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友》2006,(1):43-43
我哥哥是下岗职工,在给当地一家私营床上用品公司卸运货物时候(我哥哥经常给这家公司卸运货物每月结算一次)因货物沉重接手时不慎从卡车上摔下,造成脊椎骨折并有脊髓损伤,腰椎以下部位现在仍旧瘫痪无知觉,大小便不能自理,现仍在医院住院治疗,医生表示今后基本上必须在轮椅上生活,大小便不一定能够自理。已经花去医疗费用(包括开刀手术)近5万,现在每天医疗费用大概1000元/天,  相似文献   

2.
大视野     
《时代风采》2014,(6):12-13
“钱去哪了?”不是个小问题 房屋维修基金、公交卡押金、社会抚养费等诸多收费,对很多缴费人来说都是一去无影踪的“糊涂账”。针对这些收费的征收和去向,群众早有疑问,但也经常遭遇“踢皮球”,今年两会,有代表委员再次追问这些公共资金“去哪了”。(3月5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3.
我们真富得冒油了吗?孟晓报载,法国人很少有人花上万元去买人头马酒喝,目前,这些名酒销售是专对亚洲市场的,尤其专卖中国人。不久前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竟一下被国人买走二十几瓶,而外国人则只买价值一两百元的中低档酒。笔者又闻,美国人很少吸烟,尤其在公共场合禁...  相似文献   

4.
两张车票     
口言 《重庆工运》2003,(8):60-60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在候车厅等车时,听到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5.
关于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几个问题李嘉廷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和发挥人的创造性、积极性,这是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通常讲的是人、财、物,但财是靠人去赚,物是靠人去管,所以说,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薇薇 《时代风采》2007,(5):19-20
小夏开了一家毛绒玩具店,辛劳一年有余,最终却以关门大吉惨败而归。她虽没有创富成功,但总结开店这些风风雨雨的日子,希望自己的投资经历,对于那些已经或是正想有创业经历的人来讲,可以有一点点的启发与警醒。交过“学费”的小夏,仍然觉得有钱还要去投资:“如果发现好的项目,我还会再次创业……”  相似文献   

7.
因为有这些美丽多情的女子,文学永远不会老去,在文学这座独木桥上,这些女子正在用她们特有的灵气与才气,在繁华与喧嚣之间述说着文学的寂寞与无奈。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一些行业或部门工作中,奖励之风大盛。级级奖、层层奖,条条奖、块块奖,只要去一个单位就会看到奖状、奖牌、锦旗挂满墙面,有的浓缩在荣誉栏内,也有的因放不下而堆放在墙角处。应该讲,为了鼓励先进,促进工作,开展评比活动,进行奖励是非常必要的。但评比奖励太多太滥,不仅会失去奖励的意义,而且会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名目繁多的奖项是否真正反映工作水平和质量,是否体现民意姑且不论,在这些奖项的背后,是人、财、物的大量浪费。仅奖状、奖牌制作就会花去一定的开销,而现在不少单位颁奖时还少不了召开隆…  相似文献   

9.
阿平 《农村青年》2008,(2):45-47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孕妇每个月至少要去医院作一次孕检。然而,去作孕检的孕妇一定要人陪着去,但现在很多在城市里打拼的准爸爸们,因为家人不在身边,自己的工作又紧张,陪妻子去孕检往往成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时代风采》2013,(7):8
"要相信政府、相信专家……"6月21日的羊城论坛上,几名消委会义务监督员对各政府主管部门光唱"高调"不满,提前离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唱"反调"。(6月22日《羊城晚报》)@精卫填的不是海:"广州有些人很有钱,他会到超市去买;但广州也有好多人没有钱、很穷,只能到街边去买。因此,政府部门应把街边的这些人(指街边档)管起来,让它安全,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6,(2):38-38
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是时代的大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离开家乡的人,脑筋活络一点,选准机遇在农村开家小店也能发财。有这样一些行业可供参考:第一,开一家旧家具店。目前,城里人将一些过时的旧家具以低价卖掉,而这些旧家具在农村却不过时,出售也非常抢手。如果把在城里收购的旧家具运回农村出售,生意肯定红火。第二,开一家流动修理店。如今农村的VCD、彩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各种农机具如果坏了。往往耍跑很远的路送到城镇修理部去修理,实在不方便。若办一个流动修理店,有一部小型的人货两用车,带上维修工具和零部件上门服务,肯定会大受欢迎。第三.开一家乡村风味饭店。  相似文献   

12.
王继平 《工友》2009,(12):24-24
在公开招聘基层工会干部时,我们承诺:录用者月工资1000元,交通、电话费200元,各项社会保险依法缴纳等。这样的待遇在我们当地,还算过得去。光有承诺肯定不行,重要的是要去兑现这些承诺。  相似文献   

13.
下基层,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组织与群众中去,听民声、访民情、问民苦、解民难,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长期以来,这种做法深受基层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做法,却让基层害怕,群众称之为“吓”基层。他们去“调研”,大车小车、前呼后拥,实则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领导下去“指导”,假公济私一大套,七姑八姨照顾到,干扰了基层的正常的工作;有的领导去“检查”,高档烟酒要品尝,吃了还要往家拿……这些干部下基层,为基层服务是假,中饱私囊是真,不仅给基层添麻烦、增负担,同时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  相似文献   

14.
陈亦权 《农村青年》2009,(11):63-63
宋非凡是来自河南的北漂人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天,他在王府井小吃街无聊地散步,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卖花,但是许多男男女女从那个小姑孩身边走过,不仅没有什么人去买她的花。简直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会去注意到她。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到来,势必对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等产生影响。那么修辞学研究如何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木文作者认为应从修辞学研究的应用后面、智能层面、脑功能层面三方面入手去开启人的智能,主动地适应和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松木皮、竹条、藤条和青草等,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废物,没多大利用价值。可是,来自江苏的普通打工仔龚海华,却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请人将这些废弃物加工成各种小巧精美、形状各异的草包、草编筐、大小笸箩等纯天然家居用品,赚取崇尚自然的城里人的钱。  相似文献   

17.
梅若雨 《时代风采》2008,(24):34-34
中秋的前夜,又一次梦到母亲,在老家的小院里,看到了母亲和姥姥,姥姥在屋里坐着,幸福地微笑。母亲却一如她的人前,匆匆地准备出门,似乎是要去田间劳动或者是要去做点小生产什么的。  相似文献   

18.
一元钱劳教     
芦泰斌 《工友》2011,(9):2-F0002
江苏市民吴产娣、朱玉妹、陆菊华三人因为“一元钱”而被送进劳教所,引起了热议。江苏警方对于劳教三人的理由是一致的:“三人均曾在2009年6月29日去北京反映问题,拒不购买公交车票,强行登上14路公交车,  相似文献   

19.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08,(4):50-51
婚姻如围城,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却要离开。因为孩子的抚养权、财产分割等具体实际的问题,会困扰每一个准备打离婚官司的人。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本期我们特别关注离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0,(9):58-59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许多家长也打来电话,说宝宝很容易发烧,但精神很好。去看病吧,人太多,担心被传染;不去吧,又担心孩子烧坏了。这种情况下,到底该不该带孩子去看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