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靠一代一代的青少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上海现有青少年250万,全国约有2亿5千万,他们是建识具有高度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他们是跨世纪的人才,有些还可能成为全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的前途,也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和重视学校教育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家庭小环境、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正如国家教委有关负责同志讲到的,社会环境教育与校园环境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现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  相似文献   

2.
上海现有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50万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世纪之交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上海到2010年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为此,他们将肩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全面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仅涉及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关系到上海2010年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上海市政府和全社会都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保护工作.自从1987年10月1日《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施行以来,青少年的保护工作已呈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的良性发展的格局,为青少年一代适应社会的伟大变革和世纪之交的历史发展,承担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并在法律和制度上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检察保护是青少年司法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某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个典型区域,人口29.40万,其中非农人口11.43万人。目前,该区经济处于加速发展时期。通过对该区情况的分析,可窥测我国青少年司法保护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和犯罪率不断攀升的严峻局面.据美国司法部1996年3月7日发布的报告,1994年因凶杀、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被捕的青少年超过15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青少年杀人犯的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2倍,因暴力犯罪而被捕的青少年人数增加了50%.英国近年来每年少年犯罪达700万起.1996年德国共有13万未成年人犯罪,比1995年增加了12.3%.1994年,俄罗斯有20多万少年因违法犯罪被判刑或劳教.日本在“二战”以后曾出现过三次大的少年犯罪高峰,且一次比一次迅猛.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八十年代末形成的新的高峰延续至今.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到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摩尔多瓦:"红色政权"重新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尔多瓦虽是个仅有3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和4万多人口的小国,却由于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上台执政,而成为苏东剧变十年后该地区"红色政权"第一个重新崛起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邀请,我和其他相关学者一行9人,于2000年12月10日至19日赴英国考察青少年犯罪与司法情况,先后与英国文化委员会、青少年犯罪特别工作组、戴沃尔特信托机构、英国内政部青少年司法协会、内政部全国监狱服务部及其青少年犯管理部、未成年人协会、预防儿童受虐待全国协会、地方警察局、少年监狱等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会见与交流,对英国的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其司法制度进行了初步了望,得到一些启示。一、 英国的青少年犯罪概况 英国是一个只有5880万人口的国家,但据英方提供的资料,1996年英国审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养,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文明用语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题中之义.有人可能认为,语言的文雅粗俗是一件小事,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不文明用语,使用被污染的语言,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时还可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这是因为,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检验.因此,科学确立青少年保护与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应有地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和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德育工作若干意见》),都充分这一点,然而,青少年保护与德育这两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两种模糊认识:一是把青少年保护的政府和社会行为当作教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现象和趋势。根据联合国有关指标,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是“老龄社会”,超过20%则是“超老龄社会”。当前韩国境内人门5018.5万,65岁以上人口为613.8万人,占12.2%,预计2018年将达14%,2050年达38.2%。老龄化已成为韩国一大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的28个属于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因为自身特点,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有限,收到的关注也受到极大限制。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旨在介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参与内容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讨论如何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执政参与权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河北省2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2500万,占河北省人口总数的40%左右。青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为党、国家和学界所高度重视。最近,笔者对近十年来河北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历史、现状、特点等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犯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治国的方略。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纪律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进行纪律法制教育也就十分必要了,对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青少年时期正好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此时加强纪律法制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掌握应有的纪律法制知识,增强纪律法制意识,提高自觉遵守纪律法制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今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讲的:“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不久前…  相似文献   

13.
"民族国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当今中国的国家性质,或用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但由于这个概念与中国的多民族国家现实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一些人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找理论根据,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讲的民族国家并没有拘泥于单一民族,而是包含有多民族的意思,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也可以被称为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认真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后可以发现:他们所讲的民族国家就是在相同语言群体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统一的国家,并不包含多民族国家的意思;他们肯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但强调它是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正常组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宪法所认定的事实,我们不能随意用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去修正它。  相似文献   

14.
马赛人是个游牧民族,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交界地区,人口约50-100万.传说18世纪,哈米特黑人为寻找肥美的草原,赶着牛羊从埃塞俄比亚南下.进入坦桑尼亚的一支部族,则发展成为今日的马赛族.如今,马赛人仍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服饰均以红色为基调,色彩鲜艳.男子手持标枪和盾牌,显得粗犷威武;女子爱美,浑身披挂串珠和项圈.  相似文献   

15.
斐济探奇     
斐济由10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约有300余个.最大的维提岛有我国的海南那么大,像一只在大海中浮游的螃蟹.斐济的国土有18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74万(其中土著斐济人36万,印度族人34万),每平方公里仅4.1人,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亡。世界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本国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发育成长,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府和抗日时期的抗日民主政府所颁布的政策法规中就有许多保护青少年的条款。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正经历着从原子制造进入到比特传输的网络时代.俄罗斯和东欧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尚在力图仿照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进行工业社会改造的时候,不经意间却被拉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网络改变了这些国家青年的价值取向.互联网的全球性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但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青年人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的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网络时代俄罗斯和东欧青年的价值冲突与思想观念变迁,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国是南亚的一个小国,面积仅有14.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4亿,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种族和谐的新加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世界上极为复杂、多样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广阔的地区,除了地理构造的差异外,还表现为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东南亚国家大多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消除种族和宗教的矛盾,达到种族和宗教的和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新加坡可以说是东南亚国家中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典范.从人种上来看,新加坡国内有黄、棕、黑、白各色人种.新加坡总面积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1年),人口为326.32万(截至2000年6月),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的占1.4%.此外还有欧洲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犹太人、菲律宾人、泰国人以及缅甸人.语言有华语、闽粤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锡克教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宗教.大体上来讲,华人信仰佛教,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相似文献   

20.
王江雨 《南风窗》2013,(6):94-94
从根本上讲,所谓的"新加坡模式",有一点一开始就不易学,或者学不来,即新加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议会民主国家。面积不足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500万人的小岛国新加坡,在中国多年成为官商学各界甚至是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对象,也颇具传奇色彩。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核心因素吸引国人:一是它是经济成功的华人国家,二是它的威权发展模式。中国官员学习新加坡的热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