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调查中,美国80后被要求对“买房”、“成名”、“婚姻成功”、“做好父母”等人生的各大目标进行归类排序。结果表明,“做好父母”受到最多80后的追捧,有52%的80后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成功”位居第二,30%认为“最重要”;排在第三的是“帮助他人”,21%认为“最重要”;“买房”以20%“最重要”的支持率屈居第四;接下来“宗教生活”和“高薪工作”并列第五,各自获得了15%“最重要”的认可率;排在最后的是“成名”,只有1%的80后认为“成名”是最重要的事情,另有3%的80后认为它“很重要”,86%的绝大多数认为这“不太重要”或“根本不重要”。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1,(19):28-29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3G门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81.3%的人认为“过轻”,只有11.1%的人认为“合适”,1.2%的人认为“过重”。仅6.4%的人表示“不清楚”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3.
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执法检查就是“找茬子”,也有人认为执法检查就要“多掰刺,少栽花”。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执法检查的片面认识,没有全面理解执法检查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党特色的“亚文化”之一。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  相似文献   

5.
执行到底     
《干部人事月报》2011,(9):95-95
过去十年,“执行”可能是中国最常用的管理词汇之一,无论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还是政府官员、社会组织领导者,谈到战略规划和任务的实施时,一定会再三强调“执行”。企业家认为“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官员认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为何如此重要?什么是“执行”?究竟如何做才能打造高效的执行体系昵?  相似文献   

6.
方晨 《人民政坛》2006,(1):43-43
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审议六个工作报告的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不时出现“说套话”、“跑题”、“冷场”等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的代表认为,审议发言是“说了白说”,说完了也就没了,意见无从落实;有的代表认为是“自说自听”.提意见的是代表,听意见的也是代表;有的代表认为反正可说可不说,“乐得清闲”。不如让一些“领导代表”去说。  相似文献   

7.
蓝斯登定律     
《时事报告》2014,(2):58-58
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发掘优秀的员工、让员工高效工作,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苦思冥想的问题。有的管理者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高薪能够笼络员工;有的管理者则认为极高的威严能够让员工服服帖帖,企业高效运转;有的管理者认为通过“洗脑式培训”把员工变成既驯服又忠诚的“奴隶”,才是企业成功的“王道”。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9.
关志国 《求索》2007,(11):141-143
黄老学认为“一”是万物的根本,相对于万物“一”具有优越的地位。在对“一”的深刻认识基础上,黄老学形成了“执一”政治观念。黄老学认为君主就是“一”的体现,“执一”是君主修身、治国的基本原则。“执一”表现为以一应万的内涵,“执一”要求君主做到依法治国,“执一”的目的是实现天下的统一及各种政治集团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的存在诟病不断,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不文明的”存在。本文认为之所以存在各种观点的差异,关键在于不仅把“赔命价”没有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而是作为封建残余看待,而且对“赔命价”的内涵存在重大误解,作者从“赔命价”产生和“回潮”的历史传统、文化基础、现实根源入手,对“赔命价”进行了重新解读,恢复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白光炜 《两岸关系》2011,(12):23-24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台湾当局—方面认为,两岸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两岸关系渐趋缓和,台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认为“两岸军事差距越来越大”,大陆仍是台湾安全“最大的威胁”,强调“和平须以实力为后盾”,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决不放松整军备战。为适应形势发展,2011年台军整军备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人们对“法轮功”部分信徒闹事竞能痴迷到自焚的原因觉得奇怪。很多人士纷纷剖析个中原因:有的认为是李洪志利用了群众想通过气功实现健身治病的愿望,有的认为是练习者精神空虚、信仰危机,有的认为是科学知识普及不够,有的认为“中毒”的高级知识分子在自己专业外没有科学思想……本文作者在同意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补充和强调认为,李洪志要求学员习练“法轮功”的方式本身使练习者的意识进入催眠状态,是其具有强烈“迷魂”作用和致人精神病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营养”越多越好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  相似文献   

14.
谈到社会的进步,总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认为进步是对过去的“扬弃”。有人认为进步是过去的东西一去不返。其实,依“见物又见人”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积极性、爱美之心得到充分释放,才是社会的真正进步,正所谓“屋漏在下,止之在上”。  相似文献   

15.
刘传旺 《前进》2001,(2):9-9,11
目前,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三讲”教育基本结束。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总结集中“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延伸“三讲”范围,丰富“三讲”内涵,使“三讲”教育经常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要树立长期抓“三讲”的思想 目前,在部分干部的思想中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三讲”结束了,该松口气,缓缓劲了。一些领导干部也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过了关,这一下,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思想,虽然集中的“三讲”教育结束了,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  相似文献   

16.
论“○”字     
论“○”字索燕华纪秀生一关于“○”的起源、国籍等问题,学术界迄今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许多人认为“○”是印度人发明的,是受印度“○”的影响而创立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是中国人在十进位制基础上发明的,而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变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18.
选举和任命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主席团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几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主席团会议,出现了少数候选人及被提请任命人员“全票当选”、“满票通过”的现象:有人认为“全票当选”、“满票通过”现象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成了典型的橡皮图章和表决器,也有人认为“全票当选”、“满票通过”现象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本文拟对“全票当选”、“满票通过”现象的产生、利弊和对策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事关后勤管理保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做好安全工作我认为离不开“慎”、“勤”、“细”三个字。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服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笔者认为,要开展好政协专题调研工作,必须认真把握好“精”、“细”、“真”、“实”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