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直 《法制博览》2009,(24):38-38
阴谋的学名应该是谋略,谋略说白了就是斗争,斗得“文明”一点儿的叫运动,斗得头破血流的就叫事件,斗得你死我活了就叫战争。  相似文献   

2.
山西出煤,出醋,出汾酒,还出晋商,出大寨。 大寨曾经是个神话,但一开始不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斗天斗地,搬山填沟,希望过好日子的想法并不复杂。虽然方式落后一点,但如果因此而去嘲笑这群农民,那就像一个愚蠢的皇帝诧异饿汉“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一样可笑。细说起来,大寨的  相似文献   

3.
笑蜀 《法制博览》2009,(8):39-39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历史时刻,高层公开呼吁不折腾,语惊天下,耐人寻味。 改革前的当代史,大体可以归纳为一部折腾史。总有一种力量让你不能静下来,把你卷入变幻莫测的政治狂飙之中,去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斗到饿殍遍地,斗到冤魂遍野,斗到天怒人怨。大好时光都被荒废了,等到国门大开,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自己的世界真无奈,以至于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这时连“球籍”竟然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展奋 《法制博览》2010,(10):53-53
爱者欲其神,恨者欲其死。什么时候,我们能痛改这样的宿疾呢? 春节去五台山,少不了关注阎锡山故居。故居其实没有特点,小一号的“乔家大院”,而且还破了点,倒是导游的解说“解”得我一愣一愣的:“……阎锡山先生爱民亲民,在他统治山西的一十八年间,山西莺歌燕舞,富比盛世,人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相似文献   

5.
陈桂棣  春桃 《法制博览》2008,(17):24-33
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包拯,大家习惯称他为“包公”。他生于北宋真宗成平二年,即公元999年。他虽为官只是二品,却逾千年而享有盛名。每当世风日下,腐败弥漫,忠贞之士遭受压抑,劳苦大众溺于水火,正气不得伸、有冤无处诉的时候,人民便会想到这位敢说真话、敢斗邪恶、为民请命的著名清官。包公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正直之神”。  相似文献   

6.
被抛入历史的人们——重读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的小说黎湘萍*台湾的“乡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历史”,应该说自赖和的第一部小说《斗闹热》(1926)起,就已经自然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论述的“话语”,却分别集中出现于三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未。作为...  相似文献   

7.
乐朋 《法制博览》2011,(7):52-52
1988年,叶延滨曾撰杂文《笑说茅台不是酒》。当时的一瓶茅台酒售价300元。折算下来,一两30元,抿一口10元,嗅一下味儿5元。老百姓调侃称,“茅台是一级教授”。一瓶茅台的价格等同于一级教授的月薪,所以说,茅台不是酒了。 一晃20多年过去,现在茅台酒价格几何?今年初贵州茅台酒公司决定产品出厂价平均上调20%之后,市场上一斤装的53度茅台酒,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的广州,市面上流通银元(俗称“白银”)。有一种最细小的币值,面值为五仙(五仙以下为铜币,称作“铜仙”),广州人习惯称它为“斗零”,为什么呢? 原来,过去黑社会秘密组织甚多,他们都有内部独有的语言,即“黑话”,其实是只有他们圈内人知晓,其他人不知所云的隐语。其中代表数目字的隐语,自成体系,习惯以“元”代一,以“辰”代二,以“斗”代三,以“苏”  相似文献   

9.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建党80周年的时候,老区百姓们最为敬仰的人,是那些克尽厥职、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群众与天斗、与地斗,改善生存环境,过上幸福生活的共产党干部——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10,(15):31-31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绛州(今山西河津市)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因终生喜穿白袍,故有“白袍将军”之称。他为了保卫大唐社稷,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一貌退万敌”、“良策息干戈”、“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等赫赫功勋。其撰写的《周易新本古意》,是世界最早以辩证法论证兵法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江德斌 《法制博览》2011,(12):57-57
河南内乡县,有座被称为“全国县衙惟一的历史标本”,又被称为“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内乡县衙”。它和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县衙内张挂在各个建筑物上的对联。  相似文献   

13.
读者     
《南风窗》2006,(22)
山西转型:神赐天粮与魔鬼粪便的抉择!山西的煤点亮了别人的灯,何时才能照亮自家的前路?山西转型之惑,其实是这个时代一个具有普适和标本意义的困局。在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之下,不论是山西还是其他任何地区与城市,在经历以能耗、环境等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非理性发展之后,都共同面临一个转型之惑。只不过,这种困惑在山西这个老“能源基地”身上体现得比较集中、突出和激进而已。通读上期“独家策划”可以看出:煤,对于力求转型与突破的山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种资源优势,既是自身发展的“护身符”,更可能是制约转型进程的“紧箍…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11,(1):1-1
“王子安就是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子安是其字。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亦称“初唐四杰”。  相似文献   

15.
甄静慧 《南风窗》2014,(26):46-52
颁奖词: 彼时在云南官场上,和位高权重的白恩培明刀明枪对着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杨维骏从2001年的当面提意见,到2013年向中纪委“告状”、网络实名举报,从苦口婆心到疾言厉色,这位曾任省政协副主席的耿直老人与白恩培斗了十多年,终于将白扳倒。  相似文献   

16.
孔亮 《法制博览》2011,(3):79-79
今年第1期上的《解放太原时的阎锡山与“五妹子”》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单对他与“五妹子”阎慧卿之间关系语焉不详,给人以阎慧卿似乎是阎锡山的情人的感觉,我这里加一说明:  相似文献   

17.
“发财”可能是近年来最幸运的词儿。记得“文革”时期,“发财”是贬语,等同于资产阶级思想;所以,写文章、讲话,都谈“财”色变讳莫如深。谁说要“发财”,那就要批倒斗臭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  相似文献   

18.
“千亿融资计划”与组建晋商银行背后,因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资源大省山西正迎来“投资大跃进”时代。2006年7月25日,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率领庞大的山西招商团前往香港,并在香港展览会议中心举行了2006山西(香港)投资洽谈会。其间,于幼军还相继拜访了李嘉诚、李兆基、曾宪梓、郑裕彤等工商巨子。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3):45-45
康熙在位61年,一生经历无数次地震,其中七八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五六次: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679年京师8级地震;1695年山西临汾8级地震;1709年宁夏中卫7级地震等。特别是1679年9月2日的京师8级大地震就发生在“皇城根儿”边,地震波及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六省,受灾200余州县。“声响如奔车,如急雷,昼晦如夜,  相似文献   

20.
于小英 《工会博览》2014,(27):36-36
1969年3月,刚满16岁的我为响应党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跨出校门,登上西去的列车,来到山西宁武建筑工地当上了一名钢筋工。宁武地处山西北部山区,冬季异常寒冷,夏季气候多变,恶劣的自然条件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对我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工作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