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歌 《农村青年》2006,(5):30-32
在上海,曾经有这样一个做水果生意的商人,他的水果一度垄断了上海市精品水果批发市场,成为上海滩的水果大王,身价超过千万。然而,在一次投资失误后,他又沦为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此时,偏偏又碰上他身患重病,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弃他而去。绝望中,他想到了自杀……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2,(2):1-1
刘老先生现已85了,干了一辈子的新闻工作,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他至今还会取出微薄的退休金到书店淘上几本书,书买的多了,屋子的书柜放不下了,他便把书堆在了阳台上。他视书为财富,说是今后给孙女留的,孙女现已上大学,对他的那些书却是“熟视无睹”,没有时间去阅读,也不愿去继承他的这一财富。  相似文献   

3.
他是本年应届高三的高才生,却三番两次擅自辍学打工,决意要放弃高考,迫于父母乡亲的压力,他参加了本年高考,却又使出绝招,故意答错考题,让自己败考。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他自以为聪明的行为,给他家和他家所在的小村庄,带来了一场大地震。他为什么要孤注一掷不上大学?他不上大学对这个小村庄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震动?  相似文献   

4.
万川 《农村青年》2007,(11):43-43
我是老师任命的班长,他是同学心目中的班长。男同学很多都是只服他不服我的。他们总是把我整哭了,哭得全年级都知道。而他以他的威信再三阻止,多次帮我解围。我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再加上以后很多班里的事都是两人合作完成,日子久了,我就喜欢上了他。我开始追他。他被我的热忱和善良所吸引,一段情开始了。但在表面上我们只是好朋友。因为他和我的成绩相差太大,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湄 《工友》2012,(8):50-51
这个年轻人,二十五岁,读着大学,某一天,他突然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他掉了线。他说,“年岁的增长向来牵连着一种特殊的不安”。因为搞不懂生活和时间的意义,他退了学。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裂缝里,他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生活才可以继续。这可是个重大问题,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6.
12年前,他因一件小事与他人发生矛盾,在双方打斗过程中,他失手将对方杀死,随后逃亡他乡。12年来,虽然他一直过着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生活,但心里却庆幸自己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突然有一天,他竟主动求助媒体,请求记者带他回去自首,并打算用一种特殊方式赎罪。是什么原因让他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  相似文献   

7.
傅映平 《工友》2009,(4):61-61
一个年轻人和他的六个朋友一起打牌。他身上没带多少钱,但他又不能不打。开始发牌了,不幸的是,他发现自己拿了一张最坏的牌。他并不想输钱。  相似文献   

8.
他是曾经的破烂王,创业路上百转千回。他是厂西的香蕉大王,创建了自己的香蕉帝国。他带动乡亲致富,是俞正声眼中的追梦人。他就是卢义贞,从曾经的破烂王,到如今的香蕉大王。他在创业路上部历经了哪些坎坷?  相似文献   

9.
唐洪 《农村青年》2007,(3):15-17
事发2005年10月,官司打到2006年年中。至今,他依然沉浸在悲痛当中。 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和儿子蹊跷身亡。由于传言他在外面“包二奶”,警方将他定为“杀人疑凶”。从此,他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为难熬的一段岁月。 2005年12月30日,他把一个谁都想象不到的“杀人真凶”告上法庭。2006年5月30日,他终于替自己洗清了“罪名”。讨回了公道。然而,妻子和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10.
陈军 《农村青年》2014,(3):39-41
一个人,喜欢诗歌,便背起行囊过起了他的梦想生活。他想象诗歌是什么,就按照想象生活了。虽然步履艰难、生活清贫,但在他身上泥土没有抖落之前,他已深深地扎根于大地。  相似文献   

11.
平民笔记     
1、李二狗 李二狗喝多了就骂他的领导,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认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任何一任领导对抗。他不骂别人,除了历任的领导们。众人都公认他识字多,读书多,学问高,有见地。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8,(7):59-59
茫茫人海他找不到边,出来有十来天了,瘦小的他寻工作处处碰壁。今天再找不到活儿就回乡了。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他的袋子里就只有二十元了。  相似文献   

13.
水电工小马     
江雁 《时代风采》2013,(4):42-43
他最初来到这座城市,是因为我比他先来了三年。初来乍到,他赤手空拳,在车站出口处汹涌的人群里,我轻易就把他挑了出来。他上穿白色棉布T恤,下着蓝色牛仔,脚蹬运动鞋,微笑着,站在我面前,瘦削挺拔的个子,比我高出了二十公分。我还是先不告诉他,从农村贸然闯入城市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14.
茫茫人海他找不到边,出来有十来天了,瘦小的他寻工作处处碰壁。今天再找不到活儿就回乡了。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他的袋子里就只有二十元了。  相似文献   

15.
平凡故事     
我所要说的这件事情,是关于一个60多岁老人的,一个常年在外兢兢业业奔波的老业务员。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一位有两个孙子的外公,他是一位在我眼中很幸福很幸福的老人……认识他要从去年说起,那时我刚到山西营销部,在一次接待过程中认识了他,话不多总是笑眯眯的。后来,他又几次来昆接洽业务,接触多了,我们成了熟人。  相似文献   

16.
平凡如歌     
黄懿婕 《时代风采》2014,(19):54-54
如何写他?我斟酌了很久,想了很多,他的经历抑或是他的个性,若细细的点出,则可以出一部连载小说,那是日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肖成旭 《工友》2011,(6):59-59
初识泽中,是他的书法,而不是他本人。 我读着他那本题为《小草》的诗集,当即被他那具有特色魅力的书法艺术所俘虏。 在一所中专学校里,我与他邂逅了。 他,高个头,长鼻梁,宽额角,一双睿智的眼睛,充满着灵秀、含蓄之光。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叫李·艾柯卡。他先给一家汽车公司打工,并为该公司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当这家公司成功的时候,他却被老板炒了鱿鱼。后来他以一美元的年薪受聘于另一家汽车公司,但有一个协议,就是如果他的努力,使企业获得了成功,那么作为回报。他将成为这家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于是他励精图治,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9.
胡建兵 《农村青年》2014,(12):15-18
王之庆之所以参加农业保险,是担心他的小麦“遭遇风险”。尽管谁都不想出险,可他还是赶上了。让他纳闷的是,交保费时,说好每亩赔50元。可正式赔付时,每亩只有10元。他急了,认为保险公司“糊弄人”……到底是保险公司“糊弄”他,还是他没弄明白什么是“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20.
罗伟 《农村青年》2008,(3):22-23
他是湖北省竹山县的一位打工仔。12岁时,他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之后被迫辍学。为了挣到给自己治病的钱,他发奋写作,发表稿件数百篇,每月能挣到1000多元稿费。他的坚韧执着感动了深圳的一位打工妹,打工妹对他芳心暗许。为追寻爱情,2个多月前,他毅然离家南下。他,就是刚刚当选“感动竹山十大人物”的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