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妇女劳动边缘化、妇女商品化、妇女婚姻生活搁浅、弱势女性群体问题凸显,妇女的合法权益时有受到侵犯。这些新问题的产生表明,现阶段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实际地位仍与男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成为事实上的真正平等。现阶段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分工的大众文化心理积淀、阶层分化的影响、现代科层制认同传统性别歧视意识等。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现阶段我国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和实质,将…  相似文献   

2.
彭玉 《中国妇运》2002,(1):30-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状况明显改善,妇女地位明显提高,男女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广大妇女的聪明才智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传统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  相似文献   

3.
睢雪 《中国妇运》2003,(2):35-36
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应该说让妇女平等参与,让妇女自身价值得到平等实现,让妇女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让妇女在家庭中得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既是社会发展和家庭进步的推动者又是享受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一位瑞典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妇女要为自己的权利站起来,如果不是这样,别人就会站在你身上。”每一位妇女都不会希望有人站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何为妇女的权利?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4.
妇女解放是要使妇女从被压迫、被剥削、被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妇女从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获得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这五方面实现男女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妇女的解放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彻底铲除剥削、压迫妇女的男权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第二步是废除土地工厂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中国妇女已基本取得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在第二步取得了开拓性的成绩。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申逐步解决,以最后实…  相似文献   

5.
丁慧 《长白学刊》2012,(5):134-137
性别平等问题是考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这就需要把男女两性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把握男女两性问题的特殊性。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男女两性在其中得到的收益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女性的社会解放以及与男性享有同样平等发展机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男女平等"被误读为"男女等同"。两性平等应该包括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和协调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职业女青年生存状况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绝非一朝一夕的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城市职业女青年的生存状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职业女青年的价值观。尽管与其他群体相比,职业女青年的价值观有着明显的特点,但她们价值观的基本倾向与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在人生观体系中积极的因素是明显的,但同时对人性自私的方面强调较重,对人生的奉…  相似文献   

7.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是一代伟人提出的口号。然而,真正实现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恐怕还是近10多年的事。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异军突起,全国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就有3000多万人,而妇女就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她们  相似文献   

8.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是一件令人瞩目和高兴的大事,对提高妇女地位、增进各国人民特别是妇女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将具有重大意义。人们,特别是妇女,企盼平等、发展与和平。生活使我们认识到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男女在尊严、价值、权利、机会、责任诸方面实现了平等,就可以促进发展与和平;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全面发展,则将有助于确认她们的平等权利,发展是实现平等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国际国内和平的环境中,才能充分有效地维护妇女的权利。社会主义中国为实现妇女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指出男女两性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与差异等。报告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杜万华 《中国妇运》2012,(Z1):32-34
伴随着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妇女自身的解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妇女取得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权利,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运用这些权利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婚姻法的发布,彻底砸碎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婚姻制度,中国妇女真正获得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权利,一夫一妻制在中国真正得以实现。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干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特别是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2.
妇女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自然有其规律性,研究妇女运动,有许多理论和分析方法,笔者仅从经济学角度做一些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现象最本质的决定因素,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男女不平等的关系就像其他形...  相似文献   

13.
王进 《中国妇运》2009,(5):26-29
伴随着成都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比较充分就业逐步得到实现。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妇女就业状况的改善是成都市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横切面,也为衡量成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5,(5):7-15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13,(10):8-10
一、要在保障妇女基本权益上着力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既关系到妇女自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妇联组织一定要把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维护妇女三方面的权益:一是维护妇女政治权益。我国法律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参政议政权,妇联组织必须依法维护妇女在政治参与、民主选举、社会管理中的政治权益。比如在女干部配备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等方面都有政策规定,妇联组织要鼓励妇女参与政治、了解政治,依法维护妇女的政治权益。二是维护妇女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05,(10):12-18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5月21-23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在京联合举办2014年年会暨"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研讨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出席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宋秀岩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甄砚作会议总结,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谭琳主持闭幕式。陈至立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充分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的讲话精神,正确理解新时期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的关系。妇女的解放、妇女的经济独立和妇女的发展及性别平等是家庭和谐的基点,要大力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倡导男女两性共同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平等参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培养选拔女干部政策措施评估和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政策措施中,针对妇女的倾斜政策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别敏感,对在新时期促进妇女参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某些带有一定性别盲视的政策或有歧视后果的政策对妇女参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女干部政策进行回顾和分析,是克服性别盲视和使政策趋向更为平等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江泽民在庆祝三八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公有制的建立,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