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与宗教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在所有宗教之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是最多的,本文讨论了穆斯林在东南亚的早期活动,结合伊斯兰教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传播进行研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具有和平、包容和本地化的特点.而华人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郑和7次下西洋是东南亚伊斯兰教传播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1999年大选以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变化及其影响。本文指出 ,华人选票对政治的决定性影响是近年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重大突破 ,但政治突破并没有给华人带来相应的实质性权利 ,华人执政党在政府中的边缘地位没有改变 ,华人与马来人不同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改变 ,华人反对党的政治影响则明显减弱。如何使华人地位的实质改变与华人政治发展同步 ,是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发展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两个重要的国家 ,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不少差异。在种族上 ,两国民族的祖先原始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属蒙古利亚种族系统 ,原在亚洲大陆 ,许多学者认为两国民族的祖先源自中国云南一带。宗教上 ,印尼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语言上 ,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 ,印尼语是由马来语发展而来的 ,两国语言相通。文化上 ,世界四大文化即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两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同文同种同宗教的国家。华人在这两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和中国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郑和纪念展》,于1997年8月17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式开幕,后又在新山、怡保、双溪大年和瓜拉丁加奴等城市巡回展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举办郑和纪念巡回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笔者应主办单位邀请,作为这次展览会讲座的主讲人之一,随团在展出的每一个城市用马来语或汉语演讲。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7.
前言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华人学校不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华人人口较多的国家,而在柬埔寨,这一事实无疑会让许多人难以置信。柬埔寨华人社会的多数派潮州籍华人所经营的端华学校学生人数最多,从而成为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华校。目前端华学校有本校和分校,根据中国侨网,本校和分校的合计教室数量和班级数量分别为124间和205个,教员总数为230多名  相似文献   

8.
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移民到底起于何时,这是个一时难以找到结论的问题。但是,在明朝以后已经有大批华人定居马来半岛和东南亚群岛,却是无可置疑的。那么,15世纪初发生的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对于这些地区的华人移民在当时和后来不可能没有影响。影响到底何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来人和华人的不同历史想象,导致马来西亚迄今仍然面对许多政治上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简析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华人的民族主义起源,并梳理辛亥革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种种政治后遗症,探讨当今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董南 《东南亚》2003,(2):63-64
第 2 0届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于 2 0 0 3年 5月 1日拉开序幕 ,开始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地展开。马来西亚华人众多 ,华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高达 2 7%。在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是除新加坡外 ,华人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维护中华文化 ,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争取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1 984年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等 1 5个华人社团发起举办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 ,目的是通过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以推展中华文化 ,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华人文化节内容包括文艺节目演出、武术表演、猜谜、中华传统画展、中华美食展、中华传统服装展等等。马来西亚华…  相似文献   

11.
陈嘉庚是东南亚华人的杰出领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和爱国者。我原是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后到澳大利亚深造并在那里工作到现在。在研究历史及东南亚华人社会过程中,感到陈嘉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华人社会和华侨史中,起过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很有研究的价值。 (一) 我是1975年开始搞陈嘉庚研究的,到现在已近十年,我先开始收集有关陈嘉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十九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人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人认同观念的转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的诸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前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观念战前,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一样,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到马来西亚只是为了谋生,最初并不打算  相似文献   

13.
郑一省  叶英 《东南亚》2011,(2):20-25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华人和马来人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共生状态。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虽有族群间矛盾,但两者已基本上形成彼此忍让、相互共处的局面。这种共生态势,主要表现在两者在政治上合作、经济上渗透和文化上交流。共生态在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0年,马哈蒂尔出版了《马来人的困境》, 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论争。其实,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同样处在困境之中,台湾学者杨建成于1982年出版了题为《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之专著,从国内政治和种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马国华人的困境与出路。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居住于马来西亚的华人总数达580多万,占该国总人口的25%左右,为海外华人第二大的聚居国。因此,如何在实证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马国华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是学术界主要的关注点之一。 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根源也是有所不同的,以往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冷战的历史形态考察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国家关系的特征,即“华人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内涵。在此,所谓“华人因素”指的是,由于华人人口在本地区的存在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的有关华人与中国的政治联想,华人与所在国的民族矛盾。这从中国和马来西亚、印尼及越南的关系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在马来西亚,仙四师爷庙这一华人宗教组织与著名的华人先驱叶亚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拟简要分析仙四师爷庙在其创建、发展过程中与叶亚来的重要关系。一、叶氏与仙四师爷庙的创建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社团中所反映出的华人信仰的神祗很复杂。不过,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传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国家。马来人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华人在经济上具备一定的实力,印度人则是马来西亚不可忽视的第三大族群。华人和印度人作为马来西亚的外来族群,移民背景相似,在文化认同和政治参与上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田樱 《海内与海外》2004,(12):69-70
我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时,下榻的宾馆不远处有一家华人开的名叫世界书局的书店。那是一个雨天,我来到书店三楼时,看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图片展———“南洋机工中国抗战纪念展”。在海外能看到这样的图片展,我感到格外亲切,因而吸引了我去观展。展厅前面在红色大字“南洋机工中国抗战纪念展”的横幅下,有四个条幅,依次写着“中国危急,八方支援”、“滇缅公路求助南洋”、“抗战丰碑,机工血铸”、“历尽万难,功垂千秋”,展示着南洋机工英勇投身于神圣的抗日救国援助工作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世界书局和星洲日报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9.
在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中,林金煌以他的精明能干、迅捷的经营方式和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精神赢得世人的注目,成为马来西亚杰出的现代青年企业家。他是马来西亚弹簧垫褥制造业的先驱,曾任钢山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双木有限公司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林金煌还是第一位到中国大陆投资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华人从中国移居到马来西亚,除随身携带的少许物资之外便是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及人文精神。他们将中华文化注入日常生活中,并扎根于马来西亚,成为该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华人文化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