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飞  周凌 《电子政务》2008,(3):135-139
"网上信访"工作对加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拓宽民意和诉求表达渠道,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湖北省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实践,详细分析了省级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类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系统构架,阐述了技术要点,展示了系统应用效果;通过总结湖北省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系统工作进展情况,为省级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应用案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杨飞  冯金平 《电子政务》2011,(11):95-99
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对于加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拓宽诉求表达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湖北省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系统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从系统建设的背景定位入手,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框架和技术特点,展示了系统应用效果,提出了有关的工作体会,旨在通过总结湖北省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王传雄撰文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改革信访工作制度。要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要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些论述为我们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信访  相似文献   

4.
《群众》2020,(13)
正江苏省信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互联网搭建畅通高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全面畅通网上信访渠道,优化网上信访事项办理,为信访群众提供了"不见面""不断线"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5.
张平 《理论月刊》2014,(4):116-120
网上信访是当前网络时代拓宽民意诉求与表达渠道的新方式,是民意自由表达权的体现。自由是有限度的,网上信访的民意诉求与表达自由也应该受到控制,实名制就是对这一自由表达的控制,有其现实与法理依据。然而,控制服务于目的,网上信访实名制对民意自由表达的控制不能消释自由表达权,它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度。鉴于此,在用实名制对网上信访进行控制的同时,应该最低限度地限制公民表达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抑制实名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政府网上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昭 《电子政务》2008,(3):140-144
以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探讨了目前中国常见的政府网上公众参与形式,剖析了政府网上公众参与的实际内涵;提出了网上政府互动模型的基础框架;总结了大连市政府网站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的主要做法,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还对今后政府网站在公众参与建设上的做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廊坊市电子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在推进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宣传廊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快,稳步推进政府网站的互动交流作用成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建设,以网上参政议政为突破口,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交流平台,让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能把政府政务公开信息传递给民众,也能把民众的建议、诉求反馈给政府,以促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民众参政议政的主渠道,这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耿昭 《电子政务》2008,(4):140-144
以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探讨了目前中国常见的政府网上公众参与形式,剖析了政府网上公众参与的实际内涵;提出了网上政府互动模型的基础框架;总结了大连市政府网站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的主要做法,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还对今后政府网站在公众参与建设上的做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涉法信访处于攻坚阶段,公众参与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臆测和疑虑,增强信访制度透明度。发挥党群制度优势,拓宽公众参与范围,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把信访处理结果和信访人诉求交付公众评判。让公众参与之声取代纠缠闹访杂音,成为涉法信访过程中化解难题的溶解剂。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大》2012,(Z1):73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听取民声、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开通"网上信访",畅通了不同阶层的网民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言献策、表达民意诉求的新渠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信访办主任庞社斌表示:"借助‘网上信访’平台,实现了信访工作全程网上审批,统一工作流程,更加快速、准确、规范地回复及办理信访人提出的诉求和问  相似文献   

11.
王丹丹 《电子政务》2008,(7):108-112
信息公开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前提,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省级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建设目前在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程中是个全新的课题.以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建设为例,对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所采用的两种软件模式,省、市、县三级网站体系以及逐级向上整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省级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畅通信访渠道是保护公民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措施。但是,信访渠道不够畅通仍是当前信访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对上访者实施"拦卡堵截"乃至黑截访、非法截访现象时有发生。信访渠道的阻塞让百姓的怨气变为戾气,暴力倾向更为加剧。为此,各级政府信访部门应主动适应新时期信访信息化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积极拓宽信访渠道,引导民众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反映诉求,多上网、少走访。同时,对民众的网上投诉要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精神和“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化的新路子“的要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保障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市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历经了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全面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建成“首都之窗“政府网站群,以及一批应用系统已相继开通等发展阶段之后,近年来又在朝着电子政务网上互动办公的目标继续努力.经过两年时间的推进工作,目前全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已初步建成,为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奠定了发展基础.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作为网上审批服务系统项目的运行管理部门,仅就项目建设过程作以简要描述,以飨关心电子政务建设的读者.……  相似文献   

14.
禄旭 《人大论坛》2008,(8):20-20
一封封人民来信,驶入了因特网“高速公路”,更快捷地传递着民生诉求。来自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处的统计显示,2003年10月市人大信息网正式开通以来.贵阳市人大网上信访共受理电子邮件2000余件,人大信访部门对所提意见进行分类并转达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办理结果,与纸质信件相比,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不少网上来信当天就得到回复,来信答复率达100%,人大信访的办结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公众参与的定义、意义、形式、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危机,分析了网上公众参与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提出了当前政府网上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以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政府门户网站开展网上公众参与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关于未来网站在公众参与建设方面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廊坊市电子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在推进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宣传廊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快,稳步推进政府网站的互动交流作用成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建设,以网上参政议政为突破口,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交流平台,让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能把政府政务公开信息传递给民众,也能把民众的建议、诉求反馈给政府,以促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民众参政议政的主渠道,这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1日,全省信访信息平台(www.zjsxfj.gov.cn)正式上线,开启了“互联网+信访”新格局.那么,什么是“互联网+信访”呢?“互联网+信访”就相当于信访局开了个淘宝店,将全部信访事项放在网上流转,同时把办理流程和办理结果在网上公开,实现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评价、可督办”,打造一个透明开放、高频互动、全员监督的大信访格局,以此倒逼事权部门将信访工作责任抓落地,切实提高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 下面,小编就带着你来网上信访平台走一走.  相似文献   

18.
信访制度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制度,在反映人民呼声、解决各类争议、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的公众群体事件却呈现出"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特点。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稳定,给各级信访工作人员带来巨大工作压力,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也是一种阻碍,是一种和现代民主法治相逆的不正常现象。然而,部分人民群众在表达自己诉求时,为什么会陷入"信访不信法"的误区呢?对此现象,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在界定服务型政府、网上行政审批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厘清网上行政审批与服务型政府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创新公众深度参与的多元评估主体,借鉴戴明循环思想,构建服务型政府导向的网上行政审批绩效评估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强调网上行政审批评估主体应包括公众和第三方,结合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网上行政审批进行全过程的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20.
政府监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传统社会性监管重视政府和监管对象之间的互动,而忽视了公众诉求对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运用北京市政务热线大数据,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三大社会性监管领域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各领域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在不同时空颗粒度存在聚集和离散效应。环境保护诉求的公众聚集度最高,食品安全诉求的回应比例和公众满意度最高,医疗卫生诉求的回应时长最快、解决率最高。三个监管领域公众诉求的回应,共同受空间维度和政民互动程度的显著影响,时间维度与区域属性影响则依监管领域自身特征呈现差异。链接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性监管,可为大数据驱动的社会性监管创新提供实证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