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侦查学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我国侦查学研究进展显著.侦查学的学科地位逐步得到法学界认同;侦查学的体系、结构和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哲学方法被引入侦查学中结出硕果;新的侦查方法、侦查手段、侦查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国际侦查合作问题成为热点;侦查学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但是,发展道路依然不平坦,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我国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有许多事实或现象需要运用这种侦查措施进行澄清和解决.但是,关于侦查实验中的诸多问题,国内侦查学界还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侦查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操作性较强、实验应用很广泛的侦查措施,由理论到实践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严谨的科学体系,以求得对其正确的认识和运用,这对丰富刑诉中的侦查理论,科学地指导刑事侦查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指导侦查实验的理论基础,即方法论中的模拟方法和侦查实验的范围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侦查学二十年来理论发展要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结束20年来,我国侦查学得以恢复和发展,在侦查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论述了学科名称、对象体系、基础理论、侦查方针、体制改革、侦查思维等各个方面理论发展的概况,对侦查学发展的历程和全貌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是国际和国内突发重大事件频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 ,我国的法学研究一方面受到这些突发重大事件的影响 ,表现出鲜明的年代特征 ;另一方面 ,我国的法学研究仍然沿着既定的轨迹稳步前行 ,这就是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建设 ,致力于立法课题、司法实践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学科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学理论、侦查学理论和诉讼实务的角度,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侦查部分的立法条款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对"侦查机关的职能界定"、"案件管辖"、"有关侦查概念订正"、"侦查章、节、条、款结构调整与内容增添"提出了立法修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民间法研究视野中,村规民约从国家法律效力体系的外部转为法治实践的社会基础。本文通过对浙江沿海地区某经济发达村庄20年中17件村规民约的解读,以个案实证研究的方式展现我国法治实践在村庄自治中的发展轨迹,进而探究国家法律与村规民约在村庄治理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贵州民族法学研究成果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有着丰富的民族法学研究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民族法学工作者在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优秀成果,推动了民族法学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的法制心理学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但是在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较大的发展。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有必要对过去20余年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法制心理学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三次革命 我国民营企业理论研究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萌生阶段和发展阶段.(1)萌生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三大前),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直接结果就是个体、私营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安全法学理论基础研究概况;安全法学理论基础问题研究的意义;安全法学在安全学科中的地位和安全法学在法学学科中的地位;安全法学的概念、调整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技术体系框架等方面论述了安全法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FDI吸收能力的研究日益突出,关于FDI吸收能力的研究渊源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去向及其决定,简称为FDI决定理论;二是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政策激励,简称为FDI影响理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开始注重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并由此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声名。其中有两类学者特别值得注意,一为非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而在法学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其典型代表为瞿同祖;一为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却旁逸斜出,在别的领域异军突起,开创新的学术天地,其典型代表为陶希圣。前者已为法学界所熟知,后者则未足以为法学界所留意。本文深入探讨陶希圣以社科方法研究法律的缘起、发展及转向,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学发展的状况与学理基础,及其与其它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的共通与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允诺禁反言”原则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允诺禁反言”原则是作为传统的对价理论的对立面而产生的英美合同法概念。它于19世纪末形成,在20世纪得到充分发展。其适用须具备四项条件:有允诺存在、受诺人对允诺发生依赖、这种依赖为允诺人有理由预见、受诺人因依赖遭受了损失。它的适用范围包括从合同谈判到合同履行完毕的全过程。该原则因倡导公平正义和注重法律与现实的联系,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以前欧洲的国际私法学说对国际私法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学说的解读,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展现学说的原貌。鉴于此,同时抛弃非理性偏爱,本文对传统的各个学说进行了尽可能的再现,希望能对学说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公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问题是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伴随始终的重大问题.纵观我国学术界对公平问题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是公平问题研究的第一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研究是公平问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公平问题研究中,研究视域逐步拓展,理论深度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有一些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间的冲突及衡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可谓是殊途同归。而且,尽管在20世纪末以前传统的冲突正义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后实质正义已经明显地渗透到冲突正义的思想之中,因而呈现出了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和发展之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表明传统的冲突法规则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价值至今仍然不能被完全否定,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得到衡平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理大发现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发现应指任一文明民族的代表首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15世纪60年代至17世纪末,欧洲人进行和完成了地理大发现,这段历史时期地理发现的规模、成果、意义和影响特别重大。地理大发现可依其主角的变换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西葡阶段和英法荷俄阶段。航海探险和陆上探险分别是地理发现的第一途径和第二途径。大航海大探险若取得重大的地理发现成果便构成地理大发现。大航海及其时代则可据其航海的特点分为近岸远洋航行、跨洋远洋航行、环球远洋航行和极地冰海远洋航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理论与法学研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所采取的一种崭新方法。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法学研究,有助于开拓法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为法律规范赋予新的活力。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不仅关注法律规范的表述模式,而且关注立法的价值取向,关注法律的目标实现,关注法律的功能和实际作用的发挥,关注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社会性别分析理论,对如何实现法律权利的实质平等,提供了分析的视角,尽管在如何操作的层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学说被辗转介绍到中国,从《西国近事汇编》、《万国公报》的大量译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科学社会主义才在中国传播开来,乃至成为时代的主流。本文分三个部分,就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足迹作一历史考察,以期让世人了解社会主义学说如何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军事社会学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创建以来 ,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术成果较为显著 ,重点问题研究有所建树。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学科体系建构尚有分歧 ,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 ,研究领域失之零散 ,研究方法较为单调。展望未来 ,我国军事社会学的学科前景十分广阔 ,但要使学科科学化、规范化 ,进而使学科走向繁荣 ,在宏观上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理论研究力度 ,构建中国军事社会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二是解放思想 ,拓宽视野 ,增强军事社会学的生命力 ;三是加强学科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