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日本的中亚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与中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其中亚外交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近来展露出了强劲的势头.除经济原因外,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争夺中亚的油气资源和遏制中俄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原因所在.日本发展中亚外交有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但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3.
南海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依赖海洋资源,地缘政治深受海洋影响,渔业纠纷往往成为海洋资源争夺的重点。由渔业纠纷而引起的暴力事件、外交冲突、国家对立,已成为关乎南海海域安全与稳定的突出议题。资源匮乏、民族情绪、领海争议等原因,推动南海相关国家对渔业纠纷进行安全化操作,激化南海渔业纠纷。在此背景下,协商建立渔业合作机制为南海资源安全治理提供了新平台。渔业合作机制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将会不断弥补国家间的信任赤字、推动国家利益的聚合、加快非传统安全治理的进程,而渔业合作机制也将成为综合安全治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下半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扩张开始超越了早期的殖民主义掠夺而进入到直接资本输出和抢占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阶段,争夺更为激烈了。远东是几乎所有西方列强都在虎视眈眈的地区。在远东争夺的舞台上,美国和日本是后来者,而且是两个富有特性、具有很大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拉维湖是非洲地区的第三大湖,位于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三国之间。马拉维拥有该湖绝大部分的主权,它同莫桑比克在该湖东南部的边界是明确的。然而,它同坦桑尼亚在该湖东北部的边界划分却存在争端。两国就此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2011年开始,油气资源争夺成为其中的新因素,影响到该问题未来的走向及其解决。本文旨在论述两国边界争...  相似文献   

6.
1963年10月,北非新独立的两个国家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围绕边界和领土问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摩、阿领土争端产生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其历史根源则在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对摩、阿边界的模糊划分。从1845年《拉拉——马尔尼亚条约》到1901、1902年划界协定,再到1912的"瓦尔涅线",摩、阿边界几经划分,但却只确定了从地中海南岸到特尼埃萨西的一小段,其余部分或含混不清,或根本未定,从而为摩、阿爆发边界战争埋下了祸根。此外,导致摩、阿领土争端的资源争夺问题也与这一历史根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格局处于过渡时期,任何一个军事大国或军事集团都没有力量争夺全球主导权。但是对地区安全主导权,特别是欧洲安全主导权的争夺战却愈演愈烈。在这场争夺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了东扩的战略计划。美国究竟能不能继续充当欧洲支柱?北约为何迟迟未东扩?北约一旦东扩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应该说,北约东扩之路曲折漫长,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东方政治思想和现代民主主义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问题的提出 东方政治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当时各国为了各自的生存而角逐,倾尽国力以争夺霸权。孔子以前,民本思想等东方传统政治思想也曾有所表现,但是,真正将这一思想理论化、体系化却是从孟子开始。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民是生产的主力,也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决定性资源。 韩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通过血缘关系结成政治体单位,这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民本思想是有区别的。即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由于具有血缘的同质性,虽然存在身份和阶级之分,但是“爱民”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老挝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往老挝的贫困研究多从政府政策、资源争夺、市场供求等结构因素进行探讨,缺乏对地方性知识的关注。本文借助贫困研究的文化和结构两种解释路径,以老挝北部佬族村寨为例,论述了老挝乡村贫困的双层逻辑:一方面,老挝乡村贫困人口受传统财富观、自然伦理、生活习惯、家庭内在矛盾和社会潜在问题等文化因素影响,在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财富积累是缓慢的,对摩托车等现代商品的象征性消费也是透支的;另一方面,老挝乡村的贫困问题还受制于赌博、吸毒、市场化冲击、历史遗留问题等结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涅夫斯基对西方政策的重点是同瑞典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同时发展同西方的贸易和文化关系,并在这种交往中保持罗斯的独立性。他的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与鞑靼蒙古结盟,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在罗斯内部的权力地位,以及在同西方的争夺中稳定后方。涅夫斯基的外交是实用主义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在东西方同时开展活跃的外交,甚至不惜让罗斯付出高昂的代价、承受巨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11.
中美俄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其主要特征是苏美分割势力范围、相互争夺霸权.后来中苏发生分歧,中美接近,形成了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日海权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各国在“蓝色土地”上开始新一轮的逐鹿。在太平洋的争夺中,中日海权争夺尤为激烈,不仅包括已有的钓鱼岛争端,还包括新产生的冲之鸟岛争端和东海划界、开发问题,这些使研究日本的海洋发展观便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早在1974年日本教授西村朝日太郎就在《海洋民族学》一书中总结了日本的海洋文化观,提出海洋对日本发展的重要性。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海洋理论使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组织全国有关学者专家连续数年进行相关研究。在2001年日本内阁会  相似文献   

13.
亚洲区域合作虽然被认为存在巨大潜在收益,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战后很长时间里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合作开始在以东盟为中心的10+框架下推进,但很快就形成了10+3和10+6之间的路径争夺。从相关各方的利益考虑出发,本文认为,亚洲区域合作不同路径的竞争包含亚洲与非亚洲的利益争夺和中日之间关于主导权的竞争两个方面;同时东盟对自身地位的关注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结合这一判断以及对中国区域合作利益诉求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中国推动区域合作的战略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以资金和技术为支持,以空天一体、军民融合为主要逻辑,从科技实力、人才素质培养、军队组织结构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加强国家空天实力.在此背景下,太空军事化和太空资源争夺进程加剧,各国军用与民用空天技术竞争烈度均不断提高,美俄主导的空天领域二元权力格局被打破.鉴于上述形势,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政府参考世界主要国家空天战略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国家空天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此番调整在延续政策传统的同时,优化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内部的权责关系和管理结构,注重国家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展示了俄罗斯以硬实力为基础维护国家安全,以软实力为补充促进国家空天实力可持续发展和跃升的战略目标与实施逻辑.  相似文献   

15.
苏联对华政策的主旨 二次大战结束前后,远东的国际关系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日本侵略势力在远东的消失,英法等列强殖民势力在亚洲的削弱,远东成了战后迅速崛起的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激烈争夺的场所。象把欧洲分成西欧和东欧、分别成为美苏的势力范围一样,通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以来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沿海国家争夺海洋管辖权及进行海洋开发的总形势,指出过去中国海洋开发落后的原因和近年来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是欧洲“导弹年”,在苏美争夺欧洲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今年2月,安德罗波夫突然去世,苏联领导集团再次发生更替。这些都对处于导弹争斗中的东欧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苏联和东欧及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是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的斗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目前与海上 8个周边国家都有海洋争端 ,面积约占我国海洋管辖区的二分之一。新的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我国要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 ,审时度势 ,韬光养晦 ,理性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土库曼斯坦是欧俄能源战略争夺的焦点.土一直在寻求出口天然气管道的多元化,按照世界价格出售天然气,冲破俄罗斯对土天然气运输的垄断.俄罗斯、中国、欧盟和伊朗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影响未来土库曼出口决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