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佩  李艳 《湘潮》2007,(11)
朝核危机是近年来关系地区稳定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为了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一直致力于多方斡旋,协调利益,促成了六方会谈的召开。六方会谈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称道。本文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为朝核危机的主要当事国,其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是朝核危机的重要诱因,是化解朝核危机的重要障碍,但同时也使其在朝核危机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王俊奇 《党史文苑》2004,(2):100-101
朝核危机的根源是冷战,是朝美双方敌对关系的产物;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条件下的对朝政策以及朝鲜对外所采取的战争边缘政策加剧了朝核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在和平解决朝核争端以及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地位问题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国际核危机是国际危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涉及核因素或者由核武器而引发,严重破坏国际与地区稳定,威胁国际与地区安全。与一般性的国际危机相比较,国际核危机具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性最强、决策高度复杂、时间性强、决策压力大等四个特性。国际核危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以上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对立、利益冲突以及核因素。从直接根源上看,国际核危机可以分为政治、军事对抗诱源型核危机以及核扩散诱源型核危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王虹 《世纪桥》2007,(4):85-86
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中国是朝鲜的近邻,在处理朝核危机上,中国的一贯主张就是朝鲜半岛无核化。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国际“动荡年”。从年初的伊拉克战争,到年末的格鲁吉亚政权更迭;从朝核危机升级、缓解到恐怖主义再掀恶浪,世界处处云谲波诡,充满变数。但世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大势仍保持不变,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仍是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日本军国主义思维抬头.日本借口应对所谓朝核危机、恐怖主义、领土主权纷争、中国军事实力增长等一系列"威胁",不断紧修武备,调整军事战略,其结果是日本自身恶化了亚太局势,形成了对亚洲各国乃至全球的军事威胁.对世界人民而言,进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的努力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随着朝核危机的升级和加剧,中国积极斡旋,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谈判对话方式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这是符合中国国家基本利益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12日,新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团长会召开,这是时隔9个月后六方的再度聚首。会前,美朝双方表现出了种种积极动向:朝鲜提交核申报清单、炸毁冷却塔。美国启动“摘帽”程序、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程序。这些微妙的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仅有3天的此次六方会谈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韩美关系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一段时期,韩国频频对美国说“不”,导致韩美关系龃龉不断,韩美关系的变化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一、韩美矛盾的主要表现第一,对朝政策问题。韩美在朝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美国称朝鲜为“暴政前哨”,主张对朝实施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在六方会谈中采取僵硬立场。而韩国主张对朝实施和平与繁荣政策。其一,卢武铉直言反对美对朝诉诸武力。“诉诸武力只会使(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和谈战略的作用受到制约”。他要求美国尊重朝鲜半岛的现实和韩国的立场。其二,韩反对美对朝实施…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第五轮“六方会谈”再度举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朗的制裁决议,但朝、伊核问题分歧依旧,人们寄予厚望的大国协调机制步履蹒跚。笔者试从朝鲜、伊朗核问题所具有的指标性意义出发,分析未来大国协调机制的发展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并进一步阐释中国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占伟 《党课》2008,(9):81-84
今年6月26日,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次日又炸毁宁边地区核设施冷却塔。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的程序,并自27日始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朝美在“行动对行动”原则落实上迈出了实质步伐,标志着朝核问题或将进入—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朝核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朝鲜是中国最重要的邻邦之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高度关注朝核问题,并多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坚持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必须解决朝鲜的国家安全问题,切实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一、朝核问题的缘起朝美核争端始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外交部相继发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要文件,直面当今世界面临的安全挑战,聚焦应对安全挑战的有效途径,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系统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行动导向,为全球安全倡议落地实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抓手,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了清晰、完整的中国方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了系统可行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5.
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尽管人类种植粮食超过万年,发展至今,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地球上却也不是人人都填饱了肚子。粮食危机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对世界经济和全球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俄罗斯团长洛修科夫副外长在主旨发言时曾引用了一句民谚“与其黑暗,不如点小蜡烛”,表达了启动第一步对话进程的重要性。如今,举世都在关注——2印3年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已延续了三年时间,至今没有结束的欧债危机即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今,欧盟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并且实行单一货币欧元,成为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极.对欧债危机发展演变过程、原因进行剖析,以此来探讨欧债危机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和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在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朝核危机三场战争和危机中,大国关系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涉及到中国的安全与利益,中国无法置身度外,必须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明确自己的外交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政府在自然灾害中的危机管理策略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政府危机管理方略,最大限度上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份以来愈演愈烈的朝鲜核危机,进入新年后似有些转机:1月7日,美国开始在华盛顿与其盟国日本和韩国就此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寻找解决办法。白宫于此后作出了一项重大让步,即同意就核问题和朝鲜展开对话。但白宫也重申,美国不会在核问题上退让。 朝鲜核危机在2003年是“山雨欲来”还是“和平解决”?危机的两个主角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对抗会不会越过临界点而演化成一种难以收拾的局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系教授张琏瑰认为,朝鲜核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