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莲 《前沿》2011,(9):168-172
生态安全与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人类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是相互交织并相互依赖的,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石,和谐社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持续发展,需要确立自然—人—社会的复合大系统观,确立全球性视野,确立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如松 《人民论坛》2012,(33):58-59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2处),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过去的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现今的人的生态、系统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为载体,同时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这样做的根本理由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不会因人同时需要靠实践生存而改变;人与自然关系恶化是由对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正确、生产力还不完善、生产实践还不够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只有从维护这个复合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出发,发展生态生产力,使生产实践更加合理化,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包毅 《淮海论坛》2010,(1):8-1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观是相互契合的。在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解决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社会在良好的自然基础上持续发展为宗旨。都将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共存共荣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发展。在处理当前与未来、今人与后人利益关系要求公正、公平的原则。把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矛盾与利益加以整合.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的行为。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社会发展在“生态一社会一经济”这个统一的大系统中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龙川 《当代广西》2006,(22):43-43
建设“生态广西”是建设“四个广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建设“生态广西”,笔者的理解就是要求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所谓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我们讲生态,自然指的是地球生态。地球生态包括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两大系统。陆地生态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了林地、河流、草原、湿地、沙漠、湖泊、农田等多种组成部分,但必须强调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库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处理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的退化。事实上,由于坡耕地上的不合理农业耕作,库区生态系统已有很大程度的破坏,如森林覆盖率的大幅度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合理等。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形成大面积的水陆交错带,这将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如不合理地开发,极易加剧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库区生态经济脆弱带的特征库区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的意志为主导,为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目的而形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库区生态经济脆弱带具有以下特征: (一)库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典型的经济脆弱带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基础保护战略的理论思考王申堂农业生产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过去我们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是对农业经济系统而言的,不涉及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维系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系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改造城市水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普通百姓的长远利益。然而,国内不少城市在对城市水系进行改造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肆无忌惮地向城市的生态之魂开刀”,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一是大量填埋城市的河、海、湖来造地、修路和盖房。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现代社会谋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模式。它所追求的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文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和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生态价值现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大规模城市投资建设和大规模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人文生态建设。进步的、科学的人文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引导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地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被简单地归因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或自然生态学问题,也不能被视为由若干独立系统结合而成的复合问题,而应该正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总体性与复杂性。从治理的角度讲,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来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多中心场域治理困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人类和自然依存、共生的复杂巨系统,若要维持这一巨系统的稳定运转,就需要将人类实践行动与文明进步同自然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同步,积极探索一种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总体性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关区  天莹 《前沿》2013,(3):162-166
草原生态系统,是在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存在的、具有特殊规律性的运行系统。草原生态文化,是长期以来草原氏族、部落、民族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创造并传承的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法律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有机结合的总和。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草原上世代生存的人们是草原生态文化孕育、传承与发展的主导。草原类型及其草原生物、草原环境等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文化的光辉灿烂、丰富多彩。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与草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2.
徐岩 《前沿》2010,(15):159-165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自然——经济——社会——人”这个复合系统持续、协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生态安全的社会,而目前我国生态安全正面l艋着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的威胁。因此,研究生态安全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和优化社会关系、完善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保障人类的发展安全与世界和平等方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义明建没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红梅 《政策》2013,(6):70-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资源同人口增长、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例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向绿色循环产业转型升级等。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生态管理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复合生态学原理去协调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通过系统管制、诱导、协调和监理,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自然和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1])。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产业、居住、改造、环境、交通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城市生态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特色鲜明,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色空间的开拓方敏子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地球生物圈中独特的"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其中人类的活动居统治地位。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变过程──即由自然生态环境向人工环境转化,由绿化田园环境逐渐变为人...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视阈中描写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在表现由于伦理选择而形成伦理困境并进而导致伦理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的生命寓于自然,人的终极存在就是与自然融通的伦理诉求。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把书中的世界描摹成一个"人-自然-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协同进化的情形,真切地反映出人类的道德关怀向自然界扩展,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微妙的辩证法扩大了边界。人-自然-社会三者错综交织,彼此隐喻,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叠,小说《呼啸山庄》于是成为一个显性的生态共同体,其中不仅有爱恨情仇的伦理纠葛,也有呼之欲出的深层生态伦理自觉。这种生态自觉在艾米莉的诗歌中也随处可见,比美国生态学先驱利奥波德提出生态共同体的概念早了一百年。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这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平衡发展,从而共同促使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使城市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的资源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唐泽斌 《世纪行》2013,(2):20-22
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抢抓重大机遇、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