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元氏县着眼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缺乏难题,实施了"人才回乡千人计划",计划从201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通过乡情感召、产业带动、服务吸引等举措,力争引回元氏籍在外优秀人才1000名以上。搭建平台,拓宽人才回乡途径。以亲情、乡情为纽带,搭建三个平台,感召人才回乡。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成了1500余名在外人才的动态管理台账,辑印了《元氏籍在外人才通讯录》,创建了外出人才微信群,夯实"人才回乡"的实施基础。搭建联谊活动平台,依托县决策咨询委员会,定期邀请元氏籍在外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长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实践,探索出一套"培训+使用+激励"的三联动工作法,创新开展人才工作的做法,在全省推进人才强县座谈会上作为典型进行了交流,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全县人民发展致富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为推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了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首先,  相似文献   

3.
今年,合江县通过四种方式积极引进人才,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依托高等院校揽才。组建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到高等院校直接选聘人才,二是依托交流平台聚刁乙对合江走出去的专家教授、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技术人才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在外工作人才信息库。通过举办联谊会、建立商会、寄送贺年卡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在外人才联系,为他们回报家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灵台县不断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方法,通过优化"四个环境",加大"三个力度",实施"两项制度",用足、用活现有人才资源,使全县人才工作取得了三个新突破。优化"四个环境",在创新人才工作环境上求突破。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办法,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围绕人才工作环境、政策体制等认真开展专题调  相似文献   

5.
李正刚 《党课》2013,(24):39-39
为创新人才服务载体,激发人才创业热情,今年以来,江苏省洪泽县依托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程,设立了集能力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贷款扶持“四位一体”的一站式“人才创业超市”,有力推进全县人才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周先来 《学习月刊》2009,(14):58-58
安陆市外出人员达15万人,其中在企业担任管理人员的有280人,投资办企业当老板的有870人,总资产达260多亿元。近年来,该市转变观念,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回归经济呈现出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潍坊市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人才工作重大部署,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引才、聚才、用才环境,积极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资源调配和组织保障,做到人才工作超前规划、高端人才即时约谈、人才项目专题调度、人才问题包靠督办,引导形成人才为重、人才优先的良好导向。二是形成工  相似文献   

8.
在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同时,每年从各领域在岗人才中公开选拔认定一批本土高层次人才,形成外地人才与本土人才同步开发、并驾齐驱的局面。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制定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30个配套文件,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人才工作转型升级。变"外引为主"为"外引内培"着力破解紧缺人才引进难、本地人才培养难在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同时,紧扣培育云南各领域领军人才的目标,以实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为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实施"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行动,推动人才深入振兴发展一线发挥作用。组织36名院士、1100名省市优秀专家,与1240个重点企业项目进行对接,深入开展智力支持行动,实现科技成果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  相似文献   

10.
李竟 《先锋队》2012,(31):27
近年来,洪洞县围绕加快人才聚集、推进转型跨越的新要求,依托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秦壁高新技术工业园、历山农业观光园等七大产业园区,抓龙头、上项目,占高地、筑平台,以项目聚集产业人才、以人才推动园区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人才第一大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对接项目"引"才洪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项目对接人才,以人才支撑项目。该县大力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  相似文献   

11.
徐焱 《当代党员》2020,(2):14-14
2020年,是敖爽回到老家创业的第六个年头,在外漂泊多年的他返乡后,从一名本土人才做起,如今创办的电商平台年收入已超过200万元;2020年,是罗江山回到老家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他带着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回到家乡就业,如今已从公司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做到技术部部长;2020年,也是戴刚回到老家发展的第三个年头,他卖掉了重庆主城区的房子,毅然回乡创办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场,如今不仅销量可观,还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四个着眼”,创新建立“精管细理”、“外引内聘”、“激励关怀”、“有为有位”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快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央、省委文件精神,从2013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一批文化人才到"三区"工作或提供文化服务,每年为"三区"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文化工作者。红安县2013年分配了18个文化工作者选派名额。通过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志愿服务等方式,18名文化工作者发挥出自身专长,在一定程度上帮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安居区在成都建立了遂宁市首个驻蓉流动党员党委。作为农村劳务输出大区,安居区率先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和党委.并联合回乡创业人才党支部,大力实施“关爱回引”工程,抓住吸收创业人才入党这一重点,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20,(2):29-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铜梁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入推进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回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怀来县充分发挥紧邻北京的区位优势,本着"对接首都、项目聚才、柔性引智"工作理念,大力实施"首都人才引进"工程,用活用好北京人才智力,辐射吸纳1200多名来自北京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参与怀来经济建设。2013年,全县实施与京合作项目44个,引进资金45亿元。兴建高科技园区,用活北京创新创业团队。紧紧抓住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以"打造距首都最近、环境最优的开发区"为目标,在距北京最近的东花园区建立新兴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2009年初我省启动了海外引才"百人计划",4年来累计投入近2.3亿元专项资金,分4批资助引进23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9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提前完成了"用5到10年时间引进2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既定目标。此外,全省还有117人入选国家  相似文献   

18.
沈阳 《共产党人》2013,(7):43-45
贺兰县自2007年率先在全区开展全民创业工程以来,以“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核心,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为主线,举全民之力,揽八方之才,创发展之业,在全县营造了鼓劲创新、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2012年以来,通过完善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机制,优化创业环境,抓实创业载体,激发了广大群众积极创业的活力,形成了全民创业、自主创业,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舒炜 《廉政瞭望》2012,(19):16-19
在外打拼多年,如今要回乡。城市,还是村庄?曾经外出打工的那个岔路口,又一次横在返乡农民工的面前。 难以想象,站在你面前的一个个披着风霜的农民工,背后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沿着大街小巷,数着天边寒星。  相似文献   

20.
衡印传 《实践》2013,(6):42
在一些地方的引才政策中,普遍把学历和毕业院校当作人才的划分标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名牌高校毕业生成为引才的重点。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一而足,简单通过学历和"出身"识才,未免偏颇,也会挫伤"草根人才"的积极性。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高学历人才引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