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2,(22):65
向警予,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是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自幼聪明好学,她的大哥向仙钺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是湘西同盟会负责人,向警予受他的影响很深。1903年,向警予的大哥在城西文昌阁办了一所小学,向警予取名俊贤,入小学学习,在县城开女子入校读书之先例。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6岁的向警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成为名师杨怀中的学生。数年后,杨怀中在日记中写道:在我所教的长沙数千学生中,有3个最  相似文献   

2.
向警予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1919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大后,在党中央机关做妇女工作。1928年牺牲,终年33岁。1936年,毛泽东评价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1911年,16岁的向警予在常德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和蒋胜眉(丁玲之母)等七名女同学结拜,结拜时有如此誓词:“姊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到教育救国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在向警予参加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女子教育要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标,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相结合,呈现了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向警予:我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周恩来说:向警予同志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她。1998年,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汉阳的龟山上,一座烈士陵墓建造得质朴、庄严、宽阔,墓前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向警予烈士之墓”的墓碑。向警予烈士陵墓,凝铸着武汉人民缅怀先烈,对先烈不朽业绩永志不忘之情;陵墓上空弥漫的耿耿浩气,给人一种圣洁的感情和无尽的力量。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镇西街向宅,土家族人。1912年秋天,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8年,向警予加入了新民…  相似文献   

5.
正蔡畅(1900—1990),湖南省湘乡县人。早年入湘乡县女学堂读书,1915年春蔡畅抗婚离开老家,求学于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前后,蔡畅和向警予等人成立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并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24年底,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3)
正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旧社会的"清道夫"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她就已经深受  相似文献   

7.
周敏之 《湘潮》2016,(4):105-109
向警予生于1895年,1928年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其生命虽短暂,但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贡献均大。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的讲话中,对向警予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本文着重梳理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演变过  相似文献   

8.
彭岗 《新湘评论》2020,(10):55-56
向警予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袖。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三八节纪念大会上号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0,(5)
正本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的现实主题。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2)
正毛泽东高度评价向警予,号召学习"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毛泽东与向警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相识较早、友情较深、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战友。青年毛泽东与向警予具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湖湘性格和文化精神。这是他们成长、成功的深层原因、人文内涵,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是我党早期妇女解放运动最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她在积极投身妇女运动的同时,还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妇女运动的许多决议和文件,并发表了大量论述妇女解放的文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的思想。一、妇女受压迫的根源1919年向警予留学法国。留学期间,她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和研究现实问题。她先后发表了《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等文章,分析了广大妇女受剥削压迫的…  相似文献   

12.
向警予     
《兵团工运》2011,(5):17
<正>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2年秋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秋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回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九月向警予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落成的向警予同志塑像,矗立在向警予同志故居纪念馆右侧的广场中央。塑像高四米,在向警予亲手种植的两棵樟树的掩映下,昂首挺胸,风拂短发,展现了她当年叱咤风云的飒爽英  相似文献   

14.
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回溯向警予为妇女解放不懈奋斗的历程,其在思想上经历了从自由女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转变历程。一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形成,革命与妇女解放成为向警予毅然奋斗的主题。1939年,毛泽东称赞她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相似文献   

15.
正溆水河畔,松柏青翠,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向警予故居的白墙青瓦上,宁静,肃穆。与之相邻的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每天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代妇女领袖向警予的革命英雄事迹,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大地上,远播四方。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1895年9月出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1912年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  相似文献   

16.
碧血浇灌自由花1919年12月,一艘法国邮轮驶离上海港。两个月后,作为最早踏上西方求学之路的中国女性之一,向警予来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她积极从事妇女运动的发动和组织领导工作。1927年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作为党的湖北省委领导人,她毅然留在反动势力最强大的武汉。192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首任妇女部长、中央委员向警予由于叛徒出卖,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敌人用尽了一切手段,都不能动摇向警予的坚定信念,没有从她口中得到党的任何机密。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起得特别早。…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4日,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同志诞辰110周年。警予家乡85万溆浦人民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向警予同志于1895年9月4日诞生在溆浦县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期的向警予痛感“国家陵夷,学绝道长”,立志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16年她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回到溆浦创办了第一所男女兼收的女校。“五四”运动后,她加入了毛泽东、蔡和森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积极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2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了…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是我国早期妇女运动的著名领袖。1927年初,她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满回到武汉。6月,上级指示她给省委工运部的领导同志当助手。当时,工运部的领导是位年轻姑娘,文化水平不高,她万万没有想到向大姐会来给自己当助手,顿时脸红了。向警予上前拉住她的手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服从组织决定。为了革命,干什么都一样。今后,你要严格要求我,动笔杆子,跑腿,都行!”在省委工运部,向警予积极主动协助那位年轻领导,书写各种材料,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向警予甘当助手  相似文献   

19.
向警予:中国妇女宣传运动新纪元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1895-1928),原名俊贤,笔名振宇,湖南溆浦县人,出身商人家庭.幼时,入新学,稍长,相继就读湖南常德女子师范学校、长沙湖南第一省立女子师范、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改名警予.毕业返乡,创办溆浦女校(现已改名"警予小学"),任校长.  相似文献   

20.
伍若兰,1906年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城南金兰村的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 12岁时,伍若兰在湖南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读书。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中接触了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她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