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黎江 《桂海论丛》2022,(4):92-96
新时代,广西赋予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贺州市将在广西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围绕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主题,提出坚持以理念“东融”为行动先导,推动贺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党建引领为坚实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贺州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开放合作、向东开放,地处三省区交界的贺州,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2018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贺州调研时,对贺州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了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向东开放,始终伴随着贺州发展。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为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贺州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6月4日至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深入贺州市调研,对贺州工作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目的在于打造新时代扩大开放新高地、对外合作新平台,本质是要提升贺州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新一轮开放合作推动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7)
正广东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过去的一年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10万亿GDP俱乐部"的首位成员。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7万亿元,同比增长6.2%,经  相似文献   

5.
<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方位开放发展打造"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格局的进程中,位于广西桂东北部并与广东省临近的贺州市昭平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对公安机关在奋力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贺州市昭平县公安局积极适应当前警务实战化的新动向、新形势、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亮点"借脑引智"走活发展棋局贺州市紧扣自治区党委赋予的"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新定位,全面深入实施"人才兴贺"战略,前移人才东融阵地,成立驻粤港澳大湾区经贸联络处和广州、深圳招才引智工作站,聘请大湾区的专家学者担任经济顾问,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出谋划策。近年来,贺州市引进各类人才1228人,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33个,项目投资总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8)
正广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双区驱动效应",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两大国家战略,关乎广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推动大健康与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擦亮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全力“东融”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赋予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东融”是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招商引资,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青山绿水间,贺州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作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2.9%,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和窗口,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近年来,贺州市紧扣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8)
正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一步一步将蓝图变为现实。广东正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引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市县传真     
宜州市经济建设实现“五个新发展”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位。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该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掀起了工业大会战热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新年伊始,贺州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发展的主线依然是东融。最近,本刊记者专访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听他谈贺州全力东融工作。记者:请问贺州在全力东融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李宏庆:2018年6月4日至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我市调研期间,对贺州工作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了我们广  相似文献   

13.
正亮点粤港澳企业的投资热土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从2018年开始,贺州市开展为期三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全面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投资创造广西东融最优营商窗口。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吸引了一批粤港澳企业到贺州投资兴业。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贺州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0亿元,增长13.6%,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占比达64.8%;与浪潮集团、香港锦绣集团等5家知名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总投  相似文献   

14.
<正>一组数字见证了北海市海城区30年来发展的生动实践: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78亿元,占全市总量40.9%,是1985年的815倍,总量跃入广西县区前十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8.8亿元,占全市总量43%。201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1.3亿元,同比增长35.8%,预计两项指标总量及增速均排北海第一。北海经济呈现"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鲜明特点在海城区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梧州市万秀区主动适应经济运行新常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深入推行承责团队负责制、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和政务微信群工作通报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凝聚"万秀动能",推动一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多项指标排名在全市前列。今年一季度,万秀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4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以上工  相似文献   

16.
确保“三突破”目标,梧州市提出了今年经济发展新的奋斗目标:争取全市生产总值200.2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入80亿元,同比增长9l%;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6.1%。并采取“四轮驱动”的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一、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在接受粤港澳产业转移上要有新的突破。继续把粤港澳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认真落实两广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建立健全软环境建设监督机制和投资软环境检查考评制度,加大对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半小时配套半径内,拥有百万家以上配套企业,杭州湾新区在浙江省政府确定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举足轻重。杭州湾新区被定位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自2010年挂牌以来,新区致力于转型升级大平台建设,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外贸进出口13.6亿美元,同比增长40.2%。  相似文献   

18.
丁小强 《政策》2011,(5):71-71
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科学发展新赤壁"的总体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创先争优,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6.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7.8%。一、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围绕跨越式发展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深入解放思想,形  相似文献   

19.
赵福播 《当代广西》2023,(15):40-41
<正>广西十大最美县城;广西十大休闲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重点生态功能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一项项荣誉和亮眼的数据,见证了靖西市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靖西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引导工业企业实施节能、低碳、绿色化改造,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聚焦文旅康养开展扩链、补链、强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9,(12)
<正>6月的岭南处于梅雨季节,气候闷热、暴雨不断。对于珠江口西岸的发展,有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指出,相关建设体现国家统筹三地发展的设计思路。横琴新区是广东自贸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过去1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85亿元增长到183.6亿元,年均增长近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