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开放政府数据成为各国贯彻数据战略、行政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框架、相关立法情况,明晰我国在政府数据开放规则构建中存在对数据开放认识不足、所涉及的立法与配套政策衔接度不够、细节标准不一等问题。提出深化政府数据开放的认识,借鉴国外成熟制度经验,加快完善数据开放的相关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问责是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的选民通过直接路径、间接路径和复合路径三种方式来向政府问责。这三种问责路径与西方国家的选举活动和选举制度密切相关,选举对政府问责有着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选举与政府问责的关系对我国的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问责制度的完善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政府再造”运动的兴起及其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为了重塑政府形象,许多西方国家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运动。这场深刻的变革在一些国家收效甚大。西方"政府再造"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英、美、日三国政府再造运动的一些经验,可以给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西方国家党政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国家,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党政关系理论都反映了"国家植根社会,民众掌控政府"的现代政治逻辑,但在实践模式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中西方国家党政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明了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长期领导是中国党政关系的根本优势,西方政党的狭隘代表性是其党政关系的致命缺陷;又能从中国党政关系发展尚不成熟的现实出发,通过汲取西方国家的党政关系历经长期发展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英、法、西德等西方国家对苏联与东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续到六十年代,有的甚至到七十年代初。它主要表现在广泛建立研究机构,组织和扩大研究队伍,出版书籍与刊物,整理图书资料。其原因是这些国家都需要清楚地了解在苏联与东欧所发生的事情,并把这些事件和问题看作涉及自己的国家利益,认为加强对苏联与东欧的研究是关系到本国生存发展的大事。主要西方国家怀着上述目的,对苏联与东欧的研究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然而,由于各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是否还存在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还是雇佣劳动者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就是"新中间阶层"。我们认为,只要能够阐明"新中间阶层"仍然是雇佣劳动者,那么,其他的工人阶级由于仍处于传统工人阶级的概念——体力劳动者——范畴之内,就无须多加论述了。  相似文献   

7.
劳研 《工会博览》2003,(23):43-46
集体谈判自19世纪初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以来。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立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推行等多个阶段。现在,集体谈判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和谐政府理论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体,在和谐社会中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是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必须理性对待的问题。现代西方国家和谐政府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设计:社会契约理论奠定了和谐政府的权力基础;分权说设计了和谐政府运行的政治机制;责任制政府为实现和谐政府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治理理论则为政府实现政治和谐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和引导。因此,科学地梳理和探索西方国家和谐政府理论发展的历程,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府机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课程的社会适应性是指在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法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开放教育学员开展面授的各种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让开放教育学员不仅学到公司法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将公司法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相结合,运用公司法的理论知识分析、探索和解决在社会中相关公司法的各种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法课程的社会适应性改革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了开放教育学员对公司法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法学课程的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法课程的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针对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法课程的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学方法分析三方面讨论了公司法课程的社会适应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社党是1989年两德统一时期成立的,其成员大部分来自民主德国的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因此它与民德的历史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民社党成立之后,首要问题即是要反思历史,探讨社会主义在民主德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文明演进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西方特别是西欧,是世界最早出现政党的地区,是世界政党制度的发源地.西方近代政党制度的产生,以及由此逐步形成的政党政治,使西方国家的上层建筑实现了革命性飞跃,对本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治演进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要求实行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特别是三权分立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迷信西方民主制度.迷信西方民主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与内在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思想.《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现代的议会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资本主义统治由于其阶级本性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特别是20世纪末,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党的性质、发展道路、运行机制、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看法和探索。这些变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行政责任是国家责任之一种,是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的职责。在现代国家中,行政责任直接发端和表现为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国家权力的权源、国家权力的分配形式和国家不同权力主体的法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其二是与上述宏观的国家体制问题相联系,产生出国家行政组织——政府行为的法的依据、后果及其责任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国家行政组织的机构、职责和国家公务人员的权利、义务、考核和惩处等问题,即工作责任制度。现代国家的行政责任是一个较为周密而完备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行政责任的监控是其基本内容之一。因为"行政责任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保障国家权力主体对行政部门及其管理行为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确保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根据国民的意志和法律的规定开展行政活动,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防止和反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肆意追求权力和特殊利益、而置国民利益于不顾的现象。这就产生了建立和健全行政责任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和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整,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既重要又十分迫切。在西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迄今为止尚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的理论专著。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与社会的概念也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作为一种简单的介绍与评述,本文将国家定义为在特定的领土范围内合法地垄断了暴力的使用权,并对此范围内的所有居民进行管理和提供保护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也是国家区别于社会的两个重要特征。至于社会,在本文中仅指在地理范围上与国家大致重合的但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欧美国家大选中,长期难入政治主流的左右翼极端政党群体性崛起,从体制外闯入体制内,黑天鹅现象频现。民粹主义和极端政党推崇大众民主,认为平民运动天然合理,放纵其中的非理性抗争行为,鼓动以反体制和保护个人权益为主要诉求的街头政治。西方多党博弈与制衡,多以裹胁民意、绑架国家利益、加速国家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为代价。西方政客特立独行走极端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朝野矛盾和政治极化。极端政党与民粹主义融合聚变,也进一步加剧了西方政治极化和政党格局碎片化趋势,否决政治将成常态,选举政治的不确定增加。民粹思潮崛起,既挤压了左翼力量发展空间,也刺激了强人政治的发展。解铃还须系铃人,西方民主失灵和特朗普现象的答案只能从西方多党民主怪圈中求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到了该清除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和政府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在整体上保持着稳定的规律,又在不同形态的历史时空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行政法不是自然原生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近现代的创造,即使在没有行政法的时代,不同形态视阈下的政府与国家关系中,都折射出朴素的时代行政法色彩。本文通过对国家和政府的基本内涵做解读,并将人类政治文明区分为军事国、政治国、行政国、法治国和市民国五态历史阶段,分别论述这五种视阈下政府与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和静钧 《南风窗》2010,(13):84-85
克勒辞职很不正常,其之所以小题大做,不无牺牲官位来破除言论禁忌的用意。换句话说,公开谈论境外派兵的得失在德国是非常敏感之事,德国人希望总统闭嘴,而总统选择了对撞政治潜规则,意欲化解炮舰政策在德国做得却说不得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