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庙后村换届选举闹腾得有些日子了。这次换届,村里群众主要分为两个阵营,分别支持两名候选人:一个是现任村主任郭二旺;一个是从南方打工返乡的创业青年郭小聪。平心而论,两个候选人都非常能干,是村里数得着的能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很高,可谓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2.
杨阳 《农村青年》2008,(1):42-43
2007年11月12日,在浙江省慈溪市胜山头村近百名党员参加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来自河南省郸城县的王永全满票当选为村党总支委员,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进入村级党组织班子的外来党员。这几天,王永全成了当地的名人,浙江省内外媒体争相采访。 一名在异乡打工的普通保洁员,满票当选村党总支委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人生经历的一次嬗变。像他这样已经进入打工所在地“上层政治”的农民工正日渐增多,这是基层政治文明照在打工者身上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石廷桥 《工友》2008,(12):59-59
2001年6月9日,隆昌各新闻媒体以显著位置报道:全省公推直选工会主席第一人——王静。报道的焦点是:这次王静作为市总工会向企业推荐,并经职工选举产生的工会主席,是工会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大胆偿试。这标志着工会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池湾村在5月中旬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我很荣幸地当选为选举委员会成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村级选举。换届选举采用“直选”的形式,全体村民都可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王军 《农村青年》2011,(11):49-50
3月2日,我村进行第九届党总支换届选举,我荣幸地被推举为候选人,尽管机会不大,但我想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6.
熊吉槐是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的“接待办主任”。一个村子专设“接待办公室”,这样的事情很少见。但是在进顺村,每天都缺不了熊吉槐。他说:“最多的一天,我接待了6个代表团,将近300人!”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村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作了一种积极探索:村工会接受企业工会或员工委托,与这些企业的代表经过平等协商,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这在广东被称为“坂田实践“坂田实践”初见成效坂田村于1998年11月27日签订了区域性集体合同,全村84家“三来一补”企业、共1-2万员工纳入了集体合同的调整范围。这种做法,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劳动争议明显减少。据布吉镇劳动站统计,1998年坂田村发生劳动争议84宗,占全镇30%。自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后直到春节期间,一宗劳动争议也…  相似文献   

8.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昌召开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1月4日至8日在武昌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两项目内容:一是换届选举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二是开展学术研讨评选优秀论文。会议共有163人参加...  相似文献   

9.
胡静出嫁郝堂村那天,她母亲“哭得晕死过去”,因为郝堂村穷。可胡静还是执着地嫁了,把母亲给她做的4床被子挑到郝堂村。如今,郝堂村已成全国“最佳宜居示范村”,胡静是村主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往事如烟。讲起郝堂村的变化,胡静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10.
《重庆工运》2009,(1):38-39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及东南沿海等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一些出口外向型企业相继停工停产、减薪裁员。万盛区万东镇部分外出农民工开始提前返乡,而且返乡人数持续增加。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开展返乡农民工调研通知要求,及时准确掌握全区农民工返乡情况,近日在万东镇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全面调查的方法。人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对全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然后召开专题调查分析会。现把调查和分析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时代风采》2010,(2):28-28
近年来,随着“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大理州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2008年至2009年,大理州总工会和10个县市以及50个乡镇总工会分别进行了工会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2.
慧心  若兰 《农村青年》2010,(8):40-42
陕西省清澜县高杰村紧邻黄河,这个除3户外全部姓白的贫困村庄内部帮派林立,村委会换届选举连续4次失败,始终未能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村里的复杂情况让县乡两级领导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13.
孟维东 《时代风采》2008,(15):29-30
开远市特需用品供应有限公司(下称特需公司)原是国有企业,在改制后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怀疑公司资产被“贱卖”,到有关部门举报,要求有关部门及公司进行工会换届选举,以此达到保护公司财产的目的。后来.  相似文献   

14.
李双双 《时代风采》2014,(18):24-25
在实际操作上,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仍旧面临不少难题:资金投入量大、成本回收周期长、古建筑专业修缮保护人才队伍少。国家、省市目前并没有相关历史村、镇保护开发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9,(2):53-54
说起“中华第一村”,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也许是大名鼎鼎的江苏华西村;年纪大点的,也许会想到当年作为全国农业典型的山西大寨村;改革30年之际,人们还会想到当年带头搞承包的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小岗村。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村落多得不可胜计,一个村有一个村的特点,一个村有一个村的优势。要说“第一”,有各种各样的第一。这里暂且介绍几个各擅“胜场”的“第一村”。  相似文献   

16.
林健 《农村青年》2006,(11):24-27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巽(xùn)宅镇小坑村曾经是个“千年不见锣鼓响,万年不见划龙舟”的穷山村。然而,2006年7月27日,这个偏僻落后的村子却“沸腾”了,因为村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新当选的村主任,竟然是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硕士研究生。 村委会的办公楼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村民们兴奋得红光满面。有人说: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场面,多少年不见,太难得了!还有人说:更加难得的是,“海归硕士”回农村当村官,这在国内也算是苜例呢! 尽管是“中国第一个‘海归硕士’村主任”,但乡亲们仍然直呼他的小名——“阿琼”。阿琼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怎么想到要参选村委会主任呢?  相似文献   

17.
过日子总得花钱,但是不能瞎花。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要算笔细账。 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外号:“陈老细”,远近闻名。 他实际上叫陈文丰,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头道沟村村委会主任,管着11个村民小组、367户、1512口人的“大日子”。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80年开始当村长,居然一直当到现在,整整27年,在历次换届选举中都没有被“造掉”。什么原因? 不光他,还有支书任国库,当了32年村干部,“官龄”更长。同样,乡亲们自始至终都选他。为什么? 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真心实意维护村民利益的人,从来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为此,大伙信任他们。 利用好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增收节支,勤俭建设新农村。有了这样的当家人,头道沟村民的日子能不红火吗?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09,(2):51-52
一个仅2000余人的乡村却培养出100多名农民工程师。这委实让人吃惊。这个村庄就是广东湛江吴川市林屋村。 在林屋村,面对记者谈起村里的“宝贝”时,村委会副主任林华新眉飞色舞:“他们可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全部都通过国家的认证考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10,(9):20-23
王远文同志今年56岁,1998年3月,经会员直接选举当选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2003年和2008年两次换届选举全票连任。王远文所在的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是1997年10月由桂林风动工具厂改制成立,属美国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06,(10):51-51
广东惠阳市沥林镇泮沥村塘下村是远近闻名的种葱村。村里40户村民家家户户靠种葱为生,全村种葱面积最多时达300多亩,产品一直畅销香港市场。早在14年前,塘下村民便尝试着种葱.他们从广东新会县请来种葱经验丰富的老农当技术指导,第一年试种便取得了成功,并通过外贸渠道将葱销往香港市场,卖了个好价钱。村民算了一笔账:种葱一亩地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是种水稻的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