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个青年法医的追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居然有人会说他是头“老黄牛”,只知工作,不懂生活。这个人一定有些特别之处。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我宁愿接受困难的挑战”6年前,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检察院杜检察长亲自到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要来了一名学了6年的科班...  相似文献   

2.
相传,聊斋先生蒲松龄某日乘渡船外出,同船除了船夫之外,还有四位乘客,他们是:衣冠楚楚的朝廷官员,正当妙龄的卖花少女,身背锯斧的木匠师傅和衣衫褴褛的拾粪农夫。船到河心,朝官自恃有才,又想白乘船不给钱,于是提出:“同舟共济,对子来戏”的主张。他面对众人,心怀叵测地说:“恕我冒昧地请诸位依各自身份,用三字同头,三字同旁,对一首七绝。要求首尾相融、贯通连锁,谁对不上,谁为大家出渡河钱。上岸后,再请酒席一桌,如何?”蒲松龄觉察到朝官的奸诈用心,但又不便制止,就寻思着如何教训他一下。正在这时,官员首先开了腔,他摇头晃脑地说:“三字同…  相似文献   

3.
双休日,我和妻正在家看报,忽听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在乡下工作的年轻办事员。给他泡上茶,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奔主题,问小伙子有什么事。他哼唧了一下,说:“你知道,我在乡下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在城里……”我一听,立刻明白他的来意了,就说:“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工作调动问题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写张申请给我。”小伙子说:“申请我已写好带来了。”我说:“行,你就交给我,我会尽力的。”小伙子很知趣,说了几句“拜托”“谢谢”的话,就起身告辞了。客人走后,妻在客厅发现了问题:原来茶几上搁…  相似文献   

4.
石头     
金光 《中国监察》2010,(21):63-63
局长的乳名叫石头。这一乳名被传出来,缘于两年前他母亲到机关找他。老人敲门就问:“石头在哪办公?”那是行政办公室,主任不在,一个毛头小伙子愣了一下,问:“谁是石头?”局长母亲赶紧改口说:“姓曹,叫曹国柱,我是他妈。”那小伙子一听是局长的母亲,赶紧把她领到了局长办公室。从此,局长的乳名叫石头就传开了。  相似文献   

5.
◆上海楼市五年春节最冷清 上海2010年的春节假期,天气异乎寻常的冷。身裹厚衣的人们在路上匆匆行走,却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投向路旁那曾经人头涌动的地产中介。还有两天就过除夕了,在浦东中介最密集地区之一的联洋板块,一位依旧西装笔挺的小伙子还是选择在自家店门口揽客,因为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签下单子了。  相似文献   

6.
赵作海和一个比他高出半头的女子,在照片里欢笑着。那位女子,是他的新婚妻子。他在走出高墙重新获得本不该失去的自由一个多月后,结婚了。这意味着,他已经走出“昨天”,重续自己那被一桩飞来冤案切成两段的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7.
茅屋三间,半藏农具半藏书;几薄田亩,一望春风一望雨。这是后人为颂扬清代廉吏王尔烈而作的一副对联。王尔烈是关东辽阳人,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之誉,嘉庆帝称他“老实王”。这里面有好多故事。有一年,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他:“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欢喜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想了想又说:“这么办吧,你离京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事,在那里任职3年,也许你就富有了。”当时,铜山设有朝廷御制铜锭的铸…  相似文献   

8.
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大怒,下令严办这两个人。狄仁杰按照律法条文一审,认为应免官。高宗大怒:“砍昭陵的树,使我陷于不孝,必须杀头。”狄仁杰据理力争,但话说得极为艺术:“人都说劝谏皇帝难,我看是碰到桀纣就难,碰到尧舜就不难,我觉得跟您说这事应该不难。您为一棵树杀两位将军,千年以后人们怎么评价您?”高宗干脆耍赖:“我就是想杀这俩人,法外施刑如何?”狄仁杰说:“律法是您制定出来的,朝令夕改,天下岂不要大乱?”  相似文献   

9.
余平在2005年5月20日《世界新闻报》上撰文说,美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于中国之处:1.捡到钱包必须收酬金。前不久,我去了一趟美国。有一天,我在美国的一条商业街上捡了个皮夹。打开一看,里面大约有1000美元,还有一张IC卡。我把皮夹交到一家失物招领中心。大约过了一周,一个美国小伙子敲开了我的门,说他是那个皮夹的失主,从失物招领中心的网站上知道了自己失物的下落,特地来拜访我。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接着便拿出100美元要给我。我再三推辞。可他却很着急地说,“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收下这100美元。”说着他拿出一张电脑打印好的单子说:“您收了酬金,在上面签了名,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我丢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忠言为宝     
据古籍《襄阳记》记载:杨颙入蜀任丞相主簿,见诸葛亮事必躬亲,尝自校核簿书,遂批评道“: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言外之意是,诸葛亮有点包办代替。他建议诸葛亮要干丞相的事,不要上下相侵,这才是为治之道。诸葛亮听了,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接受杨颙的批评。后来,他任命杨颙为东曹属典选举。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得力的干才不久便去世了。诸葛亮悲恸地说:杨颙之死,是朝廷的很大损失。因而垂泣三日。  相似文献   

