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张云泉有句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话颇有哲理。前句意思不难理解,“做人必须像人”就是做人要讲人性,要有起码的良知、尊严和道义。而“当官不可像官”呢?恐怕这就难理解了。在某些人看来,当官要有官样,出门宝马香车,说话拿腔拿调,下  相似文献   

2.
做人与做官     
有人说,做人有“做人之本”,当官有“当官之道”,二者不是一回事。其实,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做人”与“做官”是统一的。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当然,好人不一定能当个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 好人的标准不是严格统一的,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心地善良是好人,为人正派是好A,乐于助人是好人……。毛泽东同志有一段著名论述,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应该是共产党人做人的基本标准。 “官”是什么?“官”首先是人。党和人民给与他一定…  相似文献   

3.
做人与做官     
做人与做官穆少波俗话说: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古往今来,好人很多,一般来讲,对父母能孝,对朋友能义,对国家能忠,对师长能尊就是好人。但做官就不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就要为群众办事。那些当...  相似文献   

4.
"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显然是用来评价领导干部的专用语,既可以对一个好领导定性,也可以对一个不合格干部定性。"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老百姓用它来评价那些没有"老爷"气、没有官架子、没有官派头的人民公仆。像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和李润五这样的好干部,老百姓就曾经用"当官不像官"去评价他们。因为他们从未因为头上戴了顶"乌纱"便官气十足、搞特殊化、将自己凌驾于百姓头上,而是永远将自己视为沧海里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身负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然而,由于现行干部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官职上依附着巨大的福利和特权。但辩证法告诉我们,风险和利益是同在的。于是,不时听到有官员感叹:官道难,无处不风险!有人概括为当官十难。一曰“暗箭难防”。做了官,求你办事的人纷至沓来。一些人挖空心思,寻找突破口。你爱钱,就送来“红包”;你好色,就送来美女……防不胜防。二曰“良言难闻”。做了官,众人都看你的脸色说话,说的都是好听的温暖人心的有“按摩”作用的话,诤言实话很难听到。三曰“挚友难交”。做了官,大款富商不离身旁,…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好官形象是怎样的?在调查了300余名在校大学生后,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看来,现阶段一个好领导、好干部的素质主要涉及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工作作风、知识能力、道德品质、个性修养等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观点: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认为,一个好官,就该首先能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他应该是“三个代表”忠实的实践者,不谋私利,能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廉政瞭望》2006,(11):60-60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男人爱当官乃是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丛林法则就是这样,当了老大就能获得一切:食物、异性……以及某种让人受用的孤独感。当官是门学问。写了官场小说《国画》的作家王跃文,有次去开笔会,别的作家的房间都冷冷清清,就他门庭若市,大小官员们围着他,向他讨教为官之道。王跃文俨然一个官场师爷。不过,说到底,他终究是一介书生,即使在小说里把官场写的明明白白,那些招数放在现实中是否管用,也很难说。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若有人专门来做为官之道的培训,应该也是一桩不错的生意。男人之难,从官场上也可窥见一斑:当不了官,难…  相似文献   

8.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10,(4):26-26
在座的学员都是领导干部,老百姓把我们叫做“官”。从本质上说,官是责任。对当官的来说,做官、做事、做人三者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课题,想明白了、实践好了,我们才可能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官”。  相似文献   

10.
所谓“做官难”,大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想做官而不一定做得成官。所谓“难做官”;另一层则是想做好官而又不容易成为好官,所谓的“做官难”。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七品芝麻官”唱出了一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曾大受欢迎,广被引用。如今冷静想想,实在令人脸红。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度里,舞台上的一个封建官吏那样一句格调不高的唱词竟致举国倾倒,真是不该啊! 诚然,比起当官只为榨钱财,不管百姓疾苦的行径来,当官能想到百姓,遇事敢于为民作主,是应该受到赞扬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官长”却绝不能拿“为民作主”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纲领”;社会主义的人民,也绝不应拿“请官作主”作为自己对干部的唯一祈求。封建时代,官  相似文献   

12.
当官莫上瘾     
何为官瘾?近日在某刊物上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某科研单位。“书呆子”们深感搞科研难,因为管科研的不懂科研。一位研究人员悟出一个道理: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搞科研,首要的条件是权力。于是他极力恭维、巴结领导,目的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搞科研”。后来他果真当上了处长,理应该运用权力好好地搞科研了吧?然而过不久,他就发现改造自己竟比改造环境更难了:喜欢听顺耳话,喜欢发号施令,一天不参与社交活动心里就空荡荡。这不,上瘾了。当官上了瘾,心态就老是正常不了。这种人没当官的时候想当官,官当上了嫌官不够大,官大了点还想…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2,(5)
在新城子区,我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如何对待这个“官”字,我觉得“官”不是荣耀,不是享受,更不是权势,而首先是一份责任,是多担责任,多干工作,多做奉献。除此之外,我们当官还有什么意义呢?去沈阳参观廉政展。我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带头勤政廉政,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不变质,不变色。(这样,)党旗才能永远飘扬,高高飘扬。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心情无比激动,又无比惭愧。你为党做了多少工作?你为人民办了多少好事?你为政府排了多少忧?你为人民解了多少难?没有党,没有人民,没有同志…  相似文献   

14.
石文 《党课》2014,(15):82-82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好官、清官、廉官。他们心系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恪守自己的官箴、官德,勤政、廉政,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6):18-19
人民公仆不能没有公仆意识。具有坚定的公仆意识,把自己设定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便能少为自己谋利益,不跑官、不要官,一心为人民谋幸福;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2,(5)
当官还是难点好眼下,差额选举、公示制度、末位淘汰、引咎辞职……这些旨在约束和规范干部行为的制度正在不少地方大力推行,照一些人的话说就是:“当官越来越难了。”说“当官难”,一方面是现实中存在着诱发腐败的因素,为官者不得不时常经受权力异化带来的利益的考验。另一方面是党和人民不断严格的要求,即制度严了,监督多了,腐败的成本、风险大了。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还是难点好。(姚晓则)难道不该追究渎职罪据报道,广州市最近通报了该市清理一批领导干部借用公款及利用职权将公款借给亲友、个体户经营长期不归还的情况。然…  相似文献   

17.
热词     
《廉政瞭望》2011,(7):11-11
“官念” 顾名思义,就是当官的念头。“官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是有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的。它的危害在于,让信奉的人要做“官”,不肯做公仆。这种想法和追求也许一时得逞,但是风光短暂.从总体上看是没有前途的。抱住“官念”不放,留下难成好干部,外调也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文中所述,不是形形色色的挥霍浪费的败家子,就是不愿付出的懒汉懦夫,那人民要这样的官何干?这样的官当政,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岂能好焉?这样的官也许一时能当政,但迟早会被人民所唾弃。还望为官的读者能对照并改之,以造福一方为好。  相似文献   

19.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奋发向上,是人的天性,更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我们共产党人,并不一概反对当官,也不反对把官做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重的是当官的动机和目的.如果动机和目的是端正的,官当得越大,越能为国担忧,为民造福;如果动机和目的不端正,官当得再小,也会给国家造成危害,给人民带来灾难.在我们共产党人这里,当官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这是我们共产党执政与剥削阶级执政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我们共产党的官与剥削阶级的官的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