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黎黎 《传承》2010,(15):74-75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域中审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域中审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宏  贺翔 《中国发展》2007,7(4):32-36
公共行政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已开始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它提出了众多引人瞩目的观点,对公共行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公共行政本身也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着反思,公共行政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该向着更开放、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各种理论相互批判地吸收,实事求是地融人到各国的改革实践中去,才能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传统动机理论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兴起了公共服务动机理论.该理论基于“理性公共人”假设,从公共服务动机这一概念出发分析公共部门员工行为,其包含的理论内在逻辑是,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部门员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公共服务动机形成于体制传递公共性的价值逻辑;公共服务动机使公共部门员工对内部激励更具有适用性.上述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动机理论的局限性,对在我国公共部门中实施有效激励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换之间关系的角度分类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主要观点,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具有的重要影响;阐述了电子政务和政府职能两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可能蕴涵的深层次问题;论述了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技术实现和跨国界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11月1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部分中国鞋企拟将皮鞋反倾销案上诉欧洲初审法院,商务部表示尊重和支持,并将在公共服务和信息方面向企业提供帮助。这是中国商务部继在10月25日组织针对性的“反倾销研讨会”后,在11月的一周内第二次公开发表此观点。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关键。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总的来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仍比较薄弱,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以来,公共服务导向日益影响西方各国政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导向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式逐渐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中得以凸显: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大报告中将公共服务均等化列为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公共服务导向运用于我国时(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明晰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并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在二者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乔立娜 《电子政务》2012,(12):81-87
简要综述了第30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分议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公众信任"的研讨热点:在电子政务情境下,公众信任如何概念化;从政府内部运作与外部公众媒介视角考察电子政务如何影响公众信任等。概述了与会学者对电子政务发展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与作用的主要观点:电子政务发展能够较大程度提升公众信任,但对公众信任的基本价值取向难有实质性突破,对挽回各国政府的信任危机难有大作为,并将引发新的公众信任危机等。介绍了各国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增强公众信任的主要实践。总结了国际社会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增强公众信任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雨婷 《思想战线》2011,(Z1):292-294
公共服务从产生开始,就始终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重点,通过对众多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理论进行了综述。从农村公共服务的性质类别、三级行政架构和现实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模式三个方面对国内的最新研究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传统观点认为,地方经济或财政实力决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但是,我们认为公民参与、社会组织、信息沟通、电子政务技术等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更具影响力。在公共治理理论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综合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政昌 《前沿》2008,(5):104-106
美国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将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提出的替代性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在对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本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将其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优越性,然后结合当前国内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中的规则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提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关键在于规则变革 ,而且提出了规则变革的优先顺序 ,即与政治规则相比 ,优先选择经济规则 ;与较低层次规则相比 ,优先选择元规则的变革。将公共选择理论关于规则变革的观点用来比较分析中西方行政改革 ,将会发现变革公共服务的供给规则 (公共服务市场化 )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优先选择 ;而优先把行政决策的规则从其它性质的规则剥离出来 ,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是中国行政改革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前提是建设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建构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府改革,其总目标就是要建立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来建构我国服务型政府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公共服务改革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有限政府”理论、“企业化政府”理论和放松规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民营化为手段,以顾客为导向,以竞争促效率的政府重塑运动。虽然成绩显赫,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现,使我们对20多年公共服务改革核心价值进行更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与中国公共服务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相对短缺、不平衡以及与公共服务质量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共服务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作为一项推动政府改革的运动,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对电子政务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的机理、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宁 《桂海论丛》2005,21(5):F0002-F0002
2005年8月13日至16日,由广西社科联、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府、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桂林市社科联、广西师大社科联、桂林工学院社科联、桂林市直属机关工委协办的广西“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会在恭城县召开。会议收到征文358篇,经专家评选委员会严格的匿名评审,评出入选论文80篇和获得各项奖次的优秀论文。全区社科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实际工作部门的代表80多人参加了会议。桂林市委副书记邓纯东到会祝贺并作专题发言。会议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奉恒高、广西社科联主席庞汉生作了专题报告。会议特邀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冯秋婷和中央民族大学学科规划办主任、博士朱雄全分别作了《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者提出的新要求》、《推进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对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议研讨的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边疆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实践探索,提出"流动公共服务"概念和主要观点,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结合现实和相关理论,概括"流动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理念层面的创新及其创新价值。"流动公共服务"不仅仅是边疆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而且是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本文虽然是基于边疆地区的探索性研究,但"流动公共服务"具有在更广范围内推广的实践价值以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理念价值,这将是"流动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宏 《前沿》2006,(7):145-147
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政府基本是唯一的提供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公共服务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我们应在借鉴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实现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明显增加,均等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念创新不够、管理体制不顺和运行机制不活等。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管理体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