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坚定其文化自信,提高其文化素养,从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一些消极因素,如社会上一些人对传统文化有偏见,西方文化的强势以及比较普遍的应试教育等。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上一定要注重一个精字,尽量在中小学单设相关课程,同时注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核心精神——仁与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在仁爱和包容的核心理念下为人们设想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王道社会。这种社会制度理念,成为了过去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追求的意识形态。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危险。元清两代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华夏,但是在统治治理过程中,依旧遵循的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华夏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涵养、思想理念、中国智慧都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更是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7.
在世界发展中 ,那一种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代表这种文化的民族、国家就更有发展前景 ,在国际竞争中也就更易掌握主动。儒家文化因其强大的包容和协调能力 ,超强的自省和自我调节能力 ,强韧持久的进取和创造能力 ,而使其成为中国在世界棋局对弈中的一张王牌 ,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成为成就新一代儒商的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8.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已过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深切联系,其产生发展都以前人积累为前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因为文化素质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也就成为新世纪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就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所起的积极作用作了四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有较强的爱国意识和集体精神,价值追求积极,基本文明素养在逐步强化,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自我情绪”凸显,缺乏明确的理想信念;内心苦闷,渴望理解;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矛盾性;精神生活贫乏。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感受幸福的能力;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切入口,以主题学习、实践探究为主要形式,它更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在实践中深得学生喜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了学校资源、发挥了学校的优势,汇聚了全体师生的心血,它成为了学校研究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一大品牌。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了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实干才能的领导班子,培养了一支正在成长的优秀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治理价值。囿于国家对治理价值系统性、目标性和引领性的期待,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表现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道德治理,实现公民个人全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既要继承和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还要重视治理干部和人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夯实中国文化自信力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和践行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当前公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计方案不充分、教育教学方法不丰富、学生兴趣爱好不浓厚等问题。公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筑牢忠诚品质之根、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坚守社会责任之基、完善人格修养之本等核心内容,可从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建设中的融入力度、注重社会实践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等方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讲清楚”的要求,这既是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传统文化研究的方向。我理解,讲清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外国人、向国际社会讲清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促进改革开放和世界文明对话,推动世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为高校美育供给强有力的支撑和丰富的资源,加强高校美育,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融入高校美育提供了从感知到认同再到创新的体系脉络;针对目前高校美育发展现状,可以探索有步骤、有创新、有追求的落地方法。本文通过立场、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的论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着手,探求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有效融合,以期构建面向未来的美学教育模式,激发高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时代生命力,加强对企业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企业家将自身成长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脉搏相结合,有助于引导企业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1区4县3民族自治县,3个民族自治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多公里。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9个跨境民族。近年来,临沧立足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用党的先进文化引领临沧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多元的特性,凝聚临沧边疆少数民族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