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知识创新带来的系统利益是正相关的。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应营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促进国家经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螺旋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这一内生要素的推动作用。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是在政府、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产业界三重螺旋运动中实现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大的产业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3.
杨先明  黄华 《思想战线》2023,(3):121-129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命题的价值在于其结构变迁的内涵,在当下产业革命浪潮下,创新理论回归其创新引致产业演变的本质,具有历史必然性。创新不仅淘汰现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致产业间资源再配置和新旧产业替代、从而导致产业动态化:创新—产业动态化准确地刻画了这一本质特征,并应对于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需求,即认识创新—产业动态化是知识创新、技术突破、市场进入、范式替代到产业组织变迁的交互继起的机制过程,以及资源、需求、能力与网络等方面形成的约束条件,这有助于理解我国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我国推进创新—产业动态化进程、把“创新落在产业上”的政策重点在于加强基础研究对产业的传导、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市场化的激励和创新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社会高端智力资源高效和谐向企业流动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产学研合作体系是区域和产业创新网络的有机结合,能有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对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培育企业主体、激活技术源头和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产业和国家层次的创新研究被提了出来。政府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比科技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等更高一个层次的概念。政府创新是推动一国、一地区的政府及公共部门增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从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登上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6.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和流程环节,提升治国理政能力。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和促进企业发展来处理好政府、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大动力的联合趋动。通过横向和纵向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体制机制,提升政府的整体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实现政府有效治理和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体系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国家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形式,民族创新能力也就是国家创新能力。当前,全国人民“强我中华”的意识更加清醒与深刻,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国家创新能力的涵义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运用各种资源依靠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体。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是主要产业,自给自足的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创新的主体是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相似文献   

8.
林先扬  林森 《岭南学刊》2022,(4):106-110
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分析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有效供给不足、缺少内需增长动力、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受限和企业与政府管理需转型升级等方面。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整合资源要素、激发市场活力、培育产业体系、统筹城乡规划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1999年1月27日《华商时报》撰文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各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尽相同,但其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却日益增大。gO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传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进人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了;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对知识…  相似文献   

10.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浅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自相应的对策,“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提出,就是其中的代表。一、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提出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创新体系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于1987年提出。他认为美、英、德、日等国家经济发展之所以保持强劲的势头,不仅是源于技术创新,而且是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他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完;进、改进和扩散。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  相似文献   

12.
美日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背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工业化尚未完成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然较低 ,创新能力与国家建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提高民族创新能力 ,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经过50年的建设 ,特别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已初具规模 ,在繁荣科技、培育人才、发展经济、保卫国防等方面都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 ,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相比 ,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与市场在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华超 《群众》2000,(1):36-36
科技创新不是纯粹的科技概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通过科技创新,把科学技术转变为产业竞争力,转变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新跨越,才能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有远见的国家都感到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世界潮流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4.
创新靠人才,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的人才,形成人才支撑体系。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创新体系,因此,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列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政府赋予高新区的功能能否实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53家高新区之一,在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上应当有所作为。一、昆明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昆明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伴随高新区的建立而建立,并在为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现形成了“三个支架,三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科院“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指出,不能把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的“知识”狭窄地理解为“科技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从这一视角出发,他们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制度创新工程”的观点。   毫无疑问,强调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创业则是丰富经济新形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  相似文献   

17.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体系之一。什么是生态文明体系?生态经济体系是一种保持"生态中性"经济增长的经济体系,即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体系。它的具体特征是:生态影响最小化和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零碳可再生能源为动力驱动、清洁生产与生态产业链有机衔接、简约无废的物质消费与丰富的非物质消费并重。在实践中,构建生态经济体系,需要建立以反映生态要素稀缺性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以生态创新为依托的技术支撑体系、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以生态资本增值和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投资体系和以生态经济效率和效益为引领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制定引导性产业政策、加快推进税收制度生态化改革、加强绿色金融制度创新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相似文献   

18.
陈宪 《人民论坛》2023,(21):22-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亦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持未来产业的领先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未来产业的不断试错与培育为基石。  相似文献   

19.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作出的一种政策安排,需要通过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共同实现。其中,政府协调更为重要。政府协调主要是通过制度来体现,因此,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体现在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消除地区之间要素壁垒,实现地区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等方面。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应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根本转变过程中,构…  相似文献   

20.
金荣 《人民论坛》2014,(2):74-75,215
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未来改革趋势.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追求和谐互惠的伟大实验.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