11.
开篇故事 古代有一个宰相叫冯延巳,他有一个极大的爱好就是爱吃老母鸡,吃着吃着突然有一天病了。太医一把脉,说得的是头风,就推荐了朝里的吴太医,说他治头风病治得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一位北京网民在互联网上贴了一个帖子,讲述了来京打 工的一个外地朋友与居民身份证的故事。 "有一个哥们儿,身份证丢了,他打电话到老家央求朋友 代为补办了一个,用挂号信寄来后,他到邮局取。但是,取他这 个身份证,他必须用自己的身份证才能取出来--而只有把 那个身份证先拿出来,他才能取出这个身份证。这是一个悖 论。他急了,一遍又一遍地说,那证件就是我的,可是邮局工作 人员就是不让。他被逼无奈,发誓说,如果他撤谎,那么他就是 --他接着说了一大堆动物的名字。最后还是没有取到身份 证,他只得央求邮局把那封挂号信退回去。后来,他亲自回了 一趟老家,看到那封信上有一个改退批条,用圆珠笔写着:查 无此人。"  相似文献   

13.
“代表要带着问题走访选民”,这是前不久,笔者采访一位人大代表时那位代表说的一句话。他还说,代表走访选民前,脑子里要装着一大堆问题,回来才有收获。前不久他专程走访了一百多位选民,选民反映的问题,他提出的问题,都有了回答。笔者听罢,不禁为“代表带着问题走访选民”叫好。  相似文献   

14.
小非 《公民与法治》2008,(12):19-21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小伙子,对一张无座的火车票如何处置犯了难,如果退票将损失20%的票款,他决定网上转让该票,却不想由此惹来大麻烦——因加价27元“倒卖”火车票,他被铁路公安拘留5天。随后,小伙子工作也丢了。气愤之下,他将铁路公安告上法庭,索赔损失18万余元。 2008年9月8日,小伙子的官司一审有果,他胜诉了。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例铁路部门败诉的倒票处罚案。此案背后,大学生有偿代买火车票是否算“黄牛党”的争议再次摆在人们面前,此案是否具有标本意义,该判例是否会影响警方打击真正的“黄牛党”……  相似文献   

15.
美妙的处罚     
华凯 《政府法制》2012,(6):39-39
一名交通警察在路上巡逻,看见一个小青年把自行车骑得飞快,差点撞着行人和车辆,非常危险。警察下意识地用测速仪测了一下,天啊,这小伙子的自行车竞骑得比汽车还快!警察从没见过有人把自行车骑得这么疯狂,他很生气,开着警车追上去,拦住小伙子。  相似文献   

16.
艰难的辩护     
面对持刀闯入自己家中行凶的歹徒,户主被连砍两刀,全家妻儿老小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这名户主在情急之下回身向歹徒刺出一刀,就这一刀造成了歹徒死亡的后果,从而引发了一桩命案官司。这就是发生在1999年3月31日晚6时村民于来群家里的事情。对此《江城日报》法制周刊于1999年11月14日曾以“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众说纷纭、孰是孰非一桩命案引起的轩然大波”为题整版报导了案情和有关人事的评论。20个月过去了,此案经过九台市法院和长春市中级法院多次开庭审理,历经三年、四次裁判,在吉林保民律师事务…  相似文献   

17.
母亲说:“泽方你这孩子,过去远在南昌工作,每年还回家住上一、二个月,现在倒好,近在赣州,一年倒难得回家,每次回家椅子还没坐热就转身走了。”儿子笑而不答。刚才母亲的话像是风,悄悄地飘过,没留下什么痕迹。他正顺着自己的思路想下去。他叫廖泽方,是律师,在赣州地区很有些名气。赣州地区华侨友谊公司是他的法律顾问单位,这个公司正遇着难题,简直可以说是陷到了一个泥潭里,廖律师正试探着怎么使公司走出泥潭。廖律师不慌不忙地翻着一堆材料,他就是这样,不管遇到多复杂多头疼的案子,他都很冷静,很沉着,从他那张文文静静的…  相似文献   

18.
正案件回放最近,江苏启东的一位小伙子在与女友恋爱一段时间后,打算结婚。于是,两人相约前去当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事宜。根据当地民政局的习俗,前来注册结婚的男女双方均需要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该表包含个人姓名、家庭、学历等基本信息。小伙子注意到女友在个人信息表中的"本人学历"一栏填写的是"专科"。联想到女友曾经跟自己说过其学历水平为本科,他很生气,认为女友欺骗了自己。于是,一怒之下他推门而出,扬言不领证  相似文献   

19.
案外人老张     
老张高高胖胖,满面红光,一脸的福态。 第一次接待老张 老张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像是来视察工作的领导,嘘寒问暖:“小伙子,工作很负责嘛,在法院,你这样的年青人很有前途啊。”他还说:“我有个侄子就在某某中级法院工作,没几年就当上庭长了。”说着说着,他很自然地就坐到了本该我坐的椅子上,接着说“‘三个代表’说得好,人民法官就得为人民办案,我有个老乡被人告了,但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们得为他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呀。”  相似文献   

20.
父亲从几百里外的乡下来到城里,进门的第一句话就说:“憨主任落选了!”言语间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激动。憨主任是我们村的老村长,人胖得像粒蓖麻籽。在我的记忆里,憨主任在我祖父在世时就成了村里的头头。一天到晚,他两手背在身后,从前庄溜达到后庄。村里谁家闹了纠纷,他说谁有理谁就有理,谁要是有不同意见,他两手一摊:“这主任让你干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