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11月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研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复旦大学共建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主办。来自全国的近50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双利主持会议。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蔡纪万、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出席会议并发言。主旨发言中,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介绍了诞生于浙江义乌、出版于上海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撰写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广饶传世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找到《共产党宣言》中文版本首译者陈望道,问是否能找到第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他想再看一眼。陈望道看着病重中总理期望的眼  相似文献   

4.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传播到中国来。《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陈望道,就是其中之一。陈望道于1891年...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也是陈望道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进而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00周年。然而,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却成了一个问题。陈望道是否真的做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他在《新青年》编辑部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历史的真相是:陈望道既不是《新青年》主编,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个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会议期间,身患绝症的周恩来见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的陈望道,热切地同他握手并询问道:“《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陈望道不无遗撼地摇了摇头说:“没有。”不久,周恩来于1976年1月不幸逝世,《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陈望道也于1977年10月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7.
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然而在首印时,书名却误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在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围绕着一本首印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沛 《党史博采》2001,(12):29-30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负责人为陈独秀。小组建立后,首先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小组成员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译出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列为“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用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由新青年社出版。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9.
<正>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71年时间里,不同语种的译本在欧洲广泛流传,这为《共产党宣言》的汉译提供了多样的文本依据。自1920年首次出版全译本算起,中国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已历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除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外,《共产党宣言》还有多个中译本,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6,(7)
正6月19日,我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农村传播的电影《大火种》在北京首映。影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故事梗概:1926年冬,中共地下党员刘雨心将一本意义非凡的书带到广饶,这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刘雨心携带此书前来广饶的途中,风声鹤唳,危机四伏,广饶警察局长胡传山等反动派费尽心机搜查,广饶地下党人刘忠良、刘石厚等同志为接应刘雨心、保护《宣言》,与敌人斗智斗勇……  相似文献   

12.
鲁南 《世纪桥》2009,(4):52-55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3.
党建知识     
《党建文汇》2014,(1):16-16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首次出版发行。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之一。他于1920年春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同年2月将译文送交李汉俊校阅,  相似文献   

14.
刘全 《广东党史》2013,(6):41-45
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五名党员之一,也是最早将《共产党宣言》完整翻译成中文的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过程中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后因不满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而退党,在党外为党的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1957年,经中央批准,陈望道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国家再添新功。陈望道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党外,始终坚持了自己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它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寻找。  相似文献   

16.
方瑞 《党史纵览》2022,(9):51-53
<正>任教省立安徽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过“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期间。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如同一场及时雨,润泽了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干涸的心田,使他们受到极大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文献,她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8.
1842年2月。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共产党宣言》面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揭开了序幕。《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它的诞生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道路。《共产党宣言》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传播过程颇为曲折,而其中陈望道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初版的《共产党宣言》首印1000册。这部中国出版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上印上了马克思肖像。此书一经发行,很快售罄。同年9月又印了第二版,改正了首印本封面错印的书名《共党产宣言》,书封上的书名和肖像也由红色改为蓝色。  相似文献   

20.
正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初译版发行,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但鲜为人知的是,也是在1920年,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草创时期,曾制定过一份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宣言》,并留下了许多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