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社会正义理论主要有两种基本路径:一种是通过对受制度、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的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而选择一个超越现存不正义社会的新社会,可称作"比较"的路径;另一种是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建构一种规范的绝对的正义理论来改造现存不正义社会,可称为"建构"的路径。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可归为"比较"的路径,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根基的罗尔斯式正义理论基本沿袭"建构"的路径。两种正义之路是不可通约的,但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罗尔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正义理论做出了各自的阐释.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概括表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到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其理论根源是社会契约论和抽象人性论,注定了只能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正义的改良.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革命性地提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正义,公平正义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比较分析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敏  赵勇 《理论文萃》2006,(1):15-20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规范理论研究的复兴。一大批观点各异的政治哲学家们脱颖而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自由主义的罗尔斯和诺齐克。作为新自由主义旗手的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了其传世之作《正义论》,这一著作同时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哲学最重要的文献。罗尔斯的理论受到了其哈佛大学同事诺齐克的强烈抨击,诺齐克于1974年发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两人开始了长期的政治哲学对话,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中独特的风景。本文对两人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国家学说进行分析,将两位大师的国家观进行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正义理念的前提、根源、形成上,罗尔斯用正义环境、公平、自为,分别颠覆了休谟的社会环境、效用、自在,在扬弃休谟效用的正义的同时,构建了公平的正义理论体系。系统、全面地揭示这一理路,对于理论上推进罗尔斯正义思想研究的深入、实践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蔡治廷 《世纪桥》2016,(3):95-96
站在当下的视角来看,同为当代自由者的罗尔斯和哈耶克,在某些方面却有所不同,二者传承了不同的自由主义传统,基于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正义观。本文主要从正义的首要对象、核心内涵和社会形态诉求三个方面比较二人正义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正义观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内容就是让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能够享受到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权利。他借用契约论论证的正义论充分地阐述了在以往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公正和效率两者之间的冲突,贫富两极的分化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政治的不平等等事实的存在;并且还论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意义以及伦理道德两者之间的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创立了无产阶级国家观,葛兰西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国家的职能、意识形态在国家中的作用、国家的未来命运等方面又表现出明显不同。葛兰西的国家观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野,但未从根本上形成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考察个体儿童心理世界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在马克思的交往观中,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人在进行物质交往时,不仅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产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力图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五“理解”和“一致”为核心心,以确立统一、有效的社会规范为归宿。哈贝马斯注重的精神沟通等交往关系最终都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并没有系统的正义理论,但马克思对正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条件,故正义要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相适应;二是马克思发现在交换过程中的自由平等与生产过程中的伪自由平等相矛盾,他由此对资本主义展开了道德批判;三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人民大众,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性的设想在于它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社会正义理论主要有两种基本路径:一种是通过对受制度、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的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而选择一个超越现存不正义社会的新社会,可称作"比较"的路径;另一种是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建构一种规范的绝对的正义理论来改造现存不正义社会,可称为"建构"的路径。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可归为"比较"的路径,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根基的罗尔斯式正义理论基本沿袭"建构"的路径。两种正义之路是不可通约的,但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苏格拉底开启的古典政治哲学,以探究德性(arete)为主题,思考正义的社会秩序问题,然而,在马基雅维里那里,政治哲学蜕变为政治术,霍布斯更是强化了政治的科学性,置权力于优先地位,把权力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由此形成了政治哲学的两大传统。这两种政治哲学传统又都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用分工理论中介了劳动异化理论,完全现实地、合理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改造资本主义世界,达到每个人的全面的解放,人类才能过上超越“正义”之上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列宁对上层建筑的论述颇有相同之处.他们前期都是在思想观念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后期则都是在政治结构意义上使用.要切实把握马克思、列宁有关上层建筑的论述,必须注意其话语的历史变化及其复杂性,并结合其理论活动背景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历史正义理论揭示出正义观的建构坐标存在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实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伟大变革。前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正义观的建构提供了理论路径,后者则催生了构建新型正义观的必要性,并孕育了建构新型正义观的可能性。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共同熔铸出"新型"社会主义贡献正义观,即以劳动贡献为主、以非劳动贡献为辅的贡献正义。  相似文献   

14.
幸福从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各家各派都未停止过追寻幸福真谛的脚步。作为世界两大重要思想资源的代表人物,中国大思想家孔子与“千年伟人”马克思也围绕“幸福”进行过深刻的思考,从前者的以道德至善、精神至上再到后者的立足现实、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美好,无一不闪耀着他们思想的光辉。两大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划时代相遇,既有碰撞,又有着共通之处。二者皆以人的本性需求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幸福理论,并主张真正的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习近平幸福观应运而生,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秉承与对孔子幸福观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更具有科学内涵与文化底蕴,为进一步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和改善社会生活提供了更具启发性的意识形态资源。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否属于正义的领域,正义价值的优先性是否适用于家庭道德,这是女性主义家庭正义观的焦点.女性主义者通过解剖罗尔斯与桑德尔两种不同理论,从女性特有的立场与角度出发,审视历史与现实的家庭正义观,论证了家庭具有"征义环境"的特征,正义原则应该调节家庭中的各种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农民观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泽东、邓小平都从主体高度评价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都将农村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突破口。他们的有关农 民理论都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 继承毛泽东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 了毛泽东农民观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刘娟 《求实》2006,(Z4):134
Burton Dreben认为:《正义论》的主题是正义,《政治自由主义》的主题则是合法性问题.合法性问题即指在哪种条件下,某人会完全接受某种法律是合法的,即使他与这一法律并不一致,即使他认为这一法律是不正义的.这正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真正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秀 《探索》2011,(4):170-173
罗尔斯在论证其正义理论体系时,批判了功利主义理论的不足,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来取代功利原则。而当代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金里卡却通过区分功利主义的两种形态,提倡一种平等的功利主义,反驳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功利主义,两人在论争中都较好地阐释了关于平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8)
中国哲学家朱子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构建其真理观的理论体系。西方哲学家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地诠释其真理观的本质。二者真理观都包含了知行统一的思想,但在真理主客体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追求真理的方法等理论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分别介绍朱子真理观和马克思真理观的理论内涵,立足于方法论的角度对二者真理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地租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嘉图被誉为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继承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关于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揭示了地租与利润"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马克思充分吸收借鉴威廉配弟、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地租思想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以劳动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