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英国"脱欧"是近年世界政治中爆发的典型的"黑天鹅"事件,长达三年的"脱欧"乱象至今无法收场,两位首相的政治生涯因此结束,"脱欧"的最终走向仍扑朔迷离。在整个"脱欧"进程背后,政党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英国政党政治的深刻变迁和新政治势力的崛起催生了"脱欧"公投。而英国主要政党围绕公投结果的纷争与博弈,则使得"脱欧"进程更加曲折动荡、乱象丛生,导致英国政党政治版图进一步分化重组,社会分裂加剧,"脱欧"的负面示范效应不断外溢。理解当前"脱欧"僵局,必须回溯到政党政治中,审视英国主流政党有关"脱欧"的主要立场与态度,从而发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多年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发展演变日趋复杂,呈现出政治力量碎片化、"右强左弱"、素人强人受捧、思想交锋加剧、政党博弈混乱等阶段性特征。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社会问题矛盾加剧、西方民主深陷困境、传统政党功能弱化以及国家政治干预增强等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产生上述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展望未来,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与政党发展的困境可以预期,新老政党力量此消彼长难以避免,能否妥善处理保守与创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直接决定其政党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3.
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英国脱欧进程出现了众多波折,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源于政治博弈和社会分歧的脱欧进程加剧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极化和分化,使延续数百年的政治制度遭遇了新形势、新议题的冲击,制度问题不断暴露,制度韧性被推向极限。2019年的英国大选是脱欧公投以来的第二场提前选举,它是英国国内政治受脱欧进程演变的结果,这场选举也将持续影响英国政治的走向。后脱欧时代,保守党政府依然面临着社会撕裂、国家分裂、国际定位等诸多挑战,工党、自由民主党等政党则进入了重选领袖、重新调整的新阶段。由于苏格兰地区和北爱尔兰地区的离心倾向上升,脱离欧盟"重获国家主权"的英国将直面国家分裂的风险挑战。如何淡化脱欧纷争和重建国内共识,仍是保守党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8年11月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英国内部围绕这一协议出现了新的政治僵局和政治博弈:该协议在英国议会批准过程中面临巨大阻力,挪威模式、二次公投、无协议"脱欧"等可能性依然存在。"脱欧"僵局与近年来英国在议会主权的宪法体制、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演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身份政治与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层面出现的政治转型趋势紧密关联,能否打破这一僵局也与英国围绕这些问题建构新政治共识的结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英国全民公投选择退出欧盟,引发政坛强烈"地震",给英国政治格局、政党政治甚至民主体制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进入脱欧轨道上的英国政坛"右强左弱"态势进一步加强,社会阶级对立加剧,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传统政党不得民心,尽显疲态,民主体制遭遇困境。如何应对新形式变化,"寻锚"定位,保持政党吸引力将是英各政党面临的普遍挑战。  相似文献   

6.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上实行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家里,绝大多数都遵循西方政党政治的理论、制度法律及其原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多党政治体制虽然具有西方多党制的"外壳",却难以拥有其"内核"。从表面看,似乎是发展中国家的强势政党、政治领袖等对政党体制进行了"主观"改造,但实际上,许多客观的深层次原因决定了西方多党制在发展中国家"落地而难以生根"。西方多党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演变说明,即使最先进的外来文明、制度或体制,也要立足于本土才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和人民党交替执政是西班牙政党政治的基本特点。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丑闻、地区分离主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西班牙社情民意发生深刻变化,政治力量分化重组,左翼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相继兴起,左右翼主流政党主导的格局受到冲击。2023年大选后,西班牙政党格局碎片化有所缓解,但左右阵营极化和央地矛盾尖锐化仍然突出,组阁僵局再次出现。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和执政合作方式不断演变,西班牙传统政党和新兴政党、全国性政党和地方性政党之间的博弈将更趋激烈复杂。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家族治下的非制度性政党政治 菲律宾曾被称为美国政治在"亚洲的民主橱窗",其政党政治也来源于美国的政治理念.从政党建立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角度看,菲律宾是亚洲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但菲律宾的政党执政具有明显的精英政治和家族政治的特点,政治家族掌控着菲律宾政治的变迁,使得菲律宾的政党政治从选举到执政都打上了极深的家族烙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扩散和蔓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不断发生新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也有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总体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普遍面临困境,能否妥善处理疫情、兼顾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其政治处境.疫情牵引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朝野政党博弈不断演化,乱与斗的特点更为突出.社会思潮的多元激荡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博弈的复杂性、尖锐性,加剧了不同政党力量的此消彼长.资本主义国家新媒体与政党的博弈更为尖锐复杂,给政党政治带来多样化的影响,推动执政党和政府采取更多反制政策.疫情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乱象,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社情民意和政党政治发生深远变化.社会民主党作为欧洲主流政党和左翼政治力量,陷入了新一轮选举困境,其持续衰退改变了左翼阵营内部的实力对比,打破了左右两大阵营的传统平衡,加速了各国政党格局的分化重组.政党格局演变、左翼阵营内耗和选举制度的差异程度又影响了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走向.与得益于选举制度的英国工党不同,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社会党的选举困境十分严峻.以2021年德国大选为开端,欧洲主要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党博弈.在竞争性和周期性选举的压力之下,社会民主党亟须找到政治空间的合适定位,有效实现政党变革、党内团结和党外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边缘政党.  相似文献   

12.
