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碗庙帛亩一_土 从每个枝丫间 等特着拾花工 白的恼袋 双双巧手 将它们采摘 秋天里的棉田秋天里的棉田@宋东燕~~  相似文献   

2.
3.
4.
正今年38岁的赛买提是莎车县阿拉买提乡七大队的一位农民,到农一师三团十四连拾花已有7个年头了。2012年赛买提和三团十四连王胜全签的拾花合同是每公斤1.7元,王胜全为赛买提提供住处和粮食,赛买提自己开火。和赛买提一家同来拾花的还有赛买提的两个兄弟,共计9人。得知赛买提签订的拾花合同是每公斤1.7元,他的同乡吐鲁洪就打电话让赛买提到自己的老板家拾花,因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十月,塔里木垦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二师三十一团2200名职工群众,325名干部,8000名拾花工都投入到紧张的"三秋"拾花劳动中。他们在"比爱团、比奉献、比成绩"劳动中大显身手,个个彰显兵团人的精神,巾帼更是不让须眉,来看看我们英库勒镇的"杨门女将"吧。竞赛场上的"女状元""崔萍太厉害了,在今天的三秋拾  相似文献   

6.
<正>在三师四十五团十三连,有一个职工叫张波,他在连队承包了1600亩土地。2016年很多职工都减少了棉花种植规模,连队又出现了大量的弃耕地,连队领导找到张波,他二话没说就接管了800亩的弃耕地,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底气从哪里来?张波的回答很质朴,就是兵团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农机推广应用,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是兵团党委的好政策让他涨了胆,有了充足的底气。15年来,他累计向团场交售棉花1100余吨,承包连队  相似文献   

7.
<正>"真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支巾帼拾花突击队来帮我突击,我这梗子花肯定拾不出来,就误了眼下冬灌的大事啊!"这是10月14日,农一师十团一连职工李关余对巾帼拾花突击队队长袁淑梅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三秋"拾花期间,在农一师十团一连的棉田里,活跃着"十朵金花",广播和花场光荣榜上天天赫赫有名,一说起她们,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们"好样的!"这支队伍的队长名叫贾群,是该连160#条田巾帼科技致富园区的带头人。别看她个子不高,可拾起花来,有一股子冲劲和韧劲,将四川妹子的果敢能干与吃苦耐劳融为一体,每天拾花工效可达  相似文献   

9.
10.
1998年7月邓豫东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农八师一三六团。第二年他率先两费自理大面积承包荒地,到2002年,4年累计向本团上交籽棉45万余公斤,上交利税40余万元,自己盈利35万余元。由于他把在校所学的棉花栽培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科学种棉,他在希望的棉田里展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2001年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大型系列片《走进西部》第五集《军垦之歌》中播出了他的事  相似文献   

11.
走失的棉田     
正秋天的阳光真好,温暖干爽。我把棉被拿出来放到阳光下晾晒。小半天工夫,棉被蓬松得像刚烘烤出来的面包,厚厚实实。我不由把脸贴到上面,闻到了棉花的清香味道。这几床棉被,都是母亲去年做的,用的是自家棉田里的新棉花。可是,今年我家的棉田已经没有了。父亲说,种棉花不赚钱,村里人都不种了。很多村民把玉米种上,就扛上背包去城里打工了。秋收时回来几天,把玉米收了,种上麦子,又扛着背包走了。一年下来,打工赚的  相似文献   

12.
十月的棉田     
当大地经过怀春的悸动 当绿野沉吮日月的精华 当目光灼热十月的田野 棉田中 一种热量置换成形 一种汗水开花结晶 一种温暖脱壳而出  相似文献   

13.
棉田恋曲     
今年三秋以来,陕西籍青年杨泽平心里一直乐呵呵的。几个月的辛勤劳动,他不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充分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 说起和女朋友何红梅的相识,其中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那是去年秋天,小杨和姐姐一道从老家陕西来到农二师三○团九连拾花。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他水土不服,吃不下饭,整个人萎靡不振。这时,同在一个条田拾花  相似文献   

14.
提起侯勇,农二师三十团一连的干部职工会说:"我们的侯连长有三能,一能吃苦、二能管理、三能创新."凭着这三能,一连的棉花单产连续3年位居全团第一,职工收入显著提高. 侯勇2009年3月担任三十团一连连长,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一连有7400亩土地和143名职工.在10个农业连队中,一连棉花单产一直位居中下,连队社会治安较差,曾发生草垛、棉场、机务场失火事件,职工人心涣散,侯勇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相似文献   

15.
<正>方超、杨光洁夫妇是农二师三十六团五连职工。他们俩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明的头脑共同创建了和谐美好的家园,成为"和谐小康家庭"示范户和团场职工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正>初见李卫琼,让人难以想象出眼前这个瘦弱单薄、内向沉静的"川妹子"就是连续4年棉花单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的高产户。2002年,农二师三十团承包体制改革,大力推广两费自理,很多人都犹豫不决,观望等待。但她看准了这个大显身手、实现自我的大好机会,在亲朋家人的支持下,毅然拿出了多年的积蓄,  相似文献   

17.
王翠英,一个从中原大地来到31团11连植棉的柔弱女性,7年来共为团场交售籽棉25.5万公斤,个人赢利10.48万元,并连续7年荣获团“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等诸多光荣称号。 1994年,两费自理承包在31团首次推行。看到团场对两费自理的优惠政策,王翠英承包了11连因多年亏损而无人承包的95亩土地。一位要好的姐妹劝她说:“傻妹子,别出风头了,还是换块像样点的地吧,钱不是风刮来的。”可她却说:“大家都去包好地,让赖地撂荒  相似文献   

18.
正1万亩地,一把测水仪,70多天日夜兼程,合计徒步2000公里路是她的全部舞台。"一到地里就往棉花车上爬,还没爬上去呢,脚滑了,差点把我摔下来。四十七八了,腿脚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敏……"宋丽萍说这话时,眼里酸酸的,但她的脸颊始终透着微  相似文献   

19.
20.
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果实。2004年至2008年,她五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总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她就是农一师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1990年郭继红随丈夫从中原大地来到二团十八连。她从勤奋学习农场作物栽培知识入手,把农场"科技之冬"培训当作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