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雄平 《政策》2002,(12):42-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 今年,我省31162个行政村陆续进行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本文反映的武汉市村民换届选举的情况,是全省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黎莲芬 《前沿》2011,(12):123-125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是民主选举的保障。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施行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7次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选举干预过多、贿选现象严重、村民实际参与率不高是当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定位,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行使选举的民主权利;通过立法把两办《通知》的精神明确化、具体化、制度化;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加强组织工作,保障每一个选民的参选权利等对策是改进和完善我国村委会选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县是十一个农业大县,1998年、2003年两次被民政部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县。在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认真落实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妥善处理选举中的信访问题,各类信访事件大大减少,成为历次换届选举信访量最少的一次。本文针对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对换届选举信访工作做一简要分析。一、村委会换届选举存在的信访问题1、因村宗族派性严重,引发上访告状,  相似文献   

4.
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全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做好全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已进行了两次全省性村委会换届选举。这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通过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全省村民自治进一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和《河南省(村委会组…  相似文献   

5.
张原 《前进》2003,(11):40-42
我省早在1991年开始依法进行了全省范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我省的情况看,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方面,成绩是应当肯定的。总体上看,民主选举换届工作基本上是健康顺利的。包括这次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精心组织部署,深入宣传,完善法规,规范程序,依法选举,全省换届率截止7月份达95.36%,基本上完成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换届任务。但是随着村委会组织法深入贯彻执行,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一、两委会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自有民主换届选举以来就存在,近几年被各级党组织视为事关村民自治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2008年进行的全市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我市统一组织的第四次大规模选举活动。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0年来,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整体实践看,在组织指导上越来越严密,在程序操作上越来越规范,取得的成效也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保障村民实行自治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应把好"七关":  相似文献   

8.
今年,江西省将要进行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难度也相应地加大,村主任的竞选也更为激烈,这是村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观念的增强,是公平竞争、公开公正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四个自我"的具体体现,也是村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步的一个方面。笔者经历了近三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认为,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不容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汪生夫 《中国民政》2004,(12):28-29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村民自治最关键的环节,是民主制度最直接的体现.最近,笔者结合工作,到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7个县(市、区)及所辖乡村,就如何保证村委会换届选举如期依法有序进行,并进一步提高选举质量,进行了调查了解.笔者感到,在充分肯定村委会选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做好这项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难度.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选举是一场深刻的农村基层民主实践。我省已进行了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村民自治实践不断深化。今年进行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村委会换届选举很重要。选举摘得好,当选者体现民意,这既是村民“自治”的体现,又是进一步搞好村民自治的保证。因此我们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十分重已,并尝到了一些甜头。199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我们注意了一细二严。已到20个乡镇作了调查,掌握村委会的基本情况。而亏制定了在选举操作上严把“四关”、坚持“四项原则”。女到“八个公开”的规定。即在选举过程中,把好选民资格确定和登记关;把好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推选关;已好村委会候选人产生和正式候选人确定关;把好实施选举关。在侯选人产生方式上,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相似文献   

12.
陈萌 《新东方》2008,(2):28-31
村级选举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广大村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为认真总结前几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经验教训,切实做好下一届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促进村民自治建设,规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我们对浙江省Y县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力求对其有一个总体了解,并进一步梳理出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下一年的换届选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四重四轻”现象已成为制约村民自治工作的“瓶颈”,亟待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根治。 一、重选举轻罢免。大部分选民只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才关心起村委会班子来,投票选举时慎重其事,能投下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自己的“意中人”。而选举一结束,便不再关心班子的协调和成长,即使个别班子成员不胜任本职工作或工作出现较大失误,也多抱着与己无关的思想,置若罔闻,总想挨到换届选举时再说。而有些乡镇常委在调整村委会班子成员时也未经过既定的罢免程序,以致引发矛盾和纠纷。 二…  相似文献   

14.
2002 年7 月1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中办发 [2002]14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推行村民自治以来第一份全面规范村委会选举工作的中央文件。《通知》的下发实施,将对贯彻村委会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年初开始,河南全省各市地县相继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回顾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一方面人们感受到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可喜进展,另一方面其中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走出权力的阴影正确处理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是把村民自治工作推向深入的关键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进行村委会组织法调研时,就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问题,各地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主张把二者  相似文献   

16.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我国村委会组织法的关键环节。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先后进行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尽管各地对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了非常认真的安排部署,出台了许多指导性文献,制定了具体详细的选举办法,各省区在选举后的总结中也充分肯定了成绩,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制约西北地区村委会选举和村民自治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至2002年3月,我省依法进行了第五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村民自治工作依法进行,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根据《中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依法实行村民自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形式。它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依法规范村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的《村委会组织法》规定 ,村委会换届选举按“村民直选”程序进行 ,这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高度民主精神。基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严肃性、权威性 ,因而依法规范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全程组织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当引起高度重视。以愚之见 ,依法规范选举的全程组织指导的着重点应放在“乡镇指导”上。只有加强乡镇对村委会选举的指导 ,才能最有效地推动“村民直选”的顺利进行。因此 ,“乡镇指导”是“村民直选”村委会的组织保证。根据笔者最近调查了解 ,龙游县选举的试点村“海选”情况不容乐观。“村民直选”的 2 1个乡镇的 84个…  相似文献   

20.
长柄范本     
4月13日,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作为全省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村,长柄村是《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及《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后第一个进行换届选举的村,其探索实践对全省村委会换届选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