脱欧公投后,英国政党政治一度出现传统两党党内分歧加剧、地区型及议题型政党力量上升、政党政治极化等变化趋势,议会制度及政治社会共同体都受到冲击。经由2019年大选,英国政党政治格局有所回归和趋稳,脱欧与独立公投未来短暂明晰,政党党纲再度向中间路线靠拢,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英国政治制度韧性于此再度彰显;然而在正式脱欧后,能否以更高的治理绩效解决其国内“民主赤字”问题,或将成为未来英国政治制度韧性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大选后,马来西亚出现建国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替。政党政治的权力格局开始从巫统独大的单极形态转型成为多党制衡的多元形态。各主要政党沿着族群、宗教以及阶层的政治分野,呈现"两升一平一降"发展态势。从中长期来看,马来西亚的政党轮替将为中马合作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但从短期来看,新政府各党派的权力博弈很可能引发政治风险,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历来存在的民族区域治理模式论争,尤其是今年的苏格兰独立之争中,政党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保守党素来坚决反对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部分自治权的方式以软化其民族独立立场的主张。英国工党政府主导的权力下放的宪政改革,使英国议会不再是英国政党和政治家们唯一重要的政治舞台。从英国政党政治与民族政治的互动,尤其是从处理苏格兰民族分离主义的主张与政策来看,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都发挥了作用。两大政党的民族政策受制于本党在政党竞争中得失的考虑,但也各自有成效和弱点。政党竞争这一基本的政党互动模式,并不排除各党在国家利益面前进行合作。政党政治为民族问题的处理带来了复杂性,同时也为民族问题的处理带来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刘成 《当代世界》2019,(9):23-29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主权与欧盟超国家治理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并牵动英国、欧盟与北约等多边关系的走向。"脱欧"后的英国对国家的掌控将有所加强,但其在欧洲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遭受挑战。英国"脱欧"是其传统对欧政策和现实政治交织的产物,"脱欧"公投呈现出英国地域、阶层和族群的差异性。英国政党的对欧政策不能完全违背传统对欧政策的"孤立主义"原则。英国未来将面临诸多调整,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能否达成共识,并使其成为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期待。回归历史与传统则是英国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的墨西哥总统大选结束了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的执政格局。由一党威权到多党竞争,墨西哥逐渐形成了新的政党政治生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党国家治理效率低下和政党的社会认同低下。这一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墨西哥政党自身演变有关,也与其所处环境的变化有关,包括政党的官僚化、政党整合功能的减弱、中等阶层的非政治化以及其他代表性中介的发展。墨西哥应构建一个"成长型"政党以适应这样的演变,包括加强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巩固政党对国家的治理功能;提高民众对政党的政治认同;政党要正确定位,协调好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政治系统、政党政府、政治沟通和政党领袖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究其原因,政党与选民关系的易变性,民粹主义、反建制、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等思潮、理念、倾向甚至行为等因素,正在合力塑造着中东欧国家特殊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与发展轨迹。新型政党与边缘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对中东欧未来政治生态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为打破长达三年半之久的"脱欧"僵局,英国举行了近百年来的首次冬季大选,保守党地位得到巩固,顺利推动英国议会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工党力量则被进一步削弱。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保守党和工党在"脱欧"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多年来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政党社会基础的变化,特别是阶级政治让位于身份政治,从而削弱了选民原有的政党忠诚,而"脱欧"这一特殊背景则加剧了转变进程,凸显了身份政治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英国的选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政党格局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英国保守党的强势地位将继续得到保持,工党则将进入艰难的转型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世界政党政治的钟摆充分体现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政治发展规律.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奉行右翼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资产阶级右翼政党相继在新一轮选举中取得执政地位,表明世界政党政治走向由冷战结束初期的中左翼政党政治向右翼政党政治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就总的特征而言,欧盟政治是"两级政治",欧盟的方方面面都打下了这一特征的烙印,政党自然也不例外.欧盟的政党体系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一个是民族国家层次,另一个是欧盟层次,即超国家层次.从政党的架构来看,欧盟层次的政党已经与民族国家政党相类似,但是,就政党的地位与功能而言,欧盟层次的政党却难以发挥类似政党在民族国家中的那种核心作用.我们可以把欧盟各成员国的政治称之为"政党政治",但却不能把这一称谓加之于欧盟政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比较欧盟两级政党架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探寻限制欧盟层面政党作用的各种因素,并对其未来的走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