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玉环名源自海岛奇观。2018年9月22日,"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融合发展论坛在浙江台州玉环市分会场成功举办。开幕式上一部《让世界听见玉环》宣传片拉开了活动序幕。"共创共享,融合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让世界听见玉环》的宣传片为两岸嘉宾展示了玉环市的非物质  相似文献   

2.
曾纪鑫的《千古大变局》,近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永远的驿站》、《历史的刀锋》之后又一部文化历史散文力作。正如著名学者谢泳所言:"曾纪鑫是中国最早写作文化历史散文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作者这次将笔墨集中于近代中国,以洪秀全、曾国藩、  相似文献   

3.
正刘庆邦共创作了《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梅》《遍地月光》等9部长篇小说以及30多部中篇小说与300多篇短篇小说。这一部部、一篇篇,都是在用眼泪和心血刻画矿区与乡土人民的生命姿态与情感。有这么一种说法:"在陕北,提路遥有人管你饭吃;到煤矿,提刘庆邦有人管你酒喝。"由此可知刘庆邦创作的煤炭题材文学作品是多么的深入人心。他四十五年笔耕不辍,用心开垦经营着自己的文学园地;十五载履职建言,  相似文献   

4.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跟斗小子》是一部神奇的戏剧!它竟然把许多原本不搭杠的事情和元素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呈现在舞台上,让每个观众感受到了极大的思想与艺术震撼。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词:混搭。时装界和装修界以"混搭"突出个人化的风格,而这部戏的"混搭"则彰显出编导张仁胜的艺术个性,演绎出令人难忘的精彩。"混搭"出深刻的思想。《跟斗小子》讲述的是两个故事:一个是以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为原型的宁仔,描写他从小离家去练体  相似文献   

6.
陆天明:"我现在是在走独木桥……" 虽然名气已经很大,但陆天明对自己的作品却是越来越挑剔了. 以写反腐倡廉作品享誉文坛的陆天明在创作的题材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现在正在创作一部以描写我党高级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新作《省委书记》(暂名),电视剧和小说都将在2002年上半年完成.  相似文献   

7.
刘继兴 《传承》2009,(3):64-64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  相似文献   

8.
俞世芬 《今日浙江》2014,(15):59-59
正作家孙侃近年来连续创作了《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高速卫士吴连表》、《烈火中的青春》、《"最美爸爸"黄小荣》等最美系列长篇报告文学。短短几年间,随着浙江大地不断涌现最美人物,他以职业的敏感与热情持续追踪,深入探究,不断有新著问世,引发关注与感动。最新的《以美铸魂——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是其中一部"集大成"的作品。何谓"集大成"?这部报告文学不拘泥于一人一事,是由一个个最美人物汇聚而成的最美现象。并且,作家的着眼点不在最美现象的"展示",而在其带来  相似文献   

9.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荟集古今学者的学说炮制《庄子》,对庄子虚无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使其唯物思想和质测之学得以展现。方以智主要是以象数来会通《易经》与《庄子》内篇七篇,通过《药地炮庄》三十三篇,使庄子学著作始终贯穿着易学象数学思想,从而把以易解《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以"公因"、"反因"说来解释《庄子》则更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实为以往的一切解说者所不能及。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有机结合。两部党内法规刚柔相济、相互配合,很好地实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笔者以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每一名党员都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做好"四种人"。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被西方文学者公认为是一部最伟大的悲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受人文主义精神的理性和中世纪宗教的影响,而不是学者普遍认为他性格的"优柔寡断"。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一定的机智与果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严谨的,但绝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它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养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马庆泉博士以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勇气和智慧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理论创新和探索,并完成了他的经典之作——《新资本论纲要》,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史上的一部力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以一种有趣的政治经济学对话的形式,虚拟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话,以精练的语言和简单的文字构思出了一部引人入胜的“话剧”,把他对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其他一些政治经济学原…  相似文献   

13.
一 老舍是个大作家,可一生都在写下层百姓和小人物. 新中国之后,老舍先生著作等身.可真正被后人熟知的只有两部话剧:一部挽歌《茶馆》;一部颂歌《龙须沟》. 老舍以写作为自己的职业.尽职尽守,业绩昭著.但是老舍很清醒,他曾经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对英国人格尔德夫妇说过这样的话:"我虽然同情革命,但我还不是革命的一部分,所以,我并不真正理解革命,而对不理解的东西是无法写出有价值的东西的."  相似文献   

14.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极富盛名的一部著作,在著作中他提出并阐述了"单向度的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逐渐丧失了否定、批评、想象和超越的能力。该著作又是他分析和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代表作,通过批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理论。他的思想虽有很多缺陷,但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仲丹 《群众》2014,(7):62-62
<正>作家王跃文是以写官场小说著称的,他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前几年,他在参观山西的"皇城相府"时忽生灵感,要为"相府"主人清代康熙年间的大臣陈廷敬写部小说。这就有了今天为人关注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陈廷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原名陈敬,因科举会试时有两个陈敬名列进士名单,被顺治皇帝赐名廷敬。他是清代前期的能臣,又以清廉出名,史书上对他有"清勤"的评价。为官近50年兢兢业业,政绩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23)
<正>新人初来乍到,总有不少磕磕绊绊。尽管对国际汉语民间教学的各种有趣活动多有耳闻,但真正接触却是一片空白,所以当选题会上同事向我介绍胡同学校用打麻将教老外学汉语的趣闻后,我把它定为了重点采访对象之一。网上关于胡同学校的报道其实不少,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12年做过一期《马克和他的"胡同学校"》专题报道,也有一部半  相似文献   

17.
杜学文 《今日山西》2004,(12):42-44
晋商正在成为一个十分热的话题。人们正在发现民族发展史中十分重要的一页。晋商,是种商业现象,但更是一种文化象;是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存在但实际上对民族的进步又具有特的意义。晋商是我们的先人创造一个文明奇迹,是至今仍然存活我们内心世界的文化秘密。我们图从中寻找昔日的辉煌所在。而今继第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话剧《秋》登上舞台,和广大观众见面后又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阵容庞大气势辉煌的舞剧《一把酸枣》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这似乎把关于晋商的话题再次推向了高潮。以舞剧的形式表现晋商,《一把酸枣》是第一次,颇有开风气之先的意…  相似文献   

18.
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多年前的一部《猜火车》,让我们见识了他英国式的黑色幽默。多年之后,他的新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他驾御不同题材影片的游刃有余。一部献给孟买的影片,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正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创新成果,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和制度利器。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找准职能定位,以《准则》和《条例》为重要依据,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确保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各项要求落到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