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有人会认为军官学校就是不一样,各方面条件比起一般学校要好得多,即使是一般的学校也会有整洁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黑板、桌凳等设备。这些在现在都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2.
唐俊琼 《党史文苑》2012,(16):31-32
东固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创办贫民学校,开办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举办干部训练班,建立教导队、红军学校、无线电训班等多种形式,在苏区军民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文化教育活动,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得到有效发展。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活动,是江西苏区文化建设的早期实践,在中央苏区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只有一、二、四方面军,而无三方面军,是由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的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造成的。1930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还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  相似文献   

4.
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开辟的第二个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采取镌刻石质革命标语和文献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动员群众,打击消灭敌人。因此,大巴山区的红军石刻文献、标语、对联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宏伟,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四进尤溪,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武装斗争,进行浴血奋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尤溪人民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6.
戴和杰 《湘潮》2013,(8):20-2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起义共走出26位共和国开国将帅,其中大将有3位,均为湖南人,他们是粟裕、陈赓、许光达。粟裕:忠诚坚守革命职责1927年5月,粟裕在武昌参加了由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二十四师是共产党控制的武装力量,特别是教导队,  相似文献   

7.
梁红波  杨绍银 《党课》2011,(24):90-91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时任中央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的赵品三接受刘伯承的命令开始设计新军装,首先是红军学校里的学员每人一套,后逐渐扩展到全军。  相似文献   

8.
张涛曾任鄂东南红十七军军长,敌方曾将其与肖克、蔡会文、徐彦刚等人齐列“匪首”名单。但是,时至今日,有关资料上对他的介绍很不确切,且矛盾很多。  现依黄克诚回忆录和其他史料,整理一份张涛的生平简历,以供研究参考。  张涛,又作张焘,原名张高寿。湖南祁阳人,早年在湘军唐生智部行伍。1926年参加北伐,攻克武昌后,作为军士,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二师四团教导队轮训,初识政治教官黄克诚,并受其思想影响。后逐级提升,担任下级军官。1930年初,经黄克诚动员带领,由武汉出发,辗转多时,于4月中旬抵达湖北阳新,参加…  相似文献   

9.
张洪涛 《党史纵横》2010,(9):48-51,44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  相似文献   

10.
张颖 《世纪桥》2011,(4):55-57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根据红军建制,全国境内共有“军”字番号建制的红军队伍35支,共组成了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迅猛发展到30余万人。其中在大别山诞生、战斗和发展起来的“军”字番号的红军队伍共有13支:  相似文献   

11.
"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领导共产来革命,都是为穷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流传在赣东北苏区的一首红色歌谣。吴先民是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赣东北省委委员、红十军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12.
李新市 《党史文苑》2013,(11):23-29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朱德元帅的夫人。在土地战争时期,她凭着对革命的忠诚,演绎了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苑》2010,(9):32-33
邓华(1910-1980),湖南省郴县永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宣传中队长、连党代表、教导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政委、支队政委、纵队政委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4.
1927年2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开学后,开办了女生队。在这批女生中,胡筠、游曦、赵一曼、胡兰畦.被誉为“四大女杰”。胡筠文武双全,有“神枪手”的称号。在土地革命时期,她担任了平江丁农革命军司令员,成为红军中唯一的女司令员。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女英雄,却在1934年的“肃反”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秘密杀害,时年仅36岁。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打土豪筹款项就成为维持工农红军日常开支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1927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总结红军攻打茶陵县城的战斗经验时,就为红军提出了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等三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妇女干部,她们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村妇女争取妇女解放,积极投身红色政权,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矗立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在革命年代里,特殊时期的工作目标与利益决定了这些妇女本身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改造国民党军俘虏是红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中创造的宽待和改造俘虏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瓦解敌军的目的,而且壮大了人民军队,为解放战争时期大规模改造国民党起义和投诚部队  相似文献   

18.
<正>闽西是全国较早、福建最早创建红军的地方。早在1928年7月初,永定农民武装暴动后,张鼎丞、邓子恢等率部组成红军营。为了保卫翻身解放的革命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积极组织创建地方武装,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凭借着"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屡屡战胜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部队。在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和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鄂豫皖根据地意外缴获一架国民党飞机,命名为"列宁"号,这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此后,它参加了红  相似文献   

20.
长征时期,红军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以克服十分险恶的环境。红军在遵义的群众工作主要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进而参加红军;二是成立群众性革命组织,如革命委员会、红军之友社、抗捐会等,使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活动,由自发转为自为;三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军阀官僚地主之财产分给穷人,转变"左"的错误,灵活对待富农和商人;四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屠杀政策,有力驳斥军阀对红军的造谣和抹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