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佚名 《法制博览》2011,(8):54-55
最情色女间谍——玛塔·哈莉 1876年玛塔·哈莉生于荷兰,1897年随其夫前往爪哇,学会当地的巴里亚舞蹈,离婚后于1903年返回巴黎当一名舞蹈演员。她名为“七层面纱”的舞蹈获得了旺大成功在巴黎曾轰动一时,崇拜者一掷数千法郎以求一夜之欢。她的巡回表演使全欧洲为之狂热不已,但她的间谍生涯甚至比她的舞蹈更成功,由于她,法国在一战中多损失了数十万人。  相似文献   

2.
巩雨琳曾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她天生丽质,爱好广泛,从小就热爱学习绘画、书法、唱歌、舞蹈,如果按正常轨道发展下去。她的前程将是一片光明。然而。她的命运在16岁那年出现了可悲转折,这一切都因为她对香港某歌星的狂热迷恋。  相似文献   

3.
路人甲     
麦小麦 《法制博览》2011,(16):80-80
采访一位城中名人,聊到我们有位共同的熟人,没想到他竟然动容:“她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此煽情的话,自然会被我传到她处,谁知道她的反应完全不在意料中,她淡然说:“他?路人甲而已。是不是他的重要他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能够成为名人的确是一件幸福快乐、值得炫耀的事。一旦成了名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原本也无可非议,毕竟对那些名人来说,倘若公众有朝一目不去关注他(她)了,恐怕他(她)的人气也就尽了。然而,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是,从媒体与公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到底应该关注名人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0,(18):68-69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国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6.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1,(4):32-33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圈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7.
谁推她下楼     
徐怀谦 《法制博览》2009,(18):74-75
前一阵子,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一中火了一把,可惜不是因为傲人的教学成果,而是因为学生的不堪重负——名高三女生在老师公布了最新的考试成绩之后从5层高的教学楼跳下摔伤了,另一名高三女生晕倒在课堂上,更早以前,一名复读的学生猝死课堂。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08,(3):42-43
龚自珍是名人,龚自珍的儿子,应该也算得上是个名人,因为圆明园是他引领英法联军去烧的。 龚自珍,又名定庵,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华的爱国诗人,在他的诗篇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但他的儿子,不但不爱国,而且卖国,当时就被人视为汉奸。后人读近代史,知道这个名父之子的行径。无不以败类视之。  相似文献   

9.
示弱教育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世强先生讲《易经》“阴阳八卦”时说,“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阴一个阳”。地靠什么去拉住天?就靠地心引力而已嘛。她不说话,所以你看妈妈就是地,她不说话,爸爸都听她的。你一说话爸爸就反感,你说那么多,你不说我都听你的,很奇怪。因为大地不说话,结果老天都听她的,就是因为她懂得把天捧得高高的——你是天,你是我的夫君——他就做牛做马。  相似文献   

10.
陈泽然 《工会博览》2009,(3):172-174
广州第一家族——高第街许家名人辈出,产生了一批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廖仲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许家与廖仲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崇清既是廖仲恺的侄女婿,也是廖仲恺得力的革命伙伴;许崇智与廖仲恺是国父孙中山革命旅途上最忠实的左右手,许却因为廖案而被逐出权力核心;许崇灏、许济、许崇年这三位将领因为廖仲恺的遇刺而丧失实权……不仅如此,许家与廖家一直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汉娜·比彻在中国不应该是个名人,她仅仅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驻沪记者,但一篇文章却使她搅进了中国这场关于贫富分化的争论之中。 去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汉娜·比彻的一篇文章,这个美国记者在  相似文献   

12.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一场无声的美丽争夺战——“第七届世界聋人小姐大赛”总决赛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大连的26岁聋女鲍庆玲以充满东方古老神韵的舞蹈《化蝶》征服了在场的各国观众,获得世界第七届聋人小姐总决赛冠军!面对台下各种肤色的观众和评委,鲍庆玲和她的指导老师——大连市残联干部刘燕华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她是湖北武汉市的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她叫吴章鸿。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成了一个离异的单身母亲。因为她没有大学文凭,原本在科研单位的她,因单位改制,她一下子便失去了工作,成了一个“自由人”。她不仅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还用顽强和智慧把儿子吴纯培养成才。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1997,(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中国古代的审美观。一位诗人说:自然就是美丽——美丽的女子因为她本身的美丽而觉得快乐,也因为她知道别人目眩于她的美丽而觉得更快乐。而我,做一个呆立路旁、屏息静气的观众,心中那份赞叹也总会让我觉得非常快乐。但是,所有的这些反应,都  相似文献   

15.
祖佳 《法制博览》2009,(19):34-36
赵明诚,因娶了一代才女李清照而为人熟知。在以夫为天的封建社会,男性尊严让他不得不承受着压力,甚至非议。不过,郁闷的事情运不止于此。当一段婚姻是以政治利益为前提的时候,它会因为政治需要大开绿灯,也同样会因为政治需要而亮起红灯。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婚姻就是如此——看似美满,实则暗藏危机。在以父为纲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55岁的林春是一个“地位特殊”的人。身为长江水利委员会文物考古队的总工程师,在工程设计部门的同事眼里,她是一名文物工作者;而在别的文物工作者眼里,她又是一名工程设计人员。林春认为,正因为这样,使自己能够拥有跨越工程、文物两个领域的视角, 来看待大型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  相似文献   

17.
博雅 《工会博览》2014,(31):46-46
每当周五下班,大家都纷纷回家或参加各种聚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活动中心的门口,却聚集了多名等待上舞蹈课的女职工.她们来自华联印刷、总公司等不同单位.在她们中间有一位90后的年轻女孩刘琳飘,是这支舞蹈队的指导老师.别看年纪小,她的专业素质很高,能力也很强,很受队员喜爱.刘琳飘介绍说,这支舞蹈队是隶属于开发区职工艺术团,自己是艺术团聘请的舞蹈老师。  相似文献   

18.
从961名学生发展到3000多名学生,被誉为“实施平民教育摇篮”的重庆市首所农村联招学校——重庆市木洞中学,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崇高的教师。从教20年来,她始终如一地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子女.她如丝丝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百花园地的花朵。她.就是被学生亲切地誉为集“良师”、“益友”、“慈母”于一身的李远梅老师。  相似文献   

19.
正《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里有个"活泼过头"的外婆。或许你会觉得这个没正经的外婆简直太疯癫了,但她却是爱莎心中的超级英雄,因为为了外孙女她不惜与世界为敌。然而有一天,外婆因为癌症不幸去世了,留给了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送道歉信。跟着爱莎的脚步,关于外婆以及  相似文献   

20.
张瞳 《工会博览》2005,(4):38-40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永远牢记着在党旗下的诤诤誓言;她是一名市人大代表,为群众的利益而奔波;她是一名劳模,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她是一名工会主席,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