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秦京 《工会博览》2005,(4):12-14
商家节假日商品促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中,“打折返券”,“买一送一”等销售策略.往往隐藏着一些商业欺诈行为。那么,“打折返券”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2.
商家节假日商品促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中,"打折返券"、"买一送一"等销售策略,往往隐藏着一些商业欺诈行为。那么,"打折返券"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3.
夏红 《工会博览》2004,(2):71-72
二、黄金周 商家金街大比拼 白云商厦店庆,离春节黄金周正好一周。在白冬雪的提议下,决定提前一周在腊月二十三开始打折促销——真情回报顾客。具体方案是全场8折连搞7天。根据损益共担的原则,为了减少供货厂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我们身边,在孩子们心里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而在商家眼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零售商铺,早早地就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使孩子心动,让家长行动。事实也证明,家长往往在这个时候更容易为孩子倾囊,但事后发现所买的东西不仅贵,而且没什么实际用处。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过六一呢?花多少钱,怎样花钱,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5.
回顾2011年的世界大势,似乎可以用一个“变”字概括。从年初的所谓“阿拉伯一北非之春”,到“印度之夏”、“华盛顿之秋”,再到所谓“莫斯科之冬”,国际政治格局在变;美国经济挣扎复苏,欧债危机深重,金砖国家未雨绸缪,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亚太和东亚国际关系也在酝酿重整;中美关系面临重新定位……那么,应当如何评估世界变局,如何观察在此变局之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走向呢?  相似文献   

6.
你啥都不是     
李海鹏 《法制博览》2011,(12):61-61
作为一所破大学的毕业生,我始终对耶鲁和斯坦福之类的很感好奇,除了常春藤缠绕在老房子上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退而求其次,北京有几所有名的大学,每逢去办什么事,我就观察一番,有两个印象,一是女生没我们学校的风骚,男生也没我们学校的“流氓”;二是孩子们看起来很有朝气,虽说为就业忧心忡忡,仍有清新又华丽的自信之态。不像我们当年,印堂发黑,满面颓丧之气。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还不去听英语!”妈妈又对着我大声地喊道。“听什么听啊,我今天不是已经听过两遍了?”我厌烦地反诘。“听过两遍就不能听了?明天就要考试了,多听一遍会死吗!”妈妈有点被激怒了。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五一小长假的脚步日益临近,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打出促销的节奏。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在选购时有哪些不得不防的陷阱?市民在游玩、饮食消费方面又该留意什么?这期,小编带您识别陷阱。"买满就送"暗藏玄机有的商家推出"买满2000元就送"的活动为例,其操作手法可能是:消费者在购买标价  相似文献   

9.
优伶旧事     
侍读学士纪晓岚有次大概喝了二两酒,看到乾隆一次又一次下江南烧钱“画圈”,就壮着胆子想做“忠臣”:“江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济之。”领导要到祖国大好河山去,你都饶舌?乾隆就大怒:“朕当汝以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老纪吓得脑门都冒细细汗了,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5):26-26
人们在形容不正派、不正经的人和行为时,往往习惯用“不三不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三不四”的“三”和“四”又究竟指什么?且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9):14-18
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县大桑洛墅)人。那么,他为什么又姓起“东方”来呢?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真是“有娘的孩子像块宝,无娘的孩子像根草”,无法养活他的父亲,只好把他扔出家门。当邻母听到婴儿啼哭声将他抱回来的时候,正值东方发白,于是便取姓“东方”,  相似文献   

12.
郭建 《法制博览》2008,(15):53-53
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有位名叫邬思道的“绍兴师爷”。有一天邬师爷问田文镜:“大人,您是想当一名有名的总督呢,还是想当一名平常的总督?”田文镜答道:“当然想当有名的总督啦!”邬师爷于是说:“大人如果想当有名的总督,就请放手让我行事,您不要干涉。”然后,他替田文镜起草了一份奏折。不让田文镜看半个字,连夜誊清密封,差专人送到北京。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博览》2013,(30):40-40
中国人民银行上月正式发行了面额5元的“和”字书法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一些媒体报道,发行当日,市民兑换“和”字币的热情高涨,各家银行网店的纪念币在几个小时内就被疯抢一空。在兑换纪念币的人中,大多数人是抱着投资的心理,希望今后升值。只有很少数人纯属个人爱好,用来收藏,或是准备拿出去花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呢?您觉得这次发行的纪念币有足够的升值空间吗?  相似文献   

14.
慈禧陵寝的正式名称叫“菩陀峪定东陵”。为什么出现这么复杂的名称?清制,皇后陵的名称是根据皇帝陵名来确定的,其中第一个字与其丈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相同,第二字根据其丈夫陵的相对方向而定。慈禧的丈夫成丰皇帝的陵寝叫定陵,慈禧陵又在定陵的东面,所以叫“定东陵”。可是,咸丰皇帝的另一位皇后的陵寝——慈安陵也是在定陵东面,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定东陵:为了便于区别,就在二陵名前面分别冠以地名。慈安陵位于普祥峪,所以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位于菩陀峪,所以就叫“菩陀峪定东陵”。  相似文献   

15.
“父”这个字,按语言学家的分析,是个象形字,像人持杖之形。大概不持杖教训儿女的,便算不上“父”。不是有旬时髦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吗?那是非常正确的。移用至家庭关系中,儿女的年龄永远落后于老爹岂有不挨打之理?  相似文献   

16.
林仕谋 《法制博览》2011,(15):68-69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众,可以想象。那么,她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对这个神秘的“禁区”,随意杜撰,造出许多不近情理而又离奇的故事来。有的说,皇上每夜都要“召幸”一位后妃,要召某妃侍寝,由太监背着或抬到皇上下榻处侍寝,也有的说皇帝人寝被角不裹,被召幸的妃嫔脱光衣服后,就从脚下爬进去等等,这些都是不近情理,凭空臆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相似文献   

18.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8,(17):22-22
“持久战” 甲午战争开战之初,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指导方针,而在中国方面,主战的帝党也想一战而屈人之兵,速战速胜,就双方实力来看,帝党显然过于乐观了。以已之短攻人之长,失败自然是难免的。当时,刘坤一即明确提出:“‘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而张之洞则分析得更加清楚:“倭寇止有此数,中国甚广,岂能百道并攻,悬军深入?  相似文献   

19.
张之轮 《法制博览》2008,(20):54-54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中提到,蜀汉派使者赴吴,吴臣薛综拿蜀使(张奉)开涮。薛综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狷),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这位蜀使亦是愚笨得可以,还傻乎乎地问:“那么,你‘吴’字又当何讲?”薛综应声答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三国志》“吴书八”记载了此事。这位蜀使真是窝囊。便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是蜀汉大臣难倒吴使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话中,骂人最厉害的当数这“王八蛋”了:因为这三个字不但骂了你本人是“王八蛋”,还骂了你父母是王八,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狠毒下流。那么,为什么“王八蛋”是骂人,而其他动物的蛋,比如鸡蛋、鸭蛋,甚至其他爬行类动物的蛋,比如蜥蜴蛋、蛇蛋……都不是骂人的话呢?王八究竟怎么得罪了中国人,居然成为这么恶毒的咒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