官职,此处只想提请社会、政府来考虑,他们进入政界的正路究竟